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盘点|这些2015年的英美剧,冷门又好看

澎湃新闻记者 钱恋水
2015-12-31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今年不算英、美剧的大年。占据外媒排行榜上的新剧寥寥无几,呼声较高的《嘻哈帝国》(Empire)、《黑客军团》(Mr. Robot)则不是太三俗就是深坑填不满。

反而有几部相对小众的新片,在各大年度榜单上籍籍无名,却是优质好片。选了九部,把时限放宽到自去年秋季档至今。

其中强推《毒枭》和《奥丽芙·基特里奇》,无论从观剧快感还是观后震荡来说都是近年佳作。

1、美剧《毒枭》(Narcos) 

看起来像纪录片的《毒枭》其实是一部剧,但是关于哥伦比亚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巴(Pablo Escobar)的故事却讲得八九不离十。

主线是这位“贫民罗宾汉”的发家史,背后交织美国的海外政策和哥伦比亚的政局更迭。美式主旋律无可避免,但是毒枭集团的故事也讲得精彩纷呈,最近竟然不甘心真实的埃斯科巴已死于穷途末路,维基之才死心。

能成功混淆善恶的剧,必然是好看的。

在家乡以犯罪起家,厚待乡民,试图进入政界为自己洗白并获得更大的权力,受阻之后与政府对抗最终没有称王而是覆灭,埃斯科巴的一生就像重演了无数遍的故事,看起来熟悉,过程刺激,结局则是亘古不变,难免让人感慨。

这部“细说大毒枭”为何好看又为何不够深刻,原因也就在于这些脸谱化的戏说。毒枭自然残酷又狡猾,大部分时候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破坏规则和权威对抗又救助穷人的感觉真是棒呆了。他们还讲义气,爱家庭,帕勃罗有母有妻还有自小长大情深意重的表兄一位,简直是在用最原始真诚的情感对抗乱世的尘嚣。

探员们也很厉害,为达到目的不惜假他人之手屠杀于毒贩的聚会,骨子里真切怀念的是在曾为嬉皮天堂的迈阿密空手捉大麻贩子的好日子。哥伦比亚政府就是遥远地球另一半的人想象中的哥伦比亚政府,不是掌握在软弱又亲美的知识分子和大资本家手中,就是有被独裁者夺走的危险。美国政府则是一贯地扮正义面孔,争着要插手别国势力,并且以DEA不可侵犯否则必诛之的面目威慑梦幻拉美。信仰共产主义的丛林游击队则“一如既往”地理想至上又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的界线,游戏人生戏着戏着就荒诞地戏掉了生命。

脸谱齐全之后,十小时的彼此争斗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局。虽然意识形态太明显故事又在意料之中,但是丝毫不影响观剧快感。

拉美土地的壮阔也是一大亮点,大毒枭儿时骑着自行车就往云上去了成为它的浪漫注脚。

2、美剧《奥丽芙·基特里奇》(Olive Kitteridge)

屏幕上从来不缺悲伤的故事,悲剧大都来自严酷的外部环境。HBO的四集迷你剧《奥利芙·基特里奇》也是悲歌一曲,悲的来源却是人生的本质。

奥利芙·基特里奇(弗朗西斯·麦克杜蒙德饰)是缅因州一个靠海小镇的数学老师,坚毅如岩石的面相,有很强的洞察力和直觉,为人直接,无法容忍人际交往中的客套和虚与委蛇。这样的一个人,给大部分学生“C”,对儿子严格而不留情面,丈夫给她的情人节卡片看都不看就扔进垃圾桶,因为“写的什么猜都猜得到”。

面子上冷而硬,里子却还是个正直善良的人。在她微不足道的人生中,没有亲密的朋友。因为看得太透又不肯藏拙,所以注定没法和这个世界一团和气地相处。

走到人生的后半段,她唯一的“灵魂伴侣”,英语老师奥凯西(彼得·穆兰饰)在她生日当天,也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在纸巾上写下约翰·贝里曼的诗句“Save us from shotguns & father’s suicides”作为留给她的最后礼物,然后开车自杀身亡。儿子与她之间的怨怼日益深重,直至无法和解。她最好的伴侣、永远善良乐观的亨利(理查德·詹金斯饰)在突然中风失去意识的几年后去世,最后一通电话的时候她在讲话,那边亨利已经悄悄地过世,是她一生孤独最具化的写照。

