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丽萍:《十面埋伏》有点儿童不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看

杨丽萍 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采访整理
2015-10-18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10月16日至18日,《十面埋伏》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四场。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高剑平  拍摄

上海观众始终是爱杨丽萍的。每有新剧巡演到沪,杨丽萍总是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一个,不光票房售罄,还总能加演。这次,她将“楚汉相争”改成了舞蹈剧场,用京剧嫁接起现代舞。无论演员、舞美、舞蹈设计还是配乐使用,《十面埋伏》都达到了杨丽萍创作的新高度。

10月16日至18日,《十面埋伏》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四场。17日下午演出结束采访时,杨丽萍坐在椅上为售书签名,边问边答,单腿跷起,不顾旁人的自在。签到一半她瞥眼一问够了吧,工作人员站在远处说,“根本不够卖。”

杨丽萍

杨丽萍有理由骄傲。每有新作问世,她总能酿一桩文化事件,从作品卖相来看,每一部确也用尽了心力,完成度很高。说到底,对自己有要求,才能换来他人真正的尊重。

作为编导,杨丽萍的格局要比演员时期开阔。《十面埋伏》一扫其旧作的唯美空灵,全是赤裸的血腥和争斗,口味重,但不失浪漫,遍地亦是设计上的巧思。万把剪刀悬挂半空,寒光闪烁;红羽毛代替血流成河,漫舞全场;韩信因胯下之辱留名,黑白两个韩信总是从对方胯下钻出撕扯,诡异莫常。

虞姬反其道而行,选用男性反串。舞者胡沈员一段赤身独舞亮相,虽是男儿身,却极尽女子的妖娆,与项羽的一段双人舞,亦极尽缠绵。

虞姬自尽一段,刷新了不少人对死亡的理解。她嘴对嘴从项羽处扯出一根红丝带,扯远,脖颈处绕几圈,倒地而亡。凄美又浪漫的死法。

当然,也有人说《十面埋伏》想表达的东西太满太多,以至过于零碎。

谢幕时,所有演员登台亮相,杨丽萍一身红裙,姗姗出场。全场止不住尖叫,让你见识了什么是真正受尊重的舞蹈家。然而,《十面埋伏》终究象征意味太重,只看一遍,你或也不能完全明了那些巧思,不如看看杨丽萍怎么说。

以下为杨丽萍自述:

《十面埋伏》的故事很古老,我这次是借尸还魂。虽是两千年前的故事和人物,我们现在还是硝烟四起,很多人因战争流离失所。现代社会越来越文明,伦理、道德、人性中的恶却越来越严重,小孩喝的牛奶都会有问题。

我的创作是分阶段的。最早我可能就演个小傣族姑娘,像正开的花,寻找的是雨露阳光。那时编的舞也这样,全是风花雪月,女人像月亮一样皎洁,歌颂美好、阳光、月亮、孔雀。到了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消失,想得多,就用这样一部剧来实验。

越是黑暗,越要寻找光明。《十面埋伏》的主题并不限于中国人,人性里的善与恶,埋伏和恐惧,人类共通。

这是一部实验性的舞蹈剧场。

舞美用了万把剪刀。剪刀是中国文化里的咒语和符号。“刀”字上面有个“前”,从象形文字来看,它意味着不止一把刀。万把剪刀悬在头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很危险,要小心。

我们在北京有个工厂,专门做舞美,剪刀是从那来的。台顶放了六道吊杆,剪刀会跟着弯曲、蠕动、倾斜。传统剧场没这么多吊杆,只会上下,程序也都设计好了。我们就自己设计,一天装台,以为容易,结果给自己设了埋伏,太难装了。

会不会担心剪刀掉下来?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剪刀都是真的吗?这是不能说的包袱。

这部剧对我来说没什么挑战,都是积累的结果。从小到大我都在积累,很敏感,寻找自然给你的能量,还有身体本身的能量和信息。我也善于观察,一直积累了几十年,可能不是今天用,也许明天就用到,可以搞很多作品。

