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怎么办?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实习生 杨文佳 编译
2016-01-22 17:5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进入2016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似乎同时都遇到了麻烦,股票、原材料等全部断崖式下跌。世界经济似乎面临诸多不确定,前景黯淡。这也许不是新问题。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J.戈登(Robert J. Gordon)最近出版了《美国成长的兴衰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The US Standard of Living since the Civil War)一书,在这本书里,美国内战后的一个世纪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戈登将这段时期称为“特殊世纪”。他以美国在内战结束后的经济兴衰为例认为,与过去相比,美国生产率已经减慢至爬行速度,未来还将在社会不平等加剧、教育进步停滞、人口老龄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放缓。戈登认为,美国必须找到新方案克服挑战,而不是依靠过去的成就。这不只是美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

美国自197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势均力敌,但是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美国落后了,那就是苦苦挣扎的医疗体系。与加拿大、日本或者西欧相比,美国拥有迄今为止最昂贵的医疗系统但预期寿命却并不高。1940到1970年之间,美国医学取得巨大进展,发明了抗生素、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医学得以突破、发明了至今仍被用以治疗癌症的放疗和化疗。而在这之后,医学进步明显放慢。

我们可以定量测算“特殊世纪”(指美国内战结束后100年,作者认为这段时期美国科技和经济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美国社会的变化吗?图1是1870年以来人均生活水平、生产率和工作时长的数据,以1920年和1970年为节点分成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三个柱形条,代表着这三大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橘色柱形条显示了人均GDP的增长率,蓝色柱形条代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而红色柱形条代表人均工作时长的增长率。

图1.1870年-2014年美国的生产增长率
这个数据图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是图很对称,1870-1920与1970-2014两个时期的柱形条高度基本一致,但是中间1920-1970这段时间,柱形条完全不同,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均高于前后两个时期,中间段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为2.8%,而前后两段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分别为1.8%和1.7%。

中间段,劳动生产率增速大于人均GDP增速,而前后两段正好相反,这反映了在1920至1970年期间,人均工作时长急剧下降。这也引发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这段时间人均工作时长锐减?以及,是生产率迅速提高导致工作时长减少,还是人均工作时长减少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1920至1970年人均工作时长的锐减有很多原因,但是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首先是生产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长减少,到1920年已经从每周60个小时减少到52个小时。其次是受到罗斯福新政立法的影响,不仅工作时长直接减少,而且工会在1930年代末争取到了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只需工作40个小时。

另一个不太相关的因素是1947年到1964年的婴儿潮,相对于劳动人口(16至64岁),儿童人口(0到16岁)增加了,基数变大,从而人均工作时长变少了。劳动生产率增加而劳动时间锐减也反映出,随着实际收入增加,人们不再把额外收入花在商品和服务上,而是选择拥有额外休闲时间,因此工作时间减少。

第一阶段(1870-1920)人均工作时长增速微乎其微,可能是因为城市体力劳动者工作时间适度减少,但进城农民工的工作时长更长,受到的管制更多。1970年以后人均工作时长增速轻微的增加源于两种不同的趋势。1970至1995年之间,人均工作时长的增加反映了女性从家庭进入就业市场的趋势。而1996年之后,人均工作时长减少是由于参加劳动的壮年男性和年轻人稳定减少。2008年之后,这部分未工作的劳动力与婴儿潮一代一起进入退休期。

为什么1920年前,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那么慢?为什么1920年之后的50年间,增速又如此之快?

保罗·大卫(Paul David)提出了一种假设,他在电力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之间作了一个类比。1987年,诺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曾嘲弄:“我们随处可见计算机时代的影子,但生产率数据却未有提升。”大卫回应道:“再等等”,暗示在重大发明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得见生产率的增长。

大卫认为,从爱迪生于1882年在曼哈顿开出珍珠街发电厂,到1920年代早期制造业电气化带来的生产率增速飙升,中间隔了近40年。他认为这一延迟的效应不仅源于发明和完善器械需要时间,而且在于电力价格出现急剧下降。

事实证明大卫的类比是有预见性的,他于1990年发表相关文章,1996年至2004年美国综合生产率增速比1972年至1996年飙升了近一倍。然而2004年之后,劳动生产率增速在井喷8年之后终于停止增长,尽管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在此之后的十年内得以普及。相比,1920年代电力对工业效率的刺激则远不止8年。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生产率增速仍然在飙升,创造了如图2显示的1920-1970年间惊人的平均增长率。

我们或许会因此得出,电力革命比计算机革命更重要。此外,1920年之后生产率的高涨并不仅仅依赖于电力,还依赖内燃机。这就不奇怪,1920年之前机动车对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影响微乎甚微,因为在这之前机动车刚刚生产出来。

1900年,全美只有8000辆登记过的机动车,而仅仅30年后就有2680万辆,此时美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比率已经达到89.2%。在一定经济总量中,生产率水平部分取决于员工的工作速度,包括卡车司机和快递员从一地前往另一地的速度。正如1920年代大楼里安装的成千上万部电梯促进了垂直旅游观光,增加了城市的密度,汽车和卡车数量的增长也提高了农田和城市间水平移动的速度。

了解了过去之后,我们如何推断未来呢?我们无法预测每一项新发明,的确,即使对那些已经出现的新事物(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和大批小型机器人),它们可能的影响和重要性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仍旧能预测到很多事情,例如:婴儿潮一代现在正介于50岁到68岁之间,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准确地根据他们的工作时长,推断出他们中退休人口比例。如果美国高中生在国际阅读、数学和科学测试中屡屡排名不佳,那么突然出现高分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股票市场持续高涨,我们知道不平等将增长,因为高收入人群更容易在股市中获利。

我对“未来经济增长将放缓”的推测遭到一群“技术乐观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他们忽略了过去十年的低生产率增速。相反,他们认为未来将实现更快的生产率增速,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以指数倍增长。

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考虑失控的悲观情绪。经济史学家黛尔德拉·迈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写道,“悲观情绪已持续不断地对现代经济世界产生消极的引导,但是我们在身体和精神上比两个世纪前的人们更为富裕”。克洛斯基认为过去两个世纪增长率只有1%,我却认为过去150年间有三个独立的增长率。是的,我们极大地领先于1870年时的人们,但我们进步的速度却变慢了。与一两个世纪前的先人相比,我们想要继续增长,则面临更大的阻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