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同衡团队助力冬奥建设 中国首个冬奥文化广场开园啦!

2021-08-04 18: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清华同衡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2021年6月2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授牌仪式暨国际奥林匹克日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举办。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团队设计的冬奥文化健身广场正式与市民见面。

冬奥组委目前初审通过了41个冬奥文化广场,遍布国内19个省市自治区,此广场为中国首个挂牌的冬奥文化广场。在赛事期间,广场将以免费转播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为主,并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市民能更好、更直观的参与冬奥会。

开园日授牌仪式

开园日市民活动

引言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冬奥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组委员会决定把北京冬奥组委落户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作为石景山区与北京冬奥组委离得最近的街道,借助冬奥组委入驻的地缘优势,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围绕着“冬奥让城市更美好”的理念适时提出了建设冬奥社区的理念,2019年5月11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冬奥社区”揭牌仪式在石景山区举行,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成为第一个被授牌的“冬奥社区”。冬奥社区的建设,将使其成为宣传优秀文化、展示冬奥建设成果、传递北京城市名片、代表石景山形象的重要窗口。

冬奥社区揭牌仪式

01

项目概况

2019年7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潘芳副院长带领下,国际所规划专业牵头,以园林二所为主要技术专业团队,联合建筑分院第二设计所,正式启动并共同全面推进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改造。通过改造现有高井路文化广场,注入冬奥元素,完成冬奥特色景观的提升改造,建设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使之成为社区内的冬奥主题地标,以点带面,辐射周边,营造更加浓厚的冬奥氛围,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有冰雪特色,奥运文化彰显”的冬奥社区特色风貌,全面提升地区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态宜居水平。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冬奥社区内,北滨永定河,南邻高井路,东侧与109国道相接,西侧距离六环快速路仅1.2公里,周边交通便利,距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室和首钢工业文旅区仅有2.7公里。广场长约90米,宽约60米,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

项目区位图

场地范围及现状

02

实地调研及需求分析

项目开展初期,本着尽快熟悉情况、尽快开展有效工作的原则,广宁街道与设计团队经常把“会场” 搬到“现场”,边听取街道、社区居民诉求边组织现场认知工作,快速收集和整理各方建议,通过多次交流确认建设需求,持续打磨设计方案。

特别在新冠疫情一级防控响应时期,设计团队采用网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与各方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和顺利进行。

设计各阶段形成成果后,设计团队非常重视各方意见反馈,并及时向广宁街道和相关部门汇报成果,与广宁街道冬奥专班保持紧密沟通对接,在设计讨论、相关工程对接、各方意见讨论等事项上时刻保持沟通。最终设计方案得到区政府、冬奥组委会、发改委、广宁街道、总控单位及其他合作单位等各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向各级领导汇报方案

疫情期间视频会议

现场方案比选

方案比选工作在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居委会展开,活动由广宁街道冬奥社区专班、高井路社区居委会、设计团队分别介绍广场改造背景和方案设计组织情况,为居民讲解设计思路、回答居民问题,现场互动踊跃,居民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参与现场交流的设计师收获颇丰。通过居委会向设计团队反馈,畅通居民与设计团队的沟通渠道,建设直通的公众参与机制。

03

协调组织及多元协作

从2019年7月开始,清华同衡以潘芳副院长为首席责任规划师的责师团队,开始推进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多次协调广宁街道与各专业团队进行会议沟通交流,统筹各专业团队完成文化健身广场设计方案, 清华同衡设计团队在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配合中,充分整合利用多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调动其各自的优势和功能,实现多主体联动,充分发挥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支撑背景,以规划设计院为技术平台的综合社会治理作用。以规划设计专业牵头、园林景观为技术主体、联合建筑设计、夜景照明、结构、市政、交通等院内多部门全面推进改造施工设计。并配合街道共同协调石景山区、冬奥组委、北京市发改委、城管委、中建院冬奥社区环境整治提升设计团队等多政企单位,使其在规划资金审批、设计要求上全面平衡,协调有序推进,并引荐清华美院专业vi设计团队等外部优秀资源,从现场踏勘、规划、设计、施工、对接测绘团队、施工团队、以及国家电网智能设施团队,并全过程参与、推动冬奥社区vi设计、宣传、发布。

04

配合施工

从2020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施工建设,一直到2021年5月27日竣工验收,在七个多月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团队曾多达三十几次亲临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及紧密配合施工,协调施工配合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确保了施工的进度及工程的质量。在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也是亲自参与施工建设,我们还邀请了社区的管理者、社区的居民以及小学生们一同“共建共享”。

施工指导及现场配合

设计师亲自参与施工过程

与社区居民“共建共享”

05

建成成果展示

本次方案设计全面贯彻落实公共开放空间品质提升的要求,针对广场的改造、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进行重点提升设计。并结合场地特点和冬奥文化主题,设计特色景观点分布于场地内,使游人在使用时充分感受到冬奥文化氛围。保留了场地内古亭建筑及现状乔木,重新梳理使用空间,给市民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将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打造成一个室外“全龄共享客厅·冬奥精神家园”,希望它成为冬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标杆示范性项目,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在这里认识冬奥、了解冬奥、宣传冬奥、爱上冬奥。

改造前鸟瞰图

改造后鸟瞰效果图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总平面图

广场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如何使广场小中见大,充分发挥它的户外客厅的综合作用?这是我们设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使用功能上,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分别为:活力共享区、花园休闲区、全龄康体区。

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功能分区

临街面改造前

临街面改造后

戏台改造前

戏台改造后

广场改造前后对比

林下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保留古亭与新建花园相得益彰

花园休闲区景观

适老空间

冰川儿童乐园

儿童区廊架

儿童区沙坑及冰山(游戏设施)

儿童区滑梯及廊架

儿童区游戏设施

滨河慢行步道

夜景效果

场地内各类智慧设施

排版|李刚

原标题:《同衡团队助力冬奥建设 中国首个冬奥文化广场开园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