剧集改编自2009年获普利策文学奖的同名短篇小说集,原著以13个短篇描绘了以奥利芙·基特里奇为中心的数个人物在几十年间的生活。改编成迷你剧之后,《奥利芙·基特里奇》仍保留了美式文学的独特笔触,清晰,准确,幽默,冷峻,表面平静而暗涌无数,绝望和厌世背后却透出强悍的生命力。

在剧集的开头,奥利芙提着老式录音机拿着手枪走进林子里。但是最后她没死成,而是和另一个刻薄又厌世的老头搭伴过活走向人生终点。

《奥利芙·基特里奇》并不鼓励你过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而是讲了一个人在看不到活下去理由的时候如何逃过一死,并坚持和人生干下去的故事。

3、美剧《纽约灾星》(The Jinx)

这部剧的主角是纽约五大地产大亨之一德斯特集团的长子继承人罗伯特·德斯特(Robert Durst),他是个怪人。自上世纪90年代其父宣布将集团交给他的亲弟弟主持之后,这位从此不再出现在办公室,一年拿200万美金优游度日的富家子弟开始了脱离轨道的人生。

他像死神,所到之处总有人失踪或者死亡:第一任妻子在与其争执后神秘失踪,曾经最好的朋友在收到他圣诞拜访的卡片后被一枪爆头,化装成女人隐居期间的邻居被分尸投海,关键性证据头颅消失不见。

《纽约灾星》的导演安德鲁·杰罗基(Andrew Jarecki)以此三条线索为主线,从罗伯特·德斯特的邻居遇害事件说起,还原他的童年,和第一任妻子凯瑟琳·德斯特(Katherine Durst)的感情,与信任甚至崇拜他的密友苏珊·伯曼(Susan Berman)曾经的亲密岁月,以及德斯特“快乐,快乐,快乐”的童年。

以为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伪纪录片,从警察、检察官、律师、证人,到主角和死者们的身边亲友都太过光鲜,剪辑和语言亦滴水不漏,想不到这竟然是一部纪录片。

原来,那位“饰演”罗伯特·德斯特的鲨鱼眼,礼貌,声音低哑而常有干涩幽默,沉默外表下有藐视法律和人性的癫狂,以及某种像石头一样坚实内核的“演员”,就是德斯特本人。

导演的意图非常明显,从开始的同情和理解,到后来线索逐渐浮出水面;随着关键性证据出现,导演亦面对镜头,表示自己曾经坚信无罪的德斯特也许真的是个危险的凶手。

《纽约灾星》大结局播放前日,罗伯特·德斯特再度因涉嫌一级谋杀被捕。摄制组则因为需要接受调查而宣布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虽然指向明确,但是影片却有足够的开放度和厚度。看完之后,你可能痛恨德斯特,可能同情他,可能反思司法体系,也可能因为看到一个虚无的生命而战栗。

4、英剧《狼厅》(Wolfhall)

关于亨利八世时代的故事荧屏上已经贡献得足够多了。宗教改革和风流韵事交织的时代,君王的妻子们轮番登场。在暗处,则始终有克伦威尔的影子。

根据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的“都铎三部曲”之《狼厅》和《提堂》改编的这部六集迷你剧把克伦威尔(马克·里朗斯饰)放到了明处,亨利八世(戴米恩·路易斯饰)却成为“鬼影”。

和光鲜的《都铎王朝》不同,《狼厅》的基调晦暗压抑。因为要把两部大块头书装进短短6集中又不愿牺牲细节,所以影片被打磨得非常细致,每一处场景都会说话,又没有挤压应有的留白。

亨利八世强硬的宗教改革和克伦威尔的助力共同完成了英国历史的转折,但是作为一部电视剧,《狼厅》的重点依然放在了更为软性的部分,比如以前所未有地以同情眼光看待出身低微又热爱家庭的克伦威尔,比如性格复杂最终惨死的安妮·博林(克莱尔·芙伊饰)。

《狼厅》甚至很难算是历史正剧,但是赢在了制作考究和拿捏得当上。

5、美剧《我本坚强》(Unbreakable Kimmy Schmidt)

黑色喜剧看多了,一旦来一部正能量到光芒四射的正常喜剧,很多人是会不习惯的。

但是《我本坚强》本着短、正、强力、迫你笑的特质,让人很容易一口气就看光一季。

某日,警方破获了一起邪教组织长期监禁女性案。案件破获后,四名女子被从地窖里解救,上电视又各自得到一大笔捐款后,她们开始了15年“娄鼠生涯”后的新生活。

女主角吉米(艾丽·坎伯尔饰)重获自由后整天像打了鸡血一样流窜在纽约。奇人必有奇遇,她的身边很快滚雪球似地聚集了一大帮怪人。虽然这部剧声张弱势群体权益的目标太明显又过分励志,但是节奏明快又无脑好看,非常适合有霾的冬季观看。

