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锡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不奢望自己的羽毛完好无损

澎湃新闻记者 卢雁 发自北京
2015-11-20 16:0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在微博沉寂一个多月后,十一月初,《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带着自己的视频脱口秀节目《胡侃》,重返舆论场。

他是当下中国最受争议的媒体总编辑之一。他用自己的方式争取最大的话语权,并认为自己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找到了与主流价值观的契合之处。

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胡锡进说:“价值观和生存哲学在我这里不是对立的。要能持久发挥影响力,保持长期生存是前提。”

而上微博、署名“单仁平”的社评、自拍、脱口秀,以及或将问世的社论视频版,都是胡锡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以期扩大《环球时报》影响力的步步尝试。

“我已是舆论场的场中之人,有谁进这个场子是为了‘低调’而来吗?如果为了低调,我会选择另一个职业。”他说。

胡锡进,已做准备,从未怯场。

【对话】

澎湃新闻:最近看了你的《胡侃》,一如既往的直白,点赞、嘲讽当然也是一如既往。我只是好奇,舆论场对你并不友好,你为什么就不能选择低调一点,为什么要屡次自己跳出来成为舆论的中心?

胡锡进:我已是舆论场的场中之人,有谁进这个场子是为了“低调”而来吗?如果为了低调,我会选择另一个职业。确实有一些人对我不友好,这个国家主流社会中的人和元素,在舆论场上遇到一些不友好声音的,恐怕不止我一个。作为一位时政媒体的负责人,我想我不该奢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追求自己羽毛的完好无损,甚至我也没有权利这样做。

澎湃新闻:你说你当年是被“骗”上微博的,这次《胡侃》也是吗,是被身边的年轻人撺掇的?还是《环球时报》在新媒体方面的一次新的战略布局?

胡锡进:当年我对社交网站很不熟悉,上微博有那么点是被“骗”上去的。如今我已“身经百战”了,这次是我主动上的。我看好视频在舆论场上未来的渠道优势,我想带着《环球时报》尽量早走一步。我们不可能办个大视频网站,但我们可以在内容方面早些做出自己的特色,打出品牌。

澎湃新闻:我们注意到,这次的脱口秀是你沉默一个月后的“产品”,你这一个多月都是在为此作准备?为什么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微博?要知道,你的微博几天不更新,就会受到关注,就像前阵子你好多天没更新微博,就开始网传你“出问题”了。你怎么看?

胡锡进:微博沉默的一个多月里,我的确很忙,包括准备“胡侃”栏目上线,还出了一趟国等等。有些人传我为什么那段时间没出声,但大家都能看到我写的社评,能猜到我没有大事,所以我也就没回应。今后也是一样,如果我在微博上失声几天,甚至有一期“胡侃”没出,都不代表什么。总得允许我有在舆论场上“失联”几天的权利。

澎湃新闻:这个脱口秀你筹备了多久?有没有很清晰的目标受众?你打算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传播这个领域?你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说今后还要出社评的视频版等等,看来你最近的兴趣在视频这块。这是为了更好的输出环时的价值观,还是市场行为?盈利模式有考虑过吗?

胡锡进:“胡侃”筹备了很多个月,关于受众问题,制作方UMG公司比我更专业。他们看好我这方面的潜能,我则希望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环球时报》的影响力。我当然愿意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阐述《环球时报》的价值观,但显然不能价值先行,还要讲好故事,实事求是,让视频的受众喜欢看,就是影响力的前提。盈利模式是下一步的事。

澎湃新闻:看你最近和任志强“掐”起来了,你觉得任志强观点的漏洞、或者说偏颇在哪里?你最肯定的自己的思想价值是什么?其由来又是什么?

胡锡进:我和任志强只是互相评了几句,一来二去,给您造成这个印象。我没想与谁掐,我说我的,他们说他们的。我相信多元社会的进步是靠合力推动的,希望大家都对这个合力的总体正向效果做出贡献。

我崇尚乐观积极的处事哲学,也主张各种社会及政治学意义上的浪漫主义都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我不赞成总用最好的标准鞭挞现实,我认为我们应追求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而且风险是可控的那些目标。我觉得中国不能冒有可能导致颠覆性后果的风险。这个国家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国家稳定的根。

澎湃新闻:前不久你发了个自拍视频,据我所知,反响有好有坏,你依然被各种调侃,你这次做脱口秀的自信是否有上次自拍视频的部分原因?而且脱口秀视频一出,网上立马有了你的表情包,你会不会觉得这是对你的丑化?

胡锡进:上次自拍微视频是一个小尝试,找一找感觉。它与现在的脱口秀不是一个量级。至于有人做了我的表情包,我刚看到时吓了一跳,因为我不知道有这玩意。但当同事们告诉我这不是恶意的,我也就迅速释然了。我还发微博用了其中一个表情。

澎湃新闻:记得上回采访你的时候,你说,《环球时报》只是一个名字,《环球时报》也可以办得跟《南方周末》一样,关键看谁来办。所以你认为《环球时报》现在走的这条路与你个人的价值选择是高度契合的。但外界依然认为这是你的生存哲学。你上次也说,“没有人完全不考虑自己,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集体利益,就《环球时报》而言,我们对个人利益和对集体利益的考虑,应该是正常的。”

胡锡进:价值观和生存哲学在我这里不是对立的。要能持久发挥影响力,保持长期生存是前提。我的生存哲学并没有不正常,有些人感到诧异,那是因为他们对媒体行业不了解,加入了太多他们自己的想象。《环球时报》的话题领域很宽,前沿的话题我们都在努力触及。我们能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较为安稳的生存,这既有我们的智慧,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