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释新闻丨中东乱局中,俄土危机后,中国怎么办?

澎湃新闻记者 吴艳洁
2015-12-14 22:0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想法。”

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在上海大学举办的“中东局势与中土关系学术研讨会”上,应询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国是否会涉足中东”的问题时表示。

半个多月以来,随着俄罗斯“苏-24”轰炸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被土空军击落,俄土矛盾不断发酵,不仅揭开了自冷战以来两国关系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也为本就是乱局的中东添了一笔变数。

在这个各大国角力的舞台上,中东未来局势将会如何?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将会受何影响?中国是否会涉入饱受“伊斯兰国”(IS)肆虐的中东乱局中?

反恐行动被各国利益阻碍

杨光在会上表示,目前,中东的地缘政治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两点,一是稳定中伴随着一些动荡,二是出现了力量的多极化。

杨光坦言,曾经一度叱咤中东的美国,目前在该区域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这不仅是因为美国自身转变了战略的重点,也是因为在阿拉伯之春后,它曾经仰仗的同盟体系趋于瓦解。

“美国对该区域能源依赖的减少也同时减少了它在该区域的利益。”杨光表示,“伊朗正在崛起,而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分裂,但即便如此,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挑战和代替美国在中东的地位。”

与此同时,中东经济同时还面临着来自油价低迷的冲击。

据统计,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由2011年的最高点130美元(约合人民币838元)每桶,下跌到了目前的37美元(约合人民币239元)每桶。

而对于那些没有被能源捆绑的中东国家,失业问题等经济挑战也同样严峻。

“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国家还在依靠传统的方式,比如农业途径来解决失业问题,工业化进度非常缓慢。”杨光说。

无论是和平问题,抑或是发展问题,中东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而上月24日发生的俄罗斯战机遭土耳其空军击落事件则再度为中东局势和反恐合作增添了一丝不确定因素。

谈及俄土危机的未来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预测称,尽管俄土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善,但两国矛盾升级显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普京和埃尔多安会借恰当时机改善关系,而不至于使矛盾进一步升级,影响两国全面关系。

有评论指出,俄土关系的激化同时还将影响到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对IS的联合打击行动。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叶青评论称,目前,国际反恐合作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双重性”,反恐的工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恐行动被各国的利益阻碍了。

“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盘算,而不是真正地把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共同的敌人去对抗,但现在大家反恐的算盘还处在一个斗而不破的阶段,就是各国还是意识到恐怖主义是全球共同的问题,只是在具体履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困难。”叶青说,“总的来说,应该不会爆发大的冲突,最终影响反恐的最大要素也是形势的发展和力量的此消彼长。”

“闷头冲进去,不是中国的风格”

那么,在这样的乱局之下,中国是否会同样踏足中东呢?

几乎所有在场学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杨光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中国不会采取像美国、俄罗斯那样的政策,中国是绝对不会走霸权主义道路的,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想法,而且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公开表示,中国不寻求地区主导权,在一个如此复杂的地区,中国还是会主张尊重文化多样性。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还是应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这些国家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郭长刚也同样表达了这一看法,“闷头冲进去,不是中国的风格。中国必须审时度势,我们(在中东)没有海外基地,也没有美俄那样的能力。”

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在中东问题上,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治解决,比如伊朗问题,最终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得到解决,这是中国在中东外交领域一个很大的资产,从中国进入中东开始,就一直坚持不干涉内政,政治解决的方案,并赢得了一定的尊重。二就是坚持联合国的框架,中国需要审慎地根据中东和中国核心利益相关度来介入中东事务。

在对待IS问题上,中国的态度也同样如此。

孙德刚表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未对IS组织发动空袭的国家,而是主张反恐须以联合国为主体,在多边外交框架下,经安理会授权后才能采取行动。

“反恐行动须尊重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东恐怖主义的根源是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政治重建未能完成,当务之急是解决索马里、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利比亚等国的国内危机。”孙德刚说。

土耳其走“多元平衡”之路?

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积极,中东也开始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的能源需求。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目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进口已经占到了中国原油进口的最大比重,为19%,伊拉克和伊朗均占8%。

会中,来自土耳其中国经济匹配中心上海代表处的阿德南·阿克佛拉特(Adnan Akfirat)毫不避讳土耳其对“东方”的渴望,即便目前的土耳其正在同俄罗斯“冷战”,但这位“土耳其代表”依然反复表示——“土耳其只有在亚洲才能存活和继续发展。”

“土耳其已经开始转向亚洲了。土耳其的能源主要来源于俄罗斯、伊朗和阿塞拜疆,土耳其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是中国和俄罗斯。在土耳其的中产阶级,尤其是工业家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土耳其大学正在开设中国和俄罗斯研究中心,中文和俄语的教学机构也越来越受到欢迎。”阿克佛拉特说。

他还表示,土耳其需要联合其临近的西亚国家建立“西亚联盟”,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联盟的前提下更能有效地实施。

对此,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专家图鲁·凯斯肯(Tugrul Keskin)则认为,一直以来面向“西方”的土耳其并不会那么地彻底向东。

“土耳其从1952年开始就是北约的成员国,美国的影响力渗透在土耳其政策的方方面面,所以土耳其很难一下子将战略向中国转变。”凯斯肯说。

孙德刚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土耳其政府走“多元平衡”之路的可能性将更大。

孙德刚说:“未来的土耳其政府可能会奉行并构建对外关系的‘三环外交’,第一环是加强与北约的军事合作,以美、欧等为重点;第二环是加强与新兴大国的经贸合作,以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为重点;第三环是加强与中亚和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合作,以哈萨克斯坦、海合会、伊朗、埃及等为重点。土耳其在地理上、文化上和政治上处于欧亚大陆的交汇点。未来,在上述各大力量之间保持平衡,成为沟通西方和东方、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符合土耳其的战略利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