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树达嫡孙讲家史︱长沙的沈家

杨逢彬
2015-12-06 12:1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和《积微翁回忆录》合订的《积微居诗文钞》中,有一则祖父杨树达先生作于1943年12月25日的挽联《代内子毅君挽沈象初》:

上承名父,下有佳儿,解脱定无忧,九州未一馀忠愤;

夏哭母兄,冬伤舅氏,衰迟更死别,万方多难客天涯。

毅君,是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为祖母张家祓另取的名字。“上承名父,下有佳儿”,指沈象初的父亲是湖南清末民初医学教育家、慈善家沈克刚(让溪),他儿子则是当时任新四军军医处长、卫生部长的沈其震;有此名父佳儿,因而解脱无憾,只伤未见九州同。母兄,指祖母的胞兄张家祺。他1943年夏在上海病逝。起初不过是伤风感冒,后来感染;当时日本人实行药品控制,因无药可用病情加重而去世。舅氏,即沈象初(明彝)——祖母的远房舅舅。“衰迟更死别,万方多难客天涯”——祖母年逾五旬(1894年12月出生),已近衰暮。其时,祖父母全家随国立湖南大学迁居湘西小城辰溪的龙头垴——离唐代王昌龄“两窜遐荒”之一的龙标(今洪江)很近的地方,遐荒,也就是“天涯”了。

祖母的母族沈家、父族张家以及和沈、张两家关系密切、互有联姻的向家,有很多故事,本文先谈沈家。祖母的父亲为张训钦,母亲为沈明慎(淑元);至于向家,则与沈、张两家有多重联姻。我所知道的,祖母的舅妈是向家人,这是沈、向联姻;祖母的弟媳也是向家人,这是张、向联姻。

三家中,最显赫的无疑是沈家,其次是向家,最后才是张家。就依这个顺序说起。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

据清道光年间的《洞庭甪里沈氏支祠碑记》所载,沈家先祖为梁代沈约,居吴兴(今属浙江),故后人称吴兴沈氏。沈约曾任东阳太守,后人又以任所为地望,称东阳沈氏。到了距今八百多年的南宋隆兴年间,其中一支名沈和的迁居太湖洞庭包。洞庭包属吴县(今苏州吴中区、相城区),吴县属苏州府,所以又称吴县沈氏或苏州沈氏。从沈和算起,到祖母的外祖父沈茂斋,已经是第二十一代了。

我伯父和父亲的友人朱正先生,在他的《大时代小书生》中说:“我出生在湖南长沙。‘我是湖南长沙人’的说法,我一般不用,因为我从小就被告知,我们家在安徽歙县。大约在清朝中叶,我的远祖文莱公到湖南来做个小官,不久就客死湖南,家眷没有能力返回故乡,就流落在湖南了。我不清楚,我算是朱家在湖南的第几代。”朱家在湖南住了两百多年,依然自称安徽人,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但在以往的长沙一带,却是普遍现象。外地人,尤其是下江人,尽管到长沙已经一两百年,繁衍五六代甚至七八代了,却仍然说自己是下江某地人。

朱正《大时代小书生》

很小的时候,祖母就告诉我,她母亲是苏州人。1979年祖母去世时,由祖父门生何申甫先生撰写的《悼词》也说:“母沈明慎,为苏州名山水画家沈茂斋之长女。”因此我直到年近二十,还以为祖母的母亲是从苏州嫁到长沙来的。家族中有一种讲法,沈茂斋的祖父带着弟弟来到湖南,弟弟的孙辈即下文将要介绍的沈克刚和沈克诚(沈荩)。还有种讲法,沈家定居长沙还要更早些。

沈茂斋大约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属于家谱中的“克”字辈,其祖父为“廷”字辈,父亲为“允”字辈。从茂斋这一辈算起,辈分字依照《诗经·鲁颂·泮水》的“克明其德”和《周颂·载见》的“永言保之”排序。沈茂斋善诗词,长于山水画。时人以其画作与稍早的何绍基并列。他也是一位名医,最擅长的是喉病(白喉)。三十多岁时,他捐了个道台,虽是虚衔,但每年可进京面见皇帝一次。妻蔡氏,和茂斋一样,也是苏州人,娘家是开绸缎铺的。

沈茂斋的子女,沈明慎是老大,下面两个弟弟:明纯、明粹,按将族兄弟算上的大排行,我祖母称之为四舅、五舅,我父辈则称之为四舅外公、五舅外公。

我是祖母长孙。小时在祖母身边,常听她老回忆母亲和兄弟往事。她说她母亲叫沈淑元。“沈明慎”这一名字,是祖母去世后,我参加老宅堂屋的追悼会,看了悼词才知道的。沈明慎工于琴棋书画,尤擅吹笛。诗词、刺绣尤佳。祖母回忆说,她和祖父新婚,祖父告诉她,听介绍人说,该女士是沈淑元的长女,他才大感兴趣。沈明慎的湘绣作品,曾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祖母卧室箱子里有两幅七八寸见方的刺绣作品,都是花卉,其中一幅是沈淑元的。可以明显看出,沈绣的比另一幅细腻传神得多。祖母常常拿出来细看,我想她在怀念母亲。祖母去世前两年,我向祖母讨要这两幅刺绣,她虽然十分舍不得,还是给了我。我后来四处奔波,没有保存至今,思之心痛!

