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收了拥堵费就真的能治堵吗?看看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新华国际
2015-12-04 20:5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说了很多年,北京真要收拥堵费了吗?北京市交通委12月3日透露,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并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此前,上海交通委也曾表示,外牌车收拥堵费是研究中的储备方案。

除了征收范围,征收标准和征收形式以外,首都人民更关心的是,交通拥堵这种病,拥堵费真能治吗?

“拥堵费”是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利用价格机制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说白了,就是让占用有限公共资源的人付出一定成本。

从全球范围来看,拥堵费在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汽车多、交通拥堵的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即便具备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实施起来也各有成败得失。

看看部分国家的列子:

新加坡:最早吃螃蟹的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早在1975年,新加坡就开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堵费”,除公交车辆外,进入收费区的车辆都要缴费。最开始是采用人工方法,1998年开始实行公路电子收费系统。

新加坡除了自行车以外的所有车辆,都必须安装与车牌号唯一对应的读卡器。手掌大小的仪器,可以插入现金储值卡。当经过电子收费系统时,司机无需停车,收费器就可以自动扫描扣费。如果储值卡中余额不足,车主将会在两周内收到罚款单,除补交拥堵费外,还要交10新元罚款。如果一月内都未交罚款,就有可能面临最高1000新元或拘禁一个月的处罚。

交通管理局会根据车流量调整收费标准,每车次收费多为0.5元至3元新币,具体标准公布在网上。

新加坡征收拥堵费一直面临争议,但也确实改善了交通,高峰路段车辆减少了25000辆,平均车速提升近20%。而且这些年来,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加大路网建设力度。

伦敦:成败各一半

作为老牌大都市,伦敦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外,为缓解市中心区拥堵现象,自2003年其开始征收拥堵费,划定区域约为20平方公里。

收费区内设置了大约800个摄像头,专门识别车牌号。根据规定,周一到周五早7点到晚6点半之间,驾车进入这一地区的司机每天必须缴纳10英镑(约合100元人民币)拥堵费。

缴纳拥堵费的地点和方式多种多样,人们可在停车场、加油站、售货亭和邮局等专门设立的报税网点缴纳,也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缴纳。对于要进城的车辆,驾驶者可在进城当天缴纳,也可以提前预付,如果需要经常开车进城,还可按周、月或年缴费。

当时的伦敦市长利文斯通表示,推广这项政策可以大幅度减少市内的交通拥堵现象。在拥堵费政策推出之初,确实提高了行车成本,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根据伦敦市政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实行交通拥堵费政策后的一段时间里,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减少了21%,相当于每天减少7万辆车,而在收费时间段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数上升了6%。

为了做好征收管理,伦敦市投入巨大。在征收区域的路口增设了200多部摄像头实时监控,将车牌号码拍下来后,传往中央计算机数据库。数据库再进行读号和信息比对,确认该车是否缴费。如未按时缴纳,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虽然拥堵费的价格在过去10年中翻了一番,但效果却在不断减弱。而且行政费用花掉了拥堵费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费用却被削减。这拥堵费收的,有点越收越堵的趋势了。

英国伦敦交通部公路部门负责人谈到实行拥堵费的难点时曾说,征求拥堵费在技术上需要花很多钱,比如要监控哪些车进来了,并且要迅速地识别,不能有漏网之鱼;其次要确定哪些车收费、哪些车不收费,这些车辆的识别、确定都存在难度;另外,部分民众对规则的认识不完善,所以在征收过程中会碰到困难。

斯德哥尔摩:最成功的例子

斯德哥尔摩被认为是拥堵费效果最成功的城市,因为其在收费的同时大力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并形成绿色出行概念,可谓以拥堵费为辅,以改善为本。

为缓解交通堵塞以及改善环境,鼓励更多驾驶者使用公共交通,或者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出行,200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效仿伦敦和新加坡,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时,决定试行对进入市中心的驾驶者收取拥堵费。

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外,每天上午6:30至下午6:30,行车人在进城或出城时须支付10至20瑞典克朗不等的拥堵费。具体金额要根据不同的时段收取,但每天最多不超过60瑞典克朗。自行车、紧急车辆、特定商用车以及国外牌照的汽车不在拥堵费征收对象中。在2006年初的统计显示,斯德哥尔摩市内及周边的交通量减少了20%。

在限制人们开车进城的同时,斯德哥尔摩市政府致力于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使用清洁能源,便利的公共交通被认为是征收拥堵费的必备因素。目前,68%斯德哥尔摩人步行或者骑车上班。

征收拥堵费,国外早有尝试。同是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城市,但交通状况不同, 资源分布不一样,造成拥堵的原因各不一样。

国外的经验咱不能照搬,但有几点可供借鉴:征收的方式和标准要合理有效;征收的拥堵费必须用于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并接受严格监督;在征收拥堵费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给人们出行更多替代选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