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资源研究所主席:气候行动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目标

澎湃新闻记者 周辰 实习生 朱周晨
2015-11-30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即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已有150多个国家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INDC)。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称:“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交的INDC都很主动积极,力度很大。”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中国提交的INDC明确了中国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11月10日,全球性环境与发展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斯蒂尔博士(Dr. Andrew Steer)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对150多个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INDC)进行了很大的肯定,认为这将有助于巴黎大会的成功召开。他认为巴黎大会很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全球性协议。但同时他也表示,这些减排计划想要防止全球气候变暖仍远远不够。

世界资源研究所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全球研究机构,致力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在加入世界资源研究所之前,斯蒂尔博士曾任世界银行的气候变化特使、气候策略基金的联合主席, 领导世界银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以及推动促进发展的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相信巴黎大会将会很成功

澎湃新闻:2015年巴黎大会即将召开,您认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走向?中国的趋势又如何?

斯蒂尔:包括中国在内,有150多个国家提交了他们到2025或2030年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我们对中国很有信心,相信中国会一如既往积极履行它的承诺。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国,很多国家也正在努力实现他们的减排承诺。然而,即使把所有国家的计划减排量都加在一起,仍是不够达成控制升温2摄氏度的目标。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但至少我们开始朝着解决办法前进了。

许多国家已经承诺将减排纳入全球协议,这使巴黎大会更有可能取得成功。129个缔约方提交了INDC,承诺气候行动,他们代表着156个国家,全球87%的排放量。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今年提交的INDC可以超越现有的政策,达成防止全球变暖所需减排量的三分之一。

与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时相比,现在国家和区域的气候政策要更积极得多。尽管还没有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协议,各国都在继续推动着各自的气候立法,通过法律制度来限制全球排放。在2009年签署哥本哈根协议的时候,有426项气候变化法规和政策。而根据伦敦政经学院的研究显示,该数字在2014年年底已增长至804项。

澎湃新闻:您对2015年的巴黎大会有什么期待?是否可能形成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条约?

斯蒂尔:是的,我相信巴黎大会将会很成功。首先,会议很有可能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要求各国兑现他们的承诺。同时,这也是在向全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整个社会正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现在已经有超过100个国家呼吁长期减排目标。

其次,一旦形成强有力的全球协议,将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并将把“适应”(注:生态、社会或者经济系统对现实或者未来气候状况的气候适应)行动重新定位为国际气候行动的中心。

另外,成功的巴黎协议中很有可能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吸引上万亿的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减排。

澎湃新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发达国家具体应该怎样帮助发展中国家?他们目前的行动是否已经足够?

斯蒂尔:我认为,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在金融、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和调动更多的支持。同时,一些发展得更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通过资金、技术转让、联合科研和能力建设等方式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帮助。

目前的行动虽然还并不足够,但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是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共同聚在一起想要真正参与进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谈发展中国家责任和中国:中国过去十年的努力鼓舞人心

澎湃新闻:对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欠发达地区国家(如东南亚部分国家)而言,他们如何为现有的气候问题负起责任?

斯蒂尔: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责任和能力,但每个国家都应该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是不合适的。

然而,采取气候变化行动对欠发达国家而言也意味着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有10个关键行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帮助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减排量最高可达到2030年2摄氏度目标所需的96%。到2030年,如果全球724个大城市以气候智慧型城市的方式发展,将实现每年减排15亿吨温室气体,同时为城市节省3万亿美元。

澎湃新闻:在中国,煤炭在当前的能源供给结构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您对此有何看法?

斯蒂尔: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能源需求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满足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煤炭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在过去十年做出的努力鼓舞人心。2014年二氧化碳强度相对2005年下降了33.8%,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去年下降了 2.9%,并且这种趋势今年仍在持续。截至 9 月份,煤炭产量及进口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和30%。最新消息表明,燃煤发电量在2015 年也有所下降。

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没有减少。2014年,超过一半的新建电厂使用非化石燃料。官方数据显示,2014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11.2%。中国仍然是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最大投资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