6、英剧《失踪》(The Missing)

非常悲伤,非常美丽,非常真实。

故事来自一起真实的案件——2007年5月的Madeleine McCann失踪案。小姑娘的失踪得到了历史上关于失踪案最大程度的媒体覆盖,案子的热度久久不褪。探员和民众想出种种理论来解释她的失踪,人却至今未被找到。

詹姆斯·奈斯别特饰演的英国人托尼·休斯再一次来到法国度假小镇。他醉醺醺又执着地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照片像幽灵一样问路人:“你们见过我的儿子吗?”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得到了关键性的证据——在网上发现一位当地妇女戴着他女儿失踪时候戴的围巾。

这不是休斯在女儿失踪后第一次发现重大突破。事实上,这八年来他执着于女儿的失踪,像追云追风追影子的人,却屡屡空手而归。

八年的时间,他已经由备受同情的人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当他约见当年负责此案的老侦探、朱利安·巴普蒂斯特(Tchéky Karyo饰)的时候,早已退休专心养蜂的老头告诉他:“放手吧”。

但是这一次,休斯手里握有的证据牢不可破,而老侦探亦从未放下过这起神秘的失踪案。于是旧案宗开启。

双线结构,以及明知无望的结果(因为现实中仍未破案),《失踪》除了摄人的悲伤,还有可怕的孤独。

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的隔膜愈来愈深,真相却仍不知去处。看到后来,你会发现孩子的失踪固然是悲伤的来源,人与人之间天然的疏离,无法弥补的裂痕,不可避免的分道扬镳,以及命运几乎无可挑战的力量,共同构成一面明镜,让你照见自己。

7、英剧《印度夏天》(Indian Summers)

对于英国历史剧来说,大多数时候贵和好是同义词,比如这部Channel 4史上最昂贵的耗资1400万英镑的电视剧《印度夏天》(Indian Summers)。

片名起得云淡风轻,却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故事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英国殖民地希姆拉,英国人和印度人迎来了为期六个月的夏季。这个1932年的夏天和往年的夏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希姆拉(实际拍摄地是马来西亚)的舞会和派对们眼看将绵延整个夏季。不同的是,这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前最后的宁静。甘地和他代表的印度独立力量正在崛起,演讲,集会,甚至更为激进的暗杀捅破了虚假的歌舞升平。

编剧保罗·鲁特曼(Paul Rutman)的意图是从一隅见证一个独立印度的崛起。

种族,殖民,政治,宗教,爱情,女人间的复杂友情,以及殖民者和印度人之间反而更为干净的友谊,搭成《印度夏天》复杂的结构,人物之间勾连的关系则为它添上香艳刺激的作料。

很多人把《印度夏天》与《唐顿庄园》对比,不仅因为它们同样在英国时间周日晚九点档播出,亦因为二者同样画面鲜亮,有老式英国的美丽庄园和衣鬓飘香,且同样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新旧交替的时代。此外,两部剧中最受人喜爱的角色都是一个见惯风霜的毒舌老妇人,区别仅在于《印度夏天》中的老寡妇会在派对上卖乖,腿一翘说自己不会唱歌又一把烟嗓地来一曲表明了这位徐娘仍风流。

相较之下,《印度夏天》的格局更大,殖民地风光亦更悦目。缺点则是无可避免地理想化。鲁特曼有意让主角们的政治立场模糊不清,以显示角色的深度和背景的复杂,却显得生硬。说到底,《印度夏天》仍然只是鲁特曼笔下的一小部分精英群体身处时代浪潮的故事。他们衣食无忧,没有坚定的信仰和立场,在封闭的世界试图演这出时代大剧给我们看。很可能,看完五季我们依然无法看清当年的全景,却还在华美官邸里打转。

8、英剧《雪镇疑杀》(Fortitude)

罪案剧永远是电视剧的最爱,近几年的流行趋势则是让罪案发生在一个宁静的每个人都有秘密的小镇,然后让凶案连续发生或者滚雪球一样把所有人卷入。个中翘楚如《谜湖之巅》(Top pf the Lake),《边桥谜案》(The Bridge)、《真探》(True Detective)、《失踪》(The Missing)、《小镇疑云》(Broadchurch)皆是相似的设定,优势是在一处便让人彻底沉浸在这一处的氛围。

