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0%以上的患癌风险源于外界?四种途径证实了该结论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5-12-19 08:0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2月16日,一份发表于《自然》杂志网络版的研究《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学界关注。这份认为“70%至90%的患癌风险源于外在因素”(换言之只有10%至30%的癌症风险归因于内在因素)的研究,无疑是对今年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癌症运气说”发起挑战。

这一研究团队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癌症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共4人的团队里其实有2名是中国人,分别是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

12月18日,《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重要影响》第一作者吴松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今年36岁的吴松是湖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系,现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系助理教授及癌症研究中心成员。吴松还在大学里领导一个十多人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新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对生物类数据研究。

“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人在国际科研领域越做越好。我们的优势在于数理和逻辑,弱项是英文,但学术语言都是过关的。”吴松告诉澎湃新闻,国外不少高校里渐渐出现了中国人做系主任、院长甚至校长。“不是极个别,有(中国研究员)往上冒的趋势。”

《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重要影响》四人团队

对此前研究做出量化反驳

“今年又出了一份致癌症风险因素研究!”吴松等人的研究发表后,很多人会把他们的研究同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托马塞蒂等人于今年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进行比较。

当时托马塞蒂团队分析了31种组织干细胞分裂和癌症风险的相关情况,声称三分之二的癌症是由于细胞在分裂过程中“运气不好”而产生了突变。这个团队证明了干细胞分裂次数和癌症发病率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人们对干细胞分裂次数(突变次数)“无计可施”,所以得出“是否患癌有赖于运气”这样的结论。

“他们(指托马塞蒂团队)把干细胞分裂和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全归于内在因素。我们认为这不正确,因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可以通过干细胞分裂对癌症发生起作用。我们用一个假象试验反证了干细胞分裂和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不能区分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影响。”

吴松等人从今年3月初开始正式研究,这源于最先发现托马塞蒂团队研究的癌症研究中心主任Yusuf Hannun找到吴松和朱伟(第三作者)说,“我们要做一个量化反驳。”

托马塞蒂团队的“坏运气”研究认为,三分之二的癌症是“坏运气”结果,另三分之一归因于遗传基因和外在环境因素。

四种方法得出一致结论

和托马塞蒂团队的数据“三分之二患癌风险源于运气不好”相对应的是,吴松团队声称70%至90%的患癌风险源于外在因素。最受外界关注的是,关键数据“70%-90%”是怎么得来的?

吴松向澎湃新闻介绍说,他们共用四种方法评估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先用托马塞蒂等人于《科学》上发表的数据来估计外在因素引起每种癌症风险的下限值;接着用历史最小值为基准来估计外在因素对这些癌症风险的下限值。“过去四十年里,某些癌症在美国的发病率的趋势是增加的。”

“另外,外在因素会在癌症细胞的基因序列中留下特定的变异‘指纹’,于是我们又通过比较这些变异‘指纹’的比例来估算外在因素对这些癌症风险。”最后一种方法则是用模型来模拟突变在细胞中累积的过程,从而估算外在因素对这些癌症风险的影响。

“我认为我们的方法更有说服力,因为我们不仅指出之前研究的错误,而且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得出非常一致的结论。”吴松如是说。

吴松

未来希望逐条列出致癌外在因素

“公众看了之前的研究(指托马塞蒂团队的癌症运气说)会觉得反正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大部分癌症风险都是不可控的,那我抽烟喝酒熬夜都无所谓了。而在政府层面,管理者看了以后或许会减少对癌症预防的投入。”在吴松看来,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他们团队这份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外部环境因素的致癌风险远远大于内在因素,“预防其实比治疗更有效,更重要。”

当然,不可否认亦有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意外”得了癌症。“确实存在bad luck(坏运气),但看待癌症风险要从群体去看:预防可以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同时,吴松也向澎湃新闻坦言他们这份研究也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目前他们虽然可以证明七成至九成的患癌风险源于外部,但还不能指出具体哪些“外在因素”特别危险。

“尤其,每一种特定癌症的致癌因素及影响都是不同的。”他介绍说,目前已知的黑色素瘤的风险有80%源于太阳光射,患咽喉癌与头颈癌的风险有75%源于抽烟酗酒,患子宫癌的风险有90%源于HPV病毒等等。

“虽然我们已用建模估算外在因素对癌症风险的影响,但在未来我们希望这个模型能把外在因素也考虑进去,这样可以更完善以预测个人的患癌风险。比如计算一个人从20岁到30岁抽了十年的烟,具体会对其得癌风险造成多少量化影响?”

还值得一提的是,吴松表示目前并不是所有患癌的外在因素都已被识别。“对有些癌症,我们只知道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很大,但还不清楚具体是哪些因素。”

吴松举例乳腺癌:“得乳腺癌的风险受外在因素影响很大。两个主要证据:一是全球患乳腺癌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别,亚洲低于欧美;二是尽管人种包含了内在因素,但科学家也已发现从人群从低风险国家移民高风险国家后也成为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但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出人们患乳腺癌的所有外在“杀手”。

吴松希望未来有一天,科研可以做到逐条列出每一种癌症的致癌外在因素,人们就得以科普保护自己。“现在关键先有一种意识,即致癌风险是可以被控制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