沈明慎也是与时俱进的新女性。祖母六七岁时,正值周南女塾初办,祖母想要入学。其时祖母的父亲张训钦先生正在日本留学,祖母的祖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由不同意祖母入学。沈明慎支持祖母。但祖母的祖母不肯出学费。沈明慎说,只管去考,我绣花供你上学。结果祖母考了第一名,免学费。祖母入学考试为第一名,以后年年为第一名,毕业也是第一名。所以她的毕业证书也是“第一号”。这就有个问题了。祖母回忆说,她是周南第一届第一名,所以毕业证书是第一号。而周南的档案记载,祖母却是第三届(即第三班,每届仅一个班)。

我想说明的是,前两届都是两年制速成师范,沈明慎即是速成师范的第一届。从第三届开始是五年制本科,祖母是五年制本科的第一届,所以毕业证书是第一号。周南校址本是湘军名将周达武(明朝吉王后裔,清代改姓周,辛亥光复后其后裔改回姓本姓)的私家花园,陈寅恪先生给祖父的信中说:“弟生于长沙通泰街周达武故宅,其地风水亦不恶。”(《积微居友朋书札》)达武之子周家纯(朱剑凡)毁家兴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女校,除了创办者朱剑凡、教师徐特立等以及学生向警予、蔡畅、丁玲都是风云人物外,马英九的母亲,以及最近辞世的徐悲鸿夫人廖静文,都是该校学生。所以,该校的第一号毕业证书,是弥足珍贵的。上面的文字不是印刷的,从头到尾都为校长朱剑凡亲笔书写。它卷成筒状放置在一口径约三厘米,长约尺半的铁筒中。祖母不止一次地取出给我看,并多次说,我死了,留它给你做纪念。今存我处。

沈明慎在周南毕业后,留校任训育主任,时间不长。后取“淑元”的“淑”和“明慎”的“慎”(《诗经》“淑慎其身”)为名创办淑慎女子学校、第一女子学校,终因经费短绌而失败。辛亥光复之初,沈明慎发了一笔小财。当时孙中山像颇有市场需求,她刺绣了若干幅孙中山头像,卖了大价钱。1913年,熊希龄组阁,张训钦先生出任财政部库藏司司长,有了稳定而丰厚的收入。而沈明慎无福长久享受,没过多少年便去世了。死后葬于望城县坪塘乡老屋沖社仓村,后来她的墓地被圈入望城县三中(今又名长沙市岳麓实验中学)内。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年冬天,坪塘乡靳江村张家湾农民张树其(我伯父、父亲叫他“四哥”,已出五服)通过张孝德(祖母的堂侄)辗转报信杨家,说沈明慎墓被盗了。说盗墓贼很嚣张,事前放出风声,半夜他们弄出大动静时,师生都不要出门,否则不保证生命安全。墓为麻石砌成,十分坚固。有老师说,盗墓贼叮叮当当凿了许久才凿开。刚一凿开,警察便闻讯赶来,盗墓贼作鸟兽散。当地张姓村民四哥、五哥、六哥、七哥、八哥、九哥等人说,看了掀开的棺材板,沈明慎依然栩栩如生。据村民说,棺中原有陪葬金器,后不知所终。我二姑杨德纯的儿子杨立接报信后赶到处理遗留问题。沈墓迁址再葬后,沈明慎的外孙,即我的七伯杨德豫和我父亲杨德嘉在新墓上拍照(八伯杨德庆当时不在长沙),分寄沈明慎在河南信阳(孝纯)、北京(孝纪、孝湘)、辽宁盘锦(孝存)、重庆(孝纹)、香港(孝明)的孙子、孙女。

沈明慎的弟弟明纯(四舅),抗战时和儿子一道被日本飞机炸死;即将出版的《杨树达日记(1948-1954)》1953年3月25日:“沈四太太来。”3月29日:“沈四太太去。”明粹(五舅),即沈子诚,膝下有四子四女。长子沈其煌(倜君),在外地工作。最小的女儿沈莉君,《杨树达日记(1948-1954)》中出现过数次,也是我见得最多的沈家人。她刚出生几个月,经常呼喊“大、大、大、大”,故小名叫“大大子”,我的父辈叫她“大姨子”。我本应该叫她“大姨娭毑”,但习惯跟着父辈叫,因为她虽和祖母同辈,却不比我两个姑妈大。她的独子李定萱,比我大两岁,名字是我祖父取的。“文革”期间,我们曾在一起玩。

