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孩子生什么病挂什么科,这里全整理清楚了

2021-08-20 14: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嘟妈Duma 嘟嘟医生

啊啊啊啊

到底该挂什么科???

“嘟妈,我家孩子2岁了还不会说话挂哪个科?”

“嘟妈,宝宝肚子痛应该挂什么科?”

“嘟妈,孩子不长个看什么科?”

“嘟妈,我家娃娃五年级了挂什么科?”

“嘟妈,……”

“嘟……”

挂号、排队、就诊、治疗……

这是我们每次到医院看病的步骤

但是什么病该挂什么科?

却经常难倒了宝爸宝妈

好不容易抢到的号,

结果去了人家说不归这个科室看,

要重新挂号!

好家伙~白跑!

所以知道一些分科常识“对症挂号”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嘟妈就清楚直观地告诉家长朋友

什么病该挂什么科!

以及一些带娃就诊攻略!

什么病该挂什么科!

1、普通感冒:没有发烧、剧烈咳嗽、呕吐、腹泻等情况,精神不错时,可以在家观察至少三天。

到院就诊:儿内科

2、咳嗽:如果吃饭、玩耍、睡眠都没有影响,基本上不会有问题,一般的咳嗽,1-2周就会逐渐好转。

到院就诊:呼吸内科/儿内科

嘟妈小提示:

留意孩子是连声咳还是单声咳、音调高低、是否有痰音等,这些都关乎诊断。可以提前在家拍个视频,就诊时出示给医生;

注意宝宝咳嗽的时长和频率,是十多分钟就要咳嗽几声,还是一天就咳嗽五六次?一次咳嗽多久,是咳嗽两声就没了,还是咳咳咳咳咳好一会儿;

观察下宝宝咳嗽的规律,早上还是晚上咳嗽多,睡前还是刚醒来咳嗽多。

3、腹泻:腹泻不严重时,提供充足的补液盐预防脱水,每公斤体重*(100~150)ml=每日补液盐添加剂量。

到院就诊:消化内科/儿内科

4、发烧:只要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出现高烧、皮疹、呕吐、腹泻,通过正确护理,一般都会逐渐恢复。

到院就诊:

伴咳嗽、咳痰、胸痛 →呼吸内科/儿内科

伴头痛、恶心、神智改变 →神经内科/儿内科

嘟妈小提示:

学会在家自测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就诊时出示;

宝宝以前有高热抽搐的病史,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

适度穿衣,优先选择容易穿脱的衣服,热了方便脱。

5、牙痛、喉咙不舒服

牙龈发炎、肿痛、龋齿(虫牙)→口腔科

牙痛伴有脸痛、鼻塞 →耳鼻喉头颈外科

经常运动后牙痛 →心内科/儿内科

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气管异物 →耳鼻喉头颈外科

6、打呼噜

睡觉打呼噜,偶尔“暂停”几秒,甚至因喘不过气憋醒 →耳鼻喉头颈外科

7、便血

大便带有鲜红血 →普外科/儿内科

大便带暗红或黑色血 →消化内科/儿内科

8、小便异常

血尿 →泌尿外科/肾内科

尿频、尿急、尿痛,尿少伴浮肿 →肾内科/儿内科

尿少伴腰痛 →泌尿外科

9、食欲异常

如果孩子食欲长期异常,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时:

厌食油腻、感到疲乏、打嗝、胃胀 →消化内科

心悸、多汗、容易激动、失眠 →内分泌科

10、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感染科

注意!!!

如果孩子出现——

高烧持续不退

咳嗽特别严重,憋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很“辛苦”

不明原因抽搐

神志改变

哭闹难以安抚,胸腹部疼痛不能忍受

误服药物、毒物,

其他拿不准的情况

不要犹豫!尽快去医院的急诊科就医!

挂好号后,

带娃就诊前还要准备很多东西

1、就医类

• 诊疗卡、医保卡、病历、服药清单、化验报告

• 现金、银行卡

2、生活类

到看病很可能耗大半天,最好带上一些平时孩子出外的物品,比如:

• 奶粉、奶瓶、水壶

• 纸尿裤、口罩、消毒湿巾

• 干爽的贴身衣服

• 小玩具、小零食等以便稳定情绪

3、有备无患类

• 因发烧就医时,带上退烧药备用

• 拉肚子时,别忘留好大便放到清洁的塑料袋/瓶中(给医生看或用于化验)

最难的是,家长还应该先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要让孩子对“去医院见医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努力争取宝宝最大限度地合作。

就诊时,需要准确、明确、简要地

向医生叙述孩子的症状

1、时间

发病时间、间隔时间和恶化时间,对区别多种疾病都有实际意义。

2、体温

如果就诊前已在家测过体温,应说明是什么时候测的,共测过几次,最高多少,并要注意宝宝发热有无规律性、周期性以及手心、脚心、手背的温度差别,发烧时有无抽搐、身上有没有出疹子等其他症状。

3、状态

观察并记录孩子发病时的状态:

四肢活动是否自如,颈项是否发硬;

神志是否清楚,有无烦躁不安、哭闹、嗜睡、昏睡的现象;

咳嗽剧烈程度,有无哮鸣音,有无痰,痰的颜色和稀稠性状等;

呕吐物是溢出来的,还是喷射出来的等。

如果孩子是腹痛、腹泻,还要明确指出腹痛的准确部位,疼痛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等。

4、饮食

向医生说明饮食的增减情况,间隔次数的变化以及宝宝有无饥饿感、饱胀感、厌食、停食等,并说明孩子有无吃不洁食物及喝生水、吃剩饭剩菜等经历。

5、大小便

如果孩子拉肚子,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大便的次数、量、性状、性质、气味等。

6、睡眠

睡眠时间,睡眠状态,是正常睡眠还是昏睡、摇叫不醒或是稍有动静就不能入睡,睡眠中有无惊叫、哭泣等。

7、病例资料

特别是要详细向医生讲明,来该院就诊前去过哪些医院诊治过,到目前已经服过什么药,剂量多少,效果如何等,避免短期重复用药。把已做过的各项检查报告单及诊断、治疗方法提供给医生,一方面供医生参考,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重复检查,减少宝贝接受不必要抽血或X光线照射。

8、病史

包括孩子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员的病史,有无对某些药物过敏,一一向医生讲清。

提醒:有时候宝宝疾病的症状在就诊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如抽搐等,我们要学会用手机录制视频,这样对医生进行诊断非常有帮助!

医生进行检查时,要配合好

给宝贝检查时,可以让宝贝的脸朝向医生,以便让医生观察到宝贝的面色、表情,这对判断宝贝的病情很有帮助。

当医生用压舌板检查宝贝的口腔时,要将宝贝抱好,避免宝贝乱动医生看不清楚咽喉部。

当医生用听诊器为宝贝听诊时,避免在旁边滔滔不绝地讲述宝贝的病情,以免影响医生的注意力,干扰医生的诊断和判断。

就诊后,

还可以选择性地问医生这五个问题

a.得的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b.需要做什么检查?检查前、中、后有哪些需注意的事项?

c.这病要如何治疗?是否需要手术?

d.药要怎么吃?有何副作用?要吃多久?

e.如果吃药后没有效果该怎么办?如果吃药后情况好转还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嘟妈说

最后嘟妈要强调的是,孩子生病家长万分焦心,这样的心情为人父母大家都很理解,但是去医院了看病就要遵医嘱!听医生的话,做乖乖病人,这样宝宝的病才能好得快噢!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

原标题:《孩子生什么病挂什么科,这里全整理清楚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