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文化讲座∣票房盛世下的中国小成本电影

孙佳翌/整理
2015-12-25 14:41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北京∣自媒体时代如何进行内容创作

时间:12月26日(周六)13:30-17:00

地点: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北京师范大学小南门斜对面,京师科技园院内)

嘉宾:何评时代(微信公众号“古语今世”创办者)、赵欣然(“微享派”创办者)

科技的进步,媒体渠道平台的开放,让有表达和分享欲望的人第一次站到了台前,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创作内容不仅仅是码字,更是在生产价值,吸引注意力,形成影响力,甚至可以和腾讯、搜狐、网易、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一起来分配流量。所以,下注内容,就是下注互联网的未来。但是,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内容泥沙俱下,如何进行有品质、可持续的内容创作?如何写出1万+点击率的文章?如何通过内容写作打造个人的品牌?本期活动将邀请自媒体创作和微信公众号运营领域的达人为你指点迷津。

北京∣他带你秉烛夜游:杨树鹏新书首发式

时间:12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朝阳区三里屯路19号三里屯太古里南区PAGE ONE书店

嘉宾:杨树鹏(导演)、张译(演员)

《在世界遗忘你之前》是青年导演杨树鹏创作的故事集。本周六,他邀请演员张译一起来分享这本新书。

北京∣幽僻处可有人行?票房盛世下的中国小成本电影

时间:12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老楼102

嘉宾: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张献民(导演、学者)、忻钰坤(导演、编剧)

2015年下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一股小成本文艺力量吹来阵阵清风:从《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塔洛》到《一个勺子》,尽管在票房成绩上仍旧无法和IP、粉丝、好莱坞的各种商业电影分庭抗礼,但其所赢得的良好口碑和呈现的创作势头,无疑成为电影院线上朴而不俗的一道风景。在中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拍小成本电影?在讲好故事、保证影片质量之外,是否需要更多有价值的平台输送新鲜血液?如何平衡跟观众的距离与关系?本期凤凰网读书会,请戴锦华、张献民、忻钰坤三位嘉宾聊聊票房盛世下的国产小成本电影。

北京∣科学精英与社会——《科学精英》新书座谈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0:10-12: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

嘉宾:范岱年(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王渝生(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醒民(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常务副主编)、刘兵(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北京大学教授)

《科学精英》共收录44篇记述中外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传记文章,选题涵盖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众多学科,全书反映了不同学科在不同历史境遇中的发展历程。这些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可读性,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并弘扬科学精神。

北京∣轻叩昆曲的大门

时间:12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海淀区丹棱街16号海兴大厦C座海淀区图书馆四层多功能厅

嘉宾:王焱(昆曲编剧)、董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硕士、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理事)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本场讲座将介绍昆曲的历史和昆曲的本体两个部分,与大家一起,轻叩昆曲的大门。现场还有老师亲自演示昆曲经典曲目。

北京∣我们在坚持什么:《正午故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4:00-17:00

地点: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术报告厅

嘉宾:阿乙(作家)、郭玉洁(记者、作家)

今天,一个有志于写作的年轻人,常常会面对困境:想有更多时间来写,但是无法以此谋生。很多人进了机关、广告公司、媒体,计划赚够了钱、赢得财务自由,再全心写作。有的人放弃一切,现在就写。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的写作之路如何?

北京∣经验中国&书写中国——徐冰VS汪晖

时间:12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阿里巴巴报告厅

嘉宾:徐冰(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汪晖(学者、清华大学教授)、戴锦华(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20世纪对于中国,是一个在激变中不断寻找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转眼,21世纪也已过去15年,随着中国在全世界角色的日益凸显,如何看待20世纪的社会经验?如何穿透历史的迷雾去触摸那些有价值的部分?无论在文学界、艺术界还是思想界,这些问题都愈发显得迫切而重要。毫无疑问的是,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中国、讨论中国,从而在世界的坐标中理解自身、确认自身。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借“视野丛书”出版之契机,活字文化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偕同举办“经验中国与书写中国”——第一届活字文化论坛,邀请徐冰、汪晖、戴锦华三位不同领域的重量级学者,从他们共同经历的20世纪切身经验出发,凭借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积累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成果,聚焦当下中国的纷繁复杂,探究历史变迁的动力脉络,以越界的眼光,碰撞出思想的洞见与新意。

北京∣“诗歌与出版”之夜

时间:12月31日(周四)23:00

地点:东城区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北区T2座一层库布里克书店

嘉宾:楚尘(诗人、楚尘文化创办人)、小管(诗人、图书策划)、陈思安(《翼诗刊》执行主编)、江汀(诗人)

201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做書”第一次跨年活动&“做書者说”第10期活动。从2015年的最后一个小时到2016年第一天的黎明,我们将聚在一起,读诗、谈诗、谈诗歌出版。

上海∣影像中的张爱玲

时间:12月26日(周六)10:00-12:00

地点: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6楼明圆美术馆报告厅

主讲人:贾鉴(学者、批评家)

