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任泽平看中国经济“6时代”:L形筑底,产业结构巨变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2016-01-19 20:29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主要来自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6.9%,创1990年以来新低,中国经济进入“6时代”。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团队分析称,2015年中国经济的内部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其中,正向贡献主要来自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反向“拖后腿”主要来自于工业和建筑业。

宏观分析师纷纷表示,2016年经济L形,需要宏观政策继续宽松。

经济L形,一季度GDP或再下台阶

从2015年全年的具体数据来看,四个季度当季同比分别为7%、7%、6.9%、6.8%,全年6.9%。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任泽平再次表示,“新5%比旧8%好”。

任泽平称,中长期看,房地产、出口跌无可跌,但去产能刚刚开启,经济处在缓慢探底期。经济L形,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尽管经济仍在缓慢下滑,但总体中国经济继续L形筑底。李慧勇预计,要解决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杠杆偏高三大问题,总体上还需2至3年。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分析认为,2016年一季度由于春节因素的扰动,工业停产、项目停工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消费增长独木难支,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

任泽平则称,受微刺激效用递减、金融业基数高及去产能影响,2016一季度GDP增长或再下台阶至6.5%。

管清友直接指出:“展望2016,经济下台阶是必然,或许真的要跟7%说再见”。

据管清友预计,2016年GDP增长6.5%至6.6%。

宽松政策不变,春节前降准可期

在宏观经济学家看来,2016年货币政策主要以配合供给侧改革为主。任泽平认为,2016年宽松方向不变,但程度不及2014年至2015年。

李慧勇也指出,2016年影响中国经济最大变量是供给侧改革。经济、利率、汇率、股市、就业五大市场的出清对于中长期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但短期会带来风险显性化和动荡。

“这需要宏观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李慧勇说。

徐高表示,随着人民币汇率企稳,资本流出压力将有所减缓,地方债发行放缓也是短期行为,未来宽松政策将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资金面持续宽松。

任泽平预计,受春节、外占下降、经济下行等影响,在短期汇率趋稳情况下,春节前降准可期。

李慧勇则预计,2016年赤字率将提高到3%左右,降准6次,降息25-50个BP,年底中间价6.8。

另一方面,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指出,2015年中以来,宽松政策收效有限主要由于资本持续流出和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削弱宽松政策效果。因此,稳增长基调将显著加强,决策层通过清晰的稳增长表述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同时将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以对冲资本流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实体经济疲弱,稳增长需加码

从其他数据来看,2015年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再度放缓,徐高分析称,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依然不足。

基建投资有多重要?

徐高指出,作为2016年经济企稳关键的基建投资如果受限于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而持续疲弱,经济将面临较大失速风险。

管清友则指出,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不需要基建,恰恰相反,基建将更为重要,只能靠基建。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之下的房产、制造业、私人部门投资都会下滑,需要基建对冲;补短板下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缺口大,需要基建补充。

徐高表示,随着金融业增速持续放缓,如果实体经济继续疲弱,经济增速将在2016年上半年迫近甚至突破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6.5%的底线。

“而2015年中以来宽松政策收效有限主要由于资本持续流出和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削弱宽松政策效果。”徐高指出,因此,稳增长基调将显著加强,决策层通过清晰的稳增长表述提高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同时将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以对冲资本流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经济增速放缓,股债和汇市受影响程度几何?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发表评论称,对于股市,看多基本面驱动的健康牛,催化剂是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盈利和经济见底回升,大盘蓝筹存在超额收益。

对于债市,邓海清认为,目前已经是“资产荒”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利空债市,而一旦基本面回暖,“资产荒”也将不攻自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