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中国的工资问题

2016-01-21 19:3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近年职工工资涨幅惊人。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陆续公布了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的中央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实际起薪为6947元/月,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为6940元,算上奖金等,基本达到年薪10万。但即便如此,很多年薪10万的人士也深感大城市居之不易,大学毕业生中相对剥夺感很强。

泛泛谈论中国工资水平颇为不易。例如,受教育年限与收入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中国有2500多所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左右,接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薪酬基本上在全社会的前50%。其中211大学只有112所,占高校总数的4.43%,即进入211大学的学生只占同龄人的1.77%,少数名牌院校毕业生人更少、收入更高,这些人的薪酬只代表了不到1%同龄就业人员,不具有普遍意义。

以中央财大和上海财大为例,它们的毕业生大多进入金融机构,这恰恰是中国薪酬最高的行业之一。2014年中国境内上市的16家银行,人均年薪31万元,中信银行人均年薪更是高达41.6万元。因为此间大学毕业生起薪高达10万,容易误判工资的真相。

中国的就业人员工资到底有多高?全国和各地公布的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最为常见,2014年全国是每月4695元,但这个数据统计的人群仅覆盖了1.8亿人,主要包括国企、大型企业等正规、优质企业为主,不含私营单位,占全国所有就业人员的24%,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本来就远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何况这个工资还包含了社保、奖金、补贴等。

更贴近现实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可支配收入数据,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37元,在岗职工的工资可推算为2847元,和农民工平均工资(2864元)相近。如果将农民也纳入统计,全国7.7亿就业人口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就只有1684元,这意味着税后2000元的月工资就可能会秒杀70%的就业人员。

显然,中国的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如果不考虑灰色收入的问题,中国的收入问题,主要还是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差异太大,这些年恐怕还要加上资产收入和工资收入日渐拉大的鸿沟。

但人们并不用平均收入来评价自己的收入状况。相反,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只关注本阶层、本行业和本地的收入,而且本能地期许更高的工资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当前薪酬越高,越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群,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里特别值得警惕的地方在于,2008年以后,大城市的的生活成本因土地价格高涨而连创新高,收入涨幅抵不过房租,更敌不过房价,城市新人在吃住之外可以腾挪的空间很小,而不断攀升的房价产生的财富效应,进一步放大了财富不平等。对收入低的抱怨,是这种财富分配的新形势抑制阶层流动的反映。中国应该高度重视这种现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