张爱玲对个人记忆的处理,不仅落实在其小说和散文写作中,也塑造出她的某种颇具文化意义的视觉意识。而1990年代以来,多种当代文化力量也在借重写、重塑张爱玲的这种视觉效果中,传达着复杂的文化和社会想象。讲座聚焦于张爱玲的《对照记》、改编自她作品的影视作品以及受她影响的作家作品。

上海∣任晓雯最新长篇小说《生活,如此而已》阅读分享

时间:12月26日(周六)14: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任晓雯(作家)、钟红明(《收获》副主编)、路内(作家)

时隔七年,继《岛上》、《她们》之后,青年作家任晓雯携长篇小说新作《生活,如此而已》沪上归来。《生活,如此而已》讲述了一个上海小白领的故事,平凡的出身,底层的生活,凌乱的人生。她是那个没空停在路边,专门哭一哭的胖女孩;是每日上午九时,挤在办公电梯前,僵仰着脸,憋忍着尿,盯住层层停顿的指示灯的年轻人中的任意一个。12月26日,来思南公馆文学之家,和《收获》副主编钟红明、作家路内、任晓雯一起品味《生活,如此而已》这枚滋味无穷的橄榄,聊聊“荒废的青春”,以及“尚未展开、即已凋敝的生活”。

上海∣从微尘到宝贝——《火星救援》启示录

时间:12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徐汇区南丹路80号天文大厦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庞晓莹(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师)

前段时间热映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不仅在太空探索科技方面脑洞大开,更引发我们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当你仰望深邃的星空,你是否感慨自己如尘埃一样的渺小?而卑微的尘埃却充满了星际空间,它们与生命的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究竟这些微小的星际尘埃是如何造就了人类的血肉之躯?古人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源于星尘的我们真的与尘埃一脉相承吗?在浩瀚宇宙中的人类的命运看似平凡,难道是奇迹忘记了我们?还是我们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奇迹。

上海∣未来之声——电子音乐发展与流行音乐

时间:12月26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内上海当代艺术馆三楼

主讲人:黄曦(声音艺术家)

在信息高速爆炸的今日,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大量聆听他们喜好的音乐;与此同时,各式新锐的音乐创作人不断涌现。即便不刻意找电子乐来听,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接触过这种被称为未来之声的新式音乐。本次系列活动邀请了声音艺术家黄曦来聊聊电子乐,将以系列讲座+工作坊的形式,加入演示表演环节与观众互动。你将深入了解什么样的音乐能被称为电子音乐,以及从出现至今,电子乐对现代音乐的发展的影响。

上海∣《截句》蒋一谈×西西弗书店诗歌分享会

时间:12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静安区西藏北路166号大悦城购物中心北楼(2期)L6

嘉宾:蒋一谈(作家、诗人、出版人)、金理(青年学者、文学评论家)、肖水(作家、诗人)

蒋一谈的新作《截句》,一种诗非诗新型的文体,源于中国的古典诗词和现代西方诗歌,并结合了截拳道大师李小龙“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思考与行动理念,体现对生活、自我的探索与呈现。

上海∣诺斯的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

时间:12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季风书园(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

嘉宾:韦森(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朱宪辰(经济学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正走在由限制进入社会到开放进入社会的艰难转折之中,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建立的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能帮助我们怎么理解中国的转型?12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韦森、朱宪辰将做客季风书园,与你一起寻找中国社会改革的突围之路。

上海∣千里追寻——沈迦《一条开往中国的船》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26日(周六)16:00-18:00

地点:徐汇区衡山路880号衡山和集Dr.White书店

嘉宾:沈迦(作者)、刘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

《一条开往中国的船》是沈迦的新书,《寻找·苏慧廉》出版之后,作者沈迦继续寻访调研,利用未用尽的一手资料,陆续撰写了十余篇独立文章,继续述说与苏慧廉有关的传教士在华的往闻逸事。新书分享会第一场,沈迦将与复旦大学的刘平老师对谈。

上海∣日本战后艺术之路——从具体美术协会到可爱文化

时间:12月26日(周六)16:00-18:00

地点: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西岸馆)

主讲人:潘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次世界大战以降,现代日本遭遇空前的民族意识危机。面对欧美艺术思潮的强势影响和自身社会现实的剧烈震荡,日本艺术在坚守与变革、模仿与突围间徘徊前行,开启了探索日本式风格的漫漫征程。日本美术学者潘力教授将结合“想象突围现实——龙美术馆藏亚洲艺术作品展”,梳理战后日本艺术的发展脉络。从结合行为与绘画的前卫艺术团体“具体美术协会”到深入探讨材料与空间关系的“物派”,从脱胎于御宅文化与动漫风格的“超扁平”到风靡世界的“可爱文化”,日本现当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风格流派将在此逐一呈现。

上海∣自21世纪起,独立华裔马来西亚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网络

时间:12月26日(周六)19:30-21:00

地点:黄浦区圆明园路133号女青年会大楼二楼

主讲人:张新宁(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影研究硕士)

21世纪初,在吉隆坡兴起了独立电影运动。该运动中的电影挑战了马来西亚国家电影中的常规。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电影人从全球艺术电影中吸取各种风格元素其中,华裔马来西亚电影人积极反思自己在马来西亚电影里的形象,在他们的作品中,城市的迁移、民族关系、经济建设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成了主题。本讲座除了介绍主要的当代华裔马来西亚电影人及其作品,还会讨论他们如何将他们的电影实践与区域和全球电影连接起来。

