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剑桥拟恢复入学考试:寒门子弟与中国学生中枪

张楚楚 / 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博士生
2015-10-08 11:3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本月,争论多年的英国A-Level改革正式试行,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罗素集团”名校再掀抗议与对策热潮。日前,《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等英国各大媒体刊出消息,称剑桥大学拟全面恢复废止了近30年的入学考试。虽然剑桥一名发言人称“校方正在考虑所有选项,尚未作出最终决定”,然而这则消息仍是引爆当地舆论。各方关注的是,恢复入学考试将对不同申请群体造成怎样的影响?鉴于英国不少名校对A-Level改革颇多微词,剑桥此举会否引发效仿潮?

高考选不出“人才”?

对于要以大学自主考试取代英国高考,作为最重要招生标准,剑桥的说法颇显无辜:“这都是高考太水惹的祸。”

首先,在考试试题简单化、总体教育水平提升的背景下,近年来,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Advanced Level)测试中,高分层人数大幅增加。有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获得及格以上成绩的考生比重为94.3%,而达到A等级的学生仅有20.7%。到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升至98.1%和25.9%。

此前,剑桥大学招生处主管迈克•休厄尔曾发牢骚,认为“学霸”泛滥,就意味着英国高考含金量在逐渐缩水,难以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其次,按照英国传统考试制度,A-level成绩由12年级(类似中国的高一)的AS与13年级(类似中国的高二)的A2两部分组成。今年开学季,英国A-Level改革正式启动,并开始适用于大多数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AS与A2考试脱钩,弱化前者意义。由此,A2考试几乎将成为考生的“生死线”,变成未来高校录取中“一锤定音”式指标。

不少教师担心,“一考定终生”恐怕会导致综合素质高、平时成绩好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与名校绝缘。相反,以往表现平平但高考中超水平发挥的考生恐怕会获得更多“逆袭”机会。

是金子总会发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常说“英国是流水线,美国是技术工”,相比于美国,英国高等学府录取过程中也的确对分数卡得更严,但英国高校录取终究不是“唯高考论”,而是有着复杂的申请程序与遴选指标。

包括剑桥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在把关分数的同时,会综合评估申请人的教育背景、个人陈述、推荐信与成绩单,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还要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作为申请人长期学习能力的量化证明,成绩单的作用举足轻重。与之同样关键的是推荐信,它通常由申请人高中的任课老师撰写。剑桥大学招生官网指出,推荐人需要在信中提及申请者以往的排名区间,学业进步情况,并阐述其在读期间突破学科既有学术框架、勇于创新的例证。

对于有意申请牛津剑桥本科的学生,面试是一道不得不过的“鬼门关”。为考察考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问题处理能力,两大“傲娇”学校设计的面试题目可谓千奇百怪,诸如“如果你是喜鹊你会做什么”、“一项实验似乎显示威尔士人比英格兰人记忆电话号码的能力更差,这是为什么”等“神考题”乃是其中典型代表。

长期以来,上述繁复的人才选拔体系不仅让英国高校得以对申请者较长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线性评估,而且使其能够对申请者的应试能力与综合素质做出全方位考察。很大程度上,现有录取机制已足以让高校在诸多学霸和考霸中挑出“真正的千里马”,而规避“高分低能比低分高能吃香”的风险。

由此可见,“鉴别真金人才”并不足以解释剑桥大学筹谋恢复入学考试的全部动机及其引发的广泛争议。笔者认为,要理解此项议案的深层意义,恐怕还须从英国贫富教育博弈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入手。

穷人动了富人的奶酪?

英国寒门与豪门的双轨教育模式颇有历史传统,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随着公立学校的广泛设立,公立与私立教育分野以体制形式得以确立并延续至今。相较于公立学校,英国私立学校以学费昂贵、入学门槛高著称,俨然“富人俱乐部”。而私立学校中,又以伊顿公学、哈罗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等学校最为知名,它们由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牛校入读率高而被称作“贵族学校”、“牛剑培养基地”。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私立学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在高考中稳占优势。但本世纪以来,公立中学奋起直追,在高考成绩与升学人数两个方面迎头赶上,致使英国名校中寒门子弟的比例显著上升。英国《电讯报》报道,近几年英国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出身公立学校者所占比重由50%增加到62.2%。

为保证达官贵人的利益,英国名校近些年不断发明高考之外的游戏规则,其中一个典型例证便是推出Pre-U(大学预科课程)。作为A-Level的替代与升级产品,Pre-U难度更大,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知识广度要求更高,在穷人与富人教育资源不对等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后者的子女。因此,自2008年推行以来,伊顿公学、布莱顿公学等诸多贵族学校纷纷淡化A-Level,转而采取Pre-U,将其视为输送私校学子进入名校的某种捷径。

此外,增设入学附加考试也是英国名校增加豪门子弟被录取几率的重要手段。目前,牛津大学大部分学科都要求申请者参加入学考试。剑桥大学的法律、生物医学、计算机等部分专业也已经增加额外笔试项目。倘若剑桥大学将入学考试政策推广至所有专业的计划成真,在不久的将来,英国“罗素集团”中不满于A-Level改革的诸多名校很可能纷纷效仿,这是时下英国广大中小学学生与家长及教育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可以预见,倘若英国名校自主增加入学考试成为一种风气,得益者将是富家子弟。一方面,他们就读的私立中学有能力聘请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针对各大高校自主考试的训练与指导。另一方面,豪门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送子女上各种“补习班”,接受针对名校入学考试的课外培训。

相比之下,寒门子弟既无能力“开小灶”,又无法指望“缺钱缺人”的公立学校为其提供超出高中课程大纲的辅导,其结果只能是与顶尖学府“渐行渐远”,到头来,高考这一贫寒家庭的重要晋升渠道将被堵塞。

中国留学生躺枪?

最后应该指出,英国名校增设入学考试的趋势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恐怕是弊多利少。

在乐观者看来,英国高考持续弱化的一个结果,是让未曾参加A-Level课程而一直接受国内高中教育的中国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参加英国高校入学测试申请留学,从而方便中国高中生实现高考与出国“双保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入学测试取代A-Level,恐怕不利于中国学生“扬长避短”。

在原有申请体系下,高校申请者最少只须选择3-4门A-Level课程(A-Level有超过70多门课可供选择)。中国学生由于理科基础扎实,加上理科考试对英语要求偏低,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中国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地考取高分。一旦录取机制发生改变,此种优势恐怕难再凸显。

另外,《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报道称,剑桥大学计划的入学考试形式可能包括语言能力测试、思维技巧评估和45分钟限时作文等。果真如此,中国学生还可能由于中英思维方式差异、英语水平有限等问题在名校申请中占据劣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