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妈让大家不要只盯着美元,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大多在升值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6-01-07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已经三度发声告诉市场:不要再紧盯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了,而是应该参考一篮子货币,中国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的最新一次发声,是在1月7日11时04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八连跌,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则连续四个交易日出现巨幅震荡。

在央行官网转发的中国货币网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文章《2015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中判断称,当前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有条件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将更加顺应市场供求力量变化,参考一篮子货币,有升有贬,双向浮动。

尽管并未直接点评新年头4个交易日的连续贬值,但在央行转载的上述文章中称,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仍属强势货币。

事实上,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连续走低,但相对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也算得上“强势”。

从中间价看,在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全部12种货币中,今年以来,除美元、港元外,人民币仅对日元和瑞士法郎出现贬值,而对英镑、欧元等非美主流货币,均实现升值,其中,对澳元和新西兰元等商品货币的升幅浮动,接近2%。

人民币汇率目前有三个价格指标:中间价,即期在岸市场价,离岸市场价。后两者就指内外两个市场的交易价格。而所谓中间价,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往往被市场视作央行的“意志”,央行每天早间会公布这一数据,即期汇率是建立在中间价基础之上的,每天只允许在人民币中间价上下一定比例内浮动,更多的反映了市场需求。去年8月11日,央行调整了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要求做市商参考前日收盘价报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央行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第三度通过转发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告诉市场:不要紧盯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

央行首度通过转发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表明自己去美元化立场,是在去年12月11日晚间。

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率先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而目的,则是“为便于市场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情况”。

随后,央行官网转发了中国货币网题为《观察人民币汇率要看一篮子货币》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人民币汇率不能只看对美元贬值,而是要看一篮子货币。

三天后,2015年12月14日早间,央行再度转载中国货币网刊发的《人民币汇率具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

在强调中国一直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同时,上述文章称,今后市场主体不应只盯住美元,而应更多地参考一篮子货币,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

元旦后,为何是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显著贬值?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节后美元显著强势,欧元等非美货币下跌,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动,则CFETS指数必然上升,为了保持CFETS指数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就必须兑美元贬值。

1月4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了最近一期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一贬两升。

2015年,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2014年末升值0.94%;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较2014年末升值1.71%和贬值1.16%。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