上海∣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新书发布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光华楼13层多功能厅

嘉宾:王安忆(作家)、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的新作《匿名》,故事开始于一起阴差阳错的绑架。当绑匪把他抛在荒芜的深山,当失忆使他忘记了一切,万物恍如回到原初,当他在山野村镇遇到那些精灵一般的奇异人物,故事怎样发展,才能走向合理的结局?生活中藏着隐喻,也布着陷阱。

上海∣千里追寻——沈迦《一条开往中国的船》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季风书园(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站厅内)

嘉宾:沈迦(作者)、杨卫华(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一条开往中国的船》新书分享会第二场,作者沈迦将与上海大学杨卫华老师一起做客季风书园,与读者分享这段千里追寻的历程,以及这一路拾起的遗落于历史波澜中的赴华传教士家国回忆。

上海∣超越意识形态的书写:2000年后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研究

时间:12月27日(周日)15:00-17:30

地点:静安区文安路30号OCAT上海馆公共教育空间

主讲人:雷建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副教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电视媒体在中国大陆兴起,电视纪录片在国家意识形态语境中获得了较高的地位;1980年代末,出现了国家意识形态高度控制的宣教纪录片;到1990年代初,以反抗主流意识形态姿态出现的独立纪录片有着浓厚的“反叛”立场,这一时期的“新纪录运动”倡导对抗主流宣教,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纪录片二十余年历程中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有待梳理的问题,比如:中国语境下如何界定“独立纪录片导演”?如何界定体制内与体制外,商业与非商业?事实真实是否高于一切?社会价值是否高于艺术价值?本次讲座雷建军将从创作美学的角度,分析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和日常化图景化叙事;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分析导演与拍摄对象,导演与作品和导演与观众的关系;并深度剖析纪录片研究中的自省历程,与观众探讨纪录片的局限与展望。

广州∣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的出路

时间:12月26日(周六)10:00-12:00

地点: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为提升中国的长期增长能力。为什么说中国的后发优势尚未用完,高校扩招与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问题是什么,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又带来了什么问题?本周六,南都公众论坛将邀请黄少卿先生与您畅谈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的出路。

广州∣读库十年

时间:12月28日(周一)19:30-21:3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商场地铁上层MU35号方所

主讲人:张立宪(著名出版人)

“有人预言纸质书会消亡,很多人发出这种忧虑的时候,事实上很多电子终端也已经被淘汰了。未来人类文明的传递方式,薪尽火传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无法预知。但是,我们相信人类有两个本能:第一个本能就是他出生之后就面临要把智力变成智慧的可能。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把智力变成智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第二个本能——人最可悲的境况就是‘25岁已死75岁才埋’,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心智就已经死亡,处于停滞状态——一个人只要有摆脱这种状态的欲望和冲动,那么阅读就不会消亡,阅读就是他的一种人生需求。书会不会灭亡,纸质书会不会灭亡,未来人的阅读方式是什么,我们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至少先把手头的这本书做好,先把手里的这本书读完。”12月28日晚,张立宪将做客方所广州店,与读者一起回顾读库的十年历程。

杭州∣《截句》蒋一谈×西西弗书店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5:00-16:30

地点:江干区金沙大道560号龙湖金沙天街商场4F

嘉宾:蒋一谈(作家、诗人、出版人)、金理(青年学者、文学评论家)、肖水(作家、诗人)

蒋一谈新书《截句》分享会杭州站,继续与两位嘉宾一起探讨诗歌。

深圳∣阅读、写作与感恩

时间:12月27日(周日)16:30-18:30

地点:福田区福中一路2001号深圳图书馆南书房

主讲人:蓝予(作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素养提高的必需品。阅读让人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增广学识。作者通过自身多年写作的经历,与朋友们分享在阅读中的得着。当然,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多的则是通过阅读,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感恩幸福且愿意传递爱的人。本期分享会,蓝予将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写作与感恩的精彩故事。

郑州∣张爱玲、李君维及其他

时间:12月26日(周六)15:00-17:00

地点:中原区建设路秦岭路西元广场三楼东侧纸的时代书店

主讲人: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支玫瑰,喜欢读她书的读者千万万。看似主流的作品,但张爱玲自述“别人写的东西我不写”。2015年8月7日晚,陈子善突接李君维先生女儿电话,惊悉他已于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这位最早的“张派”作家尚未广为人知,便隐入了历史。张、李之间的渊源几何,且听陈老师娓娓道来。

郑州∣《圆圆魂》新书分享会

时间:12月27日(周日)15:00-17:00

地点:中原区建设路秦岭路西元广场三楼东侧纸的时代书店

主讲人:叶辛(作家)

《圆圆魂》是著名作家叶辛第一部原创长篇历史小说,带领我们走进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迷魂阵,走进绝代佳人陈圆圆作为一个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那隐秘的心灵世界,走进陈圆圆的灵魂深处,并揭开困惑我们三百多年的美人归隐之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