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法元首发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在减排议题上有限转变角色

澎湃新闻记者 王泳桓
2015-11-03 09:4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1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奥朗德举行欢迎仪式。 新华社 图

对于法国总统奥朗德而言,如果他想要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上展现东道主的雄心,那么获得中国这样的大国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距离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仅一月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11月2日晚在北京共同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支持各国以5年为限盘点一次气候行动,以确保实现将地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此举被认为是在确保各国气候行动切实有效上迈进了一步。

“奥朗德这次来中国访问的核心议题是气候变化,目的当然是希望获得中国的配合与支持,从而推动即将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一些实质性成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邢骅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伟告诉澎湃新闻,中国现在开始由过去单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慢慢向全球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变化。但在即将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还是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团结,继续敦促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履行2009年哥本哈根所提出的承诺。

法国政府的气候政治雄心

“如果我们不在巴黎做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决定,那么对于世界而言,这不仅仅意味着贻误时机,更意味着为时已晚。”

不得不说,奥朗德今年9月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这番话让人印象深刻。他的话就像贴在冰箱上的“不要忘记喝牛奶”的便签那样,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错失机会的教训。那次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即使如此,国际社会在关乎全人类利益的问题上还是表现得如一盘散沙。

同样,奥朗德的话也像是法国政府某种坚定的宣誓。在过去几年中,各个国家将承办气候变化谈判视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从丹麦的哥本哈根、墨西哥的坎昆、南非的德班、卡塔尔的多哈、波兰的华沙再到秘鲁的利马,每一个主办气候谈判的国家所得到的赞誉远不及不满和质疑来得多。即便这样,法国政府依然希望能在巴黎展现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雄心。

这种雄心最重要的体现便是要建立一个“巴黎气候联盟”:一方面,法国政府想要促成各个国家在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作出承诺,达成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协定,进而实现在工业革命前水平基础上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另一方面,法国政府还想避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进一步分裂。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关于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核心问题的分歧在南北阵营之间造成严重裂痕。此外,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抵达参会,这在此后也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谈判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重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覆辙,自去年以来,包括总统奥朗德、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环境部长罗亚尔等在内的法国政要开始遍访各国领导人,希望他们能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巴黎气候大会当中。

目前,世界80多个国家领导人已经确认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法比尤斯10月28日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法国政府展开的全球外交努力是为了确保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邀请各国领导人从一开始参与到气候变化大会中来则是希望他们能为后续谈判进程提供政治动力。

雄心背后的政治考量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也特别希望能做出点成绩。因为无论是对法国政府还是对奥朗德本人,巴黎气候大会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邢骅解释说,“首先,法国政府希望借举办气候大会之机重振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其次,法国政府也希望借此机会维持法国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最后,奥朗德也希望通过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其国内政治加分。”

在推动气候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治理议题的进程当中,欧盟长期以来扮演着首倡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尤其在推动《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方面,欧盟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2008年之后,欧盟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领导地位却逐渐弱化,甚至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一度沦为旁观者,这使得欧盟各国有一种深深地挫败感。

“现在法国这么不遗余力想要办好巴黎气候大会,其实就是想重新挽回欧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印象,振作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邢骅说。

而从法国自身角度来说,积极办好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对维持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也显得至关重要。在欧盟内部,法德轴心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现在在处理欧盟内部事务时依然强调法德轴心,但总体上人们感觉到,德国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要更大于法国。

“有很多人甚至开玩笑说,欧盟的总部其实不是在布鲁塞尔,而是在柏林。”邢骅说,“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感觉,法国非常希望举办一次成功的气候大会来维持法国在欧盟内部的地位影响力。”

当然,对于奥朗德而言,能否成功举办巴黎气候大会也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

当前,奥朗德所领导的法国政府正深受经济停滞、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外来移民等问题的困扰。奥朗德本人的民意支持率也长期徘徊在20%左右的低位。

巧合的是,法国国内的区域选举将在12月6日和13日举行,那时正处于巴黎气候大会能否达成实质性减排协议的节骨眼上。如果奥朗德希望在2017年继续竞选总统,那么他就必须要在此次区域选举中扩大其所在政党的席位。

“鉴于这个原因,奥朗德本人也希望能举办一次成功的气候大会,增加其在国内政治中的分量。”邢骅说。“而要想巴黎气候大会有所收获,当然也需要中国这样的国家给予支持。”

中国向全球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至29%。但在人均碳排放量上,中国仍然要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以往几次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更多强调自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不过,随着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也在发生转变。

2014年11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该份声明中,中国表示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今年6月30日,中国正式公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明确了中国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确定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新目标。

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不仅再次重申2014年11月达成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更重要的是,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增强其使用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的能力。

在中法2日发表的声明中,两国元首将气候变化描述为“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双方强调应确保将于11月30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富有雄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巴黎协议,以公平为基础并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声明强调,以符合强劲经济增长和公平社会发展及2摄氏度以内全球温度目标的节奏在本世纪内实现将全球经济转到低碳道路至关重要。

法国重申所承诺的到2020年将每年现有30亿欧元资金支持提高到50亿欧元以上。中国重申所宣布的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双方还说,该资金应来自各种部门,其中包括公共来源和私营部门,既有双边来源也有多边来源。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现在开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国际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过去单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慢慢向全球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变化。”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伟告诉澎湃新闻,“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会放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即将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还是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团结,继续敦促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履行2009年哥本哈根所提的在2020年之前实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承诺。”

“巴黎气候大会肯定会达成一个协议,但这个协议很有可能是基于各国自主减排意愿,而不大可能是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汤伟强调,“这个协议最后很有可能是一个各方有限接受,但都不会感到满意的结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