《雪原疑杀》摄于英国和冰岛北部,符合此类类型片的一切元素。这个有长达几个月的极夜,人人都有工作、头顶皆有一方屋顶的小镇接近共产社会,从未发生过谋杀案。

但是,这又是一个人口仅731人,北极熊数量数倍于人类,人人出门必须带来复枪以防遇见饥饿熊只的地方,这就为《雪原疑杀》的故事设定增添了另一重魅力。和发生于美国南部尚有蒙昧鬼神之说的《真探》一样,《雪原疑杀》意在以少数人孤身在荒野之地生存而生的特殊生存法则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营造疏异于电视机前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

在这里,法律和习俗相互牵制。他们既接受英国的律法,因为常年的与世隔绝和严苛的自然环境,小社会里又自有一套规则,对威权的态度亦和英国本土有很大的不同。

导演应该是从骨子里就不相信北极圈里的神秘物事,所以所谓的印第安萨满巫术,神秘谋杀,全都只是稀里糊涂的虚晃一枪。最后的真相,除了硬科学的解释外别无其它。

在壮丽的风光之下,这其实就是一个3000字就能写清楚的福尔摩斯式侦探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当你以为来了只神秘动物的时候,它只是一头巴斯克维尔猎犬。

然而和它的很多同类型剧一样,《雪原疑杀》的命题是:问题不在于谁直接犯了罪,而在于谁因为自己的恶招致了罚。在这样的剧中,直接的犯罪反而不重要,重要的是抽丝剥茧牵扯出来的是怎样的一张网,里面的人物又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和隐秘的关系。

9、美剧《咱们裸熊》(We Bare Bears)

大人也喜欢看动画,但是屏幕上的动画们或者太低幼,或者太深刻诡异(如《Adventure Time》、《Regular Show》、《Severn Universe》),难得有这样一部适合边吃葡萄边一口气看掉好几集的夏日剧。《咱们裸熊》轻松愉快又构思精巧,创作者Daniel Chong很可能是个有点焦虑又深谙猥琐之快乐的人,才会创造出这样三只孤独又快乐的熊。

三只从小就生活在一起的熊,大哥Grizzly是头灰熊,想法多多又蛮勇,出门看到“潮人”无论如何也会想跟人家玩一会。又容易受蛊惑,一时梦想到网络红人,一时想去街头卖唱赚钱,一时又想学人家野外生存唤回野性,结果自然是红也红不起来野性也被饥饿一指戳碎。熊猫“Pan Pan”食素对花生过敏还戴隐形眼镜,极怕老鼠又容易陷入桃花梦对着好姑娘心意翩飞。总之就是一只小男生性格的熊猫,善意又脆弱。白熊Ice年纪最小个头最大,以第三人称自称,很酷又能干,熊猫追女仔的时候会表示:“白熊会努力削减其魅力”。

比较经典的一集是这样的:灰熊出门看见一群玩飞碟的“潮人”,死缠烂打想加入无果就痴痴地坐着看,结果人家飞碟丢到了树上它爬上去扔回,终于为自己赢得加入的资格。可惜腿被枝桠卡住,只能在树顶暗自憋劲。

屋内,熊猫因为跟一只老鼠搏斗导致社交网页问题频出疯狂掉粉;白熊把一只扫地机器人玩得魔障了,机器人红了眼变成杀人机器飞上树踢掉了灰熊的一圈脚毛……

把三只熊的性格刻画到了极致又天衣无缝地串起了三条线索,还能够在十分钟内完成铺陈和收束,可见编剧的功力。

《咱们裸熊》的设定本身就很有趣。三位熊是真的熊,有熊的本能。但也渴望进入人类的社会,却常常用力过猛。人们不会因为他们是会说话的熊就大惊小怪,但熊终归不是人,要赢得人类的赞美、认可、和友谊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

他们还是三只生活在现代的熊,在意社交网络上的形象,用手机,有冰箱,看电视,北极熊还会一本正经在小小一只浴缸里潜水。

三只熊的生活五颜六色笑料四溅,但是本质上却是一场寻找自己位置的旅途,难免辛酸。他们努力融入人类社会却不得,偶尔学人家在森林里开餐车却吸引了一大群动物,一开始动物们还规规矩矩弄钱来买,后来野性毕现弄得鸡飞狗跳,熊们不得不在同行们的冷眼中用手机电筒照走动物们。到底是动物还是人,他们始终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现代科技也把事情搞得更加复杂。熊们抓不住成为网红的要领,铆足劲也求不到很多关注。笑他们挂个视频上网苦心等赞的样子,是不是看到了一点自己可笑的时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