沈茂斋是独子,无兄弟姊妹。他一位堂兄弟有六房子女,其中四个儿子:菊卿、月卿、敏卿、凯卿,这几人多在长沙开绸缎铺;另一位堂兄弟有四房子女,其中两个儿子:幼卿、应棠(以上六人都是“字”,“名”则不知,但都属于“明”字辈)。据《醴陵文史资料》记载,沈应棠毕业于熊希龄创办的醴陵瓷业学堂,后创办醴陵瓷业公司,解放后为政协委员。家人说,祖父在政协开会(他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特别邀请人士)时还遇见过。

祖母对我说,沈家号称“沈半边”,即半个长沙城都是沈家(指整个沈氏家族)的。沈家的生意,多集中于善化。清代的省垣长沙局限于湘江东岸,分属两个县,大约以今天的五一路为界。北边的属善化县,南边的属长沙县。到湘江西岸,善化县即往南边延伸,今洋湖湿地公园一带都属善化。沈半边,意谓善化的生意都是沈家的。沈家的生意中,绸缎铺是最多的。祖母曾说,沈家早在苏州时,就是做绸缎生意的。

沈茂斋的族兄弟中,以沈克刚(让溪)和沈克诚(愚溪)最为有名。克刚是文章起始提到的沈象初的父亲,医学教育家、慈善家;克诚则是清末被慈禧太后杖毙的沈荩烈士。

沈让溪大约出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卒于抗战前夕。他的事迹,其荦荦大者,一是1889年任沅水校经书院(沅水校经堂)山长,培养了熊希龄等著名学生。二是在满清覆亡前夕弃官回乡后,于经商之余,大力开展慈善事业,曾任湖南省城慈善总公所董事。三是作为慈善事业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医学教育,他于1914年参与组建中美合作的湘雅医学专科学校,是该校的中方董事。湘雅在中国医学教育中极为有名,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称。直到1952年,毛泽东还给他亲戚写信说:“你的眼病、脚病未好,甚念。仍以在家养治为宜,不要来京。因为湘雅医院诊不好,北京也不见得能诊好。”1924年又参与组建仁术医院(今湖南省人民医院)。

沈荩(1872-1903)先是参加湖南维新运动,常与谭嗣同等商讨国事。变法失败,1899年与唐才常等东渡日本,谋划起义。1900年返上海,参加自治会,在武汉建立自立军,任右军统领。事泄,逃亡上海。旋潜入北京办报,更名“荩”。1903年,清廷与帝俄商定《中俄密约》七条,主权尽失。沈荩获知全文,详为披露,舆论大哗。清廷恼羞成怒,将其拘捕。此时,清廷正操办光绪帝生辰庆典,不能斩人。慈禧乃下旨将沈荩杖毙。7月31日,刑部八名狱卒轮流以竹鞭捶击沈荩四小时,血肉横飞,“骨已如粉”,而沈始终“未出一声”。堂司以为已死,下令停止。沈断续言“速……用绳绞我”,堂司乃令“以绳勒其颈,而始气绝”。沈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坚持新闻报道自由触怒政府因而殉职的记者。

沈荩(1872-1903),初名克诚,字愚溪。

沈荩之死,掀起轩然大波。《中国日报》发文说:“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9月,章太炎发表《狱中闻沈禹希见杀》(实为“愚溪”之误)于《浙江潮》:“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魑魅羞争焰,文章总断魂。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此诗因被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收入中学语文读本)所引而广为流传。据闻在各国公使压力之下,慈禧太后也“颇有悔意”。1903年9月14日《大公报》:“探闻政府自杖毙沈荩后,各国公使夫人觐见皇太后时,谈及沈之冤抑,皇太后亦颇有悔意。已面谕廷臣,会党要严拿,万不可株连良善,致离人心等语。近日政府十分和平,绝无不合公理之举。盖恐驻京各国公使啧有烦言也。”沈荩有两个儿子:沈桢士、沈繁永。

沈克刚有一子一女,儿子即象初(明彝);女儿人称“再小姐”(明范)。沈其震是沈克刚的长孙,也是沈象初长子。1906年出生在沈克刚做官的重庆任所。继承家庭传统,留学日本学医,获博士学位。抗战后任新四军军医处长、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有“新四军的白求恩”之称的奥地利人医学博士罗生特,就是他罗致的。解放后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任中科院院士。抗战时,沈其震利用家庭的广泛人脉,为新四军争取了大量经费和医药用品,并动员不少医护人员加入新四军。如抗战之初,沈其震就曾回长沙动员仁术医院的医务人员参加新四军。再小姐嫁革命党人陈其殷(梓生),生一子,名陈泰生,是共产党人。

虽然按记载,沈其震是1941年才入党,但在抗战之前的北平,沈其震常和陈泰生一道到杨家看“霞姐”(我祖母),离开时常似不经意地放置几册左倾书籍。我六伯父杨德鑫(文玄)当时是初中生,看了这些书籍,1938年遂前往延安。《积微翁回忆录》1936年9月21日:“沈其震托人送周善培《周易杂卦例证》来。” 大姑杨德娴上世纪五十年代居大连,曾到沈其震家吃饭。

沈象初二子抗战时任锯木厂经理,三子后来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小四则死于战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