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13古镇联合申遗,苏州吴江:不拼人气重在“去商业化”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徐益平
2016-01-14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风光。 东方IC 资料

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古镇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遗迹默默守护着千百年来固有的传统民俗和人文建筑。

为留住水乡特色,包括江苏周庄、浙江乌镇在内的13个江南古镇正在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日前,《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预研究报告》已出台,国家文物局正在统筹研究确定最后的古镇申遗名单。”负责苏州吴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区文广新局党委书记薛建国1月14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

早在1996年,苏州的周庄、甪直、同里以及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等6个古镇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15年1月,国家文物局在江苏昆山召开会议,原则同意苏州吴江黎里、震泽和张家港凤凰3个古镇增补列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名单;当年3月在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上,又增补4个,目前参与申遗的古镇共13个。

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申遗名单中江苏占9席,浙江4席,其中同里、黎里、震泽所属的苏州吴江区与昆山市是所含古镇最多的县域单位。同时,吴江拥有的世界遗产总量在全国县域单位中也是最多的:2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退思园、大运河古纤道和宋锦1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申遗的古镇后期可能会从13个增至15个。”薛建国表示,联合申遗只是手段,保护文化才是目的。吴江黎里、震泽、同里3个古镇的申遗绝不会盲目追逐“商业化”,为拼人气搞过度开发,而是在真实、完整地传承各自千年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商业之泉浇灌文化之魂。

吴江黎里古镇。 东方IC 资料

把赶走的阮仪三再请回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是要发展经济还是保护文化,吴江人也是经历过挣扎的。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全国著名建筑规划专家阮仪三曾带领团队前往吴江黎里古镇考察,被那里原生态的水乡环境深深吸引后表示愿意免费为黎里做古镇保护性规划设计。但在当时“要致富,先修路”的全国大规模城建背景下,阮仪三得到的是当地政府“我们不需要规划,我们建设得很好,不要你们知识分子跑这儿来多管闲事”的回应。

“你们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来搞什么规划,请你们赶快走。”阮仪三就此被宁愿拆掉老屋也要发展经济的黎里推出门外。痛惜之余,他转向当时拼经济意识还比较淡薄的周庄,与时任周庄文化站站长庄春地一拍即合。根据阮的整体规划,周庄开始名扬天下,而黎里却鲜有人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黎里极具特色的建筑开始在整合、拆建、挪移中日渐毁损。此时的黎里人开始意识到,如果发展离开了千年古镇文化与厚重民俗的依托,都是不可持续的。

“赶走阮仪三的黎里确实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吴伟斌向澎湃新闻坦言。

现实的尴尬带来了思路的转变。2004年,原黎里古镇文保所所长李海珉邀请阮仪三重游黎里,考察古镇的综合改造;2015年6月,阮仪三再次应邀来到黎里,担任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创意规划设计工作顾问,为古镇申遗的保护开发“把脉开方”。

“没了文化,还能靠什么发展”的感悟在吴江震泽镇镇长陆斌心中同样深刻。

有“中国蚕丝之乡”称号的震泽地处湖丝产区中心,历来以蚕桑、丝经著称。新石器时代,震泽先民已从事原始缫丝活动;明清之际,震泽一亩桑田收益可抵十亩稻田;光绪六年,震泽一地出口丝达5400余担,占全国生丝出口总量的1/15,所产“辑里湖丝”远销海外。

但随着粗放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侵入,吴江一带蚕桑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的15万亩,剩下如今的1万多亩;震泽过去是蚕桑遍地,现在也只能号称8000亩。吴江真丝绸年产量则从鼎盛时期的5300万米,降至如今的1600万米。

“蚕丝是震泽的命根子。而没有了蚕丝生产这一载体,我们许多富有地方特色历经千年积淀的蚕桑文化正像无源之水,面临逐渐消亡的命运。”在陆斌看来,劳动力成本提高、比较效益下降、辛苦程度与微薄利润的对比,以及农村工业化背后的污染加剧,都是震泽蚕桑锐减的原因。

“不能让丝绸之路有路无丝。”陆斌说,所幸,经过抢救努力,震泽目前仍是全国唯一还保留蚕丝生产一条龙产业链的地区。做实“蚕丝文化”的物质载体就是震泽区别其他古镇最大的特色,“申遗的第一使命是要做茧丝文化最后也是最好的坚守者。”

震泽为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古称“吴头越尾”。 东方IC 资料

文化不是标签,而是费孝通式的“文化自觉”

当推土机离开古镇,保护申遗成为共识,阮仪三又有了新的担忧。

2014年7月他曾向媒体公开表示,现在最需要担心的是把保护看成获取经济效益的一个手段,凡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地方,造成的深层次破坏必是根本性的。以前是不识货一推了之,现在即便识货,有些也是借着发展商业的名义推倒重来,从内部进行深层次的破坏,而举的是保护的旗号。

“其实,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并不对立,只是目的与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薛建国认为,申遗的本质是为了守住文化的根,延续文化的生命力,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商业,因为有价值的文化一定会获得市场经济活水的浇灌。

“吴江要做的不是给古镇贴上千篇一律的文化标签,成为商业的一具‘壳’,而是在发掘和保留各自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借用商业的血液滋养文化的繁荣。”薛建国说,要树立起这一正确的理念,就必须如吴江著名乡贤、对中国乡村发展有着深刻理解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提出的,将自我认知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

坚守住的文化又如何能守得长久?

在薛建国看来,就是要让其“活起来”。文化反映的是人们一种长久积淀的生存状态,“只有活着的才是有价值的”,凝固僵死的都是“伪文化”。

在“保护中激活文化”的理念下,放弃“门票经济”,不拼人气的黎里,开始倡导“慢游名镇、隐世黎里”的宗旨,守住生态、文化和生命三个底线,进行生活、生产、生意三个探索,通过高档民宿、精品酒店的建设,让游人住下来,让文化活起来。

定位“蚕丝古镇”的震泽至今保留了大小蚕丝被企业100多家,全年蚕丝被生产总量300万条,年产值近10亿,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只有产业活了,蚕丝文化才能延续。震泽的蚕丝产业始于农业,形成工业,带动旅游业,三产资源都能用一根蚕丝串起来。”陆斌说,“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把一根丝做到极致,只有让活的产业植根于土地,才能绽放文化之花。

作为吴江境内开发最早的古镇,同里探索的也是如何呈现一个活着的古镇。“同里有1.2万名原住民,‘景区社区化,社区景区化’的景社良性互动是古镇生命力的源泉。同里想要展示的,便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以及这里的生活方式。”同里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陈建忠认为,如果文化遗产申报没有一个超越功利的保护态度,不能唤起特定群体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那后申遗阶段的文化遗产就只是多了些名录和社会关注的热情罢了,无助于文化的持续发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