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重塑学术公信力

2015-11-06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间的“抢发论文事件”至今未有官方结论。

先前的争议在于究竟是原创,还是抢发,现在,原创成果也被质疑为非法侵占,这就让问题性质升级。如果说抢发研究成果还属学术伦理问题,会受到学术同行谴责,那么,以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人课题,则属于学术不端了,依学术原则,应给行为不端者处罚,包括撤销学术头衔、解除聘用合同等。

这需要严肃的学术调查来还原真相,而不是由各方自说自话,尤其是两校,不宜轻易下结论。

对这起事件,目前需要防止三个走向。一是学校不启动学术调查,而是由行政部门直接做出处理。这不符合处理学术争议的原则,也难令当事人信服。二是学校启动了学术调查,但调查受行政因素影响,并不独立,当事方不接受调查、处理意见,而谋求走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这同样无法让争议平息,因为法律很难理清学术道德和伦理纠纷。三是演变为舆论场的口水战。

这其实更暴露出中国大学的深层次问题,即缺乏对处理学术问题的规范程序。近年来,论文抄袭等学术丑闻不断发生。出现丑闻原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任何国家都可能发生。可怕的是,在出现相关争议和指控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加以处理,甚至有机构出面为学术不端做掩护。这会导致学术价值体系混乱不堪,科研人员为获得学术成功,会更加不择手段,从而造成严重的学术道德危机。

如此治学环境,不但让本国舆论对高校的学术公信力不满,也影响到中国高校、学者的国际形象。一段时间里,国外学术期刊接连撤销中国学者的论文,这不单纯是被撤销论文的作者的个体问题,更是整体学术环境的问题。不改变这种治学环境,世界一流大学很难建成。

中国大学必须改革学术治理模式,不能再由行政主导学术资源配置以及学术评价;而应该在高校内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成立独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教育和学术事务,避免行政和利益因素对学术的干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