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习近平访沙特埃及伊朗,为中东“乱中求治”带去“中国答案”

澎湃新闻记者 任丹妮
2016-01-25 16:5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开始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 图

五年过去了,在学者们一年年争论着“阿拉伯之春”是否陷入寒冬的声音中,埃及军方推翻了革命后的民选总统穆尔西,叙利亚仍滞于无休止的多方混战,一场也门危机又带出沙特与伊朗背后的较量——2016年初,沙特处死一名什叶派知名教士,继而宣布与伊朗断交;而另一方面,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一步步攻城略池,圈地封“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中东在动荡中重构着政治版图,也面临着更为实际的发展问题。

如何处理“安全”与“发展”的问题?此次习近平的中东之行带去了“中国的答案”。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下,中国如何展开与沙特、埃及、伊朗的合作?而这些合作又如何恰到好处地切中三国的亟需?

沙特:成也石油,缚也石油

沙特国王萨勒曼坐上王位的第一年就目睹了国际原油价格跌破30美元/桶的窘境。对于重度依赖石油的沙特而言,这场“石油价格战”带来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福布斯2015年的数据,石油产业贡献了沙特80%的财政预算收入,45%的GDP以及90%的出口额。在油价持续走低的泥潭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已经给沙特下了预判——若不改变,沙特的资金储备撑不过5年,到2020年就会破产。

沙特面临的现实是严峻的:即便国际油价在未来得到反弹,市场需求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页岩油的大规模生产,此外刚刚解除制裁的另一“石油大亨”伊朗也即将杀回阔别已久的市场来分羹。

一场对经济结构改革的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沙特需要尽快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改变目前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沙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迫切需要提振国内非石油产业。

中国同样看到了这一面,此次习近平访问沙特,两国共签署了十四份双边合作文件,包括产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涵盖能源、通讯、环境、航天及科技领域的多份文件。

访问期间,一项瞩目的合作在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之间达成——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盛大举行。这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近100亿美元。沙特阿美持有该项目62.5%股份,其余为中国石化持有。无论对全球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还是对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而言,这都是一场双赢。

沙特阿美表示,将其业务拓展至炼油和化工产业,符合沙特未来经济多样化的目标,这在石油收入减少之时尤为重要。转型中的沙特阿美也更期待与中国石化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如在化工、成品油销售、石化服务等其他领域。

中国也同样从中获益,在启动仪式上,习近平表示,该项目“既符合沙特经济优化升级、能源产业升级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契合中国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互利合作的发展思路。”

埃及:后“阿拉伯之春”的重建

随着“阿拉伯之春”五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埃及现任总统塞西格外担心在1月25日这天国内的激进分子是否会再生事端。

五年前,失业青年的愤怒聚集席卷,在中东多个国家发生抗议游行进而引发政权更迭。统治埃及长达30年的穆巴拉克政权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走下了神坛。

塞西很害怕在“五周年”这样一个意义性如此之强的日子里,国内会有不可控的事件发生。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埃及当局近日草木皆兵,关停文化中心、闯公寓、查脸书、抓捕激进分子,质问对方“周一计划”。

五年后,埃及的经济未见起色,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4年埃及青年人失业率高达42%。“安全与发展是分不开的,双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建认为要加强地区的稳定、完成社会的重建,需要靠发展带动。

而对于大多数中东国家而言,工业的根基薄弱,体系不完善,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阶段的中东国家,普遍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的重要选择,习近平在访问埃及时因此特地提出,双方“可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把各自发展战略对接起来”,并表示“欢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快车,实现双方协同发展”。

在阿盟总部演讲中,习近平提出,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以支持开展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访问埃及期间,习近平还出席了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仪式,这一项目将引进纺织服装、石油设备、摩托、太阳能等100多家企业,可以为埃及创造1万多个就业机会。

此外,中国建筑和中国中铁分别在埃及拿下了基建工程合同,总金额共超40亿美元。其中,中国建筑承包了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签约包括建设埃及国家会议中心、议会大厦、会展城和12部委办公楼等。中国中铁则承建了首都开罗一卫星城“斋月十日城”的两条铁路项目。

伊朗:“石油大亨”的归来

“伊朗不会忘记在困难时期也站在我们一边的朋友。”伊朗总统鲁哈尼近日表示中国在伊朗享有特殊待遇。

在接受了西方长达十几年的制裁后,近日,伊朗终于迎来了解除日,而习近平成为了制裁正式解除后第一个访问伊朗的国家元首。伊朗并不吝表达对中国的亲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会晤习近平时说,“伊朗人从不相信西方”,德黑兰希望同中国加强经济与安全关系。

对于刚刚解除制裁的伊朗来说,德黑兰亟需吸引外国投资与石油的出口。目前,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是能源进口大国,中国需要向伊朗进口石油以平衡沙特。

在习近平访问伊朗期间,双方发表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研究制定两国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两国元首见证了17项协议的签署,涉及能源、通信、金融、投资、科技等领域,承诺在十年内将双边贸易额从目前约500亿美元提升至6000亿美元。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

作为亚洲东西交通要冲,伊朗的区位优势明显,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至关重要。习近平在伊朗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已于2014年宣布出资400亿成立丝路基金,希望同伊方在公路、铁路、海路、网路深化合作,推进亚洲东西通道建设。而伊朗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也表现出了十分大的兴趣,甚至专门组建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进行对接研究。

对于中伊双方今后的合作,习近平在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总结道:“双方要把能源合作作为‘压舱石’,把互联互通合作作为‘着力点’,把产能合作作为‘指南针’,把金融合作作为‘助推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