京剧我从小就喜欢。唱念做打是中国人的财富,就像少数民族的舞蹈一样丰富,你不要忘了它,漠视它。我们的民族民间舞看起来没用、过时,但在我眼里它们是宝贝。所以2000年,我像山洪一样暴发了,把它们全都端上了台。

剪纸、皮影也是民间文化,特别有意思,怎么把它们搬上台,就看你的能力。等真搬上台,你真会觉得很好。

剪纸古老,现在仍有现实意义。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十面埋伏》有个剪纸人从头到尾都在剪,最后被剪纸(物质)埋没,每个人都在作茧自缚。就像《孔雀》,彩旗的旋转代表时间,如果你觉得它只是技术,就错了,这是宇宙运转和时间流逝的象征。

京剧要和舞蹈融合太难了,这部剧太传统也不行,不然就像《云南印象》。裘继戎兼具舞蹈和京剧之才,他演萧何正合适,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智者来串场。演员们的京剧身段都由他调教,花旦、青衣、老生,他什么都会。

胡沈员演的虞姬很受欢迎,因为她是用男性反串,很讨巧。什么东西特别了就容易受关注,比如演员演瘸子、残障人,男人演女人,都让人集中注意力。因为她不“顺”,雌雄同体,本身就有卖点。项羽就很难出彩,英雄不奇怪。

虞姬自刎一段,大家都觉得唯美。京剧、影视都离不开用剑,我们没道具,不见刀枪。表演艺术还是要节制,台上如果一会剑,一会大刀,就没意思了。那种东西,鬼都想得出来。虞姬最后用项羽的血自刎,就厉害了。这是血,不是红绳,干嘛那么写实?血能从项羽嘴里拉出来吗?这种象征,一下就深刻了。艺术就是要独特嘛。

韩信,我做了黑、白两个人物设计。中国人对黑白有传统理解,白是光明,黑代表黑暗,就像人都有双重人格,都有阴暗一面。宇宙也是阴阳组合。

口味很重?这部剧的主题就是十面埋伏,是战争,垓下之战里全是计谋。项羽有勇无谋,刘邦会用人,韩信就跟了他,他把韩信的军事才能化作己用。刘邦得天下,是因为很多人帮他,现实生活也是这样。有点儿童不宜,有恐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看。我在现场看到老人、小孩,他们非要来,我也没办法。

最后一幕,战场上的人都赤条条在血泊里腾挪。血很美,可以溅满一地。“赤裸”的设计是为了更血腥,现在看来太美了,人体太美了。但我们也不想太暴力,还是要有点浪漫。死亡也可以美。

我们用了红羽毛代替鲜血,十秒钟就拿上了台。羽毛一包8公斤,台上用了6包,演完可以回收。演员在羽毛里扑腾,不是太舒服。我专门试了三分钟,还能忍受,染料是仿自然的。“一地鸡毛”也有典故,从古到今所有人都在忙活,忙结婚忙孩子忙事业,最后还不是得癌症、妻离子散?生命最怕的是承受“轻”。

剧末,战死沙场人的尸体被挂半空。古时候都这样,把人曝尸城墙。台上项羽的死法也不同,其他人是倒地一片,他是弯腰站着死的。民间传说如此,我们遵照了这点。民间都在歌颂项羽,觉得他是英雄。我也不是同情他,他是人群里的一员,我们生活中的项羽、刘邦太多了,韩信更多。

很悲观吗?一点也不。我们早知人性缺点,这不是悲观,是发现。

当时做这部剧,演出商都不看好。一听现代舞都不接,哪有票房?但上海我们没宣传,一分钱没花,票房很好,还加了一场。我们演的是大版本,台上25个舞者,明年出国是15个。中国人喜欢震撼呐,一直跟我们说人太少了。

怎么保证创作质量?我掌握了方法,你一个人肯定不行,要善用所有人的智慧。胡沈员、叶锦添、刘北立、灯光和乐手,缺哪个都不行。年轻编导也多,虞姬、刘邦、韩信等都是自己编舞。

我是出钱的总把关人。领导者很重要,他的审美和识别会影响整部剧,艺术创作红的、绿的都可以,但到底要红还是绿,就需要人来定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