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三百艺术家为阿富汗发声,英格斯公开建筑新作

畹町 钱雪儿
2021-08-30 08:1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阿富汗局势持续牵动国际社会。近日,数百名艺术家签署公开信,呼吁美国和其他国家为阿富汗文化工作者提供庇护,联署的350多名成员包括艺术家、策展人、作家、电影人和表演者。

在丹麦,建筑师比亚克·英格斯公开新作,雕塑般的马尔斯克双螺旋暸望塔出现在世界遗产地瓦登海国家公园内。

在上海,画家张长征个展“花开四季”开幕,60幅写意画呈现水墨丹青的自然之美;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新书《古瓷之光》出版,以77件器物解读中国陶瓷美学;艺术家陆毅“围城志异”展览开幕,探索如何像少年一样去创作“少年”。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美国 | 可可·福斯科等数百名艺术家

签署公开信,呼吁为阿富汗文化工作者提供庇护

示威者们在鹿特丹为支持抗议和逃离塔利班的阿富汗人举行集会。图片:Donald Trung Quoc Don/Wikipedia Commons.

据ARTFORUM中文网报道,包括艺术家可可·福斯科(Coco Fusco)、纳伊姆·莫海门(Naeem Mohaiemen)、瓦利德·拉德(Walid Raad)、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以及作家泰朱·科尔(Teju Cole)、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和林恩·蒂尔曼(Lynne Tillman)在内的350多名文化工作者在“艺术为了阿富汗(Arts for Afghanistan)”于8月24日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上联署,要求美国政府“尽其所能”帮助处境危险的阿富汗人离开该国,逃离塔利班的统治。这封信的作者写道,该团体成员(包括艺术家、策展人、作家、电影人和表演者)在塔利班迅速上台之前就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在美国政府的批准和协助下,他们努力照亮阿富汗人的日常生活和希望,但美国现在已经抛弃了他们。

在这封信中,“艺术为了阿富汗”组织呼吁美国政府加快文化工作者的签证,并取消签证必须在第三国办理的规定。除此以外,该信的作者们还向美国以外的国家寻求帮助,“呼吁各国政府通过提供庇护和援助,为阿富汗难民的撤离和重新安置提供便利”,他们表示,“我们坚持保护所有致力于促进阿富汗自由表达和公民社会的人。”

签署该信的还包括美国作家协会(Authors Guild)、CECArtsLink、Creative Capital、For Freedoms、马格南基金会(Magnum Foundation)和美国笔会(PEN America)等艺术和人道主义组织。(整理/畹町)

丹麦 | 建筑师比亚克·英格斯

新作公开:雕塑般的马尔斯克双螺旋暸望塔

比亚克·英格斯

作为丹麦日德兰半岛南部的瞭望平台,一座雕刻般的新地标——马尔斯克塔(Marsk Tower)目前已正式对外开放,建筑由丹麦建筑师比亚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创立的建筑事务所BIG设计,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瓦登海国家公园内。

马尔斯克塔,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瓦登海国家公园内。

瓦登海国家公园作为世界仅存的大型天然潮间带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海洋、沙洲、森林、石南、野生动物而闻名。由于25米高的瞭望塔坐落于瓦登海国家公园的湿地,马尔斯克塔又被称为“湿地之塔”,将为游客展示开阔的自然风光。瞭望塔采用考顿耐候钢建造而成,设计简洁,将自然美学与周边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比亚克·英格斯说:“塔楼的双螺旋包含了环状钢铁楼梯与塔楼内部的一座电梯,螺旋环状结构使游客在上下楼时移步换景,从沙地到天空─——同时欣赏到湿地与瓦登海的景色。”

“由于地球表面弯曲,参观者的视野随着登临高度的上升将逐渐开阔。塔底的视野在4公里之内,而塔顶的视野可达18公里,”BIG建筑师兼合伙人Jakob Lange说,“塔楼顶端的平台能使视野范围达到110平方米,丹麦第五大城市埃斯比约、勒姆岛、叙尔特岛、瓦登海,甚至北海尽收眼底。”

比雅克·英格斯1974年出生在丹麦,2006年成立BIG。英格斯曾获路易斯·康纪念奖、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奖、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特别奖等。BIG的作品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理解,并常常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学的概念引入其设计内,与此同时寻求一种介于俏皮与实际应用间的平衡。(文/钱雪儿)

中国上海 | 画家张长征

60幅写意画“花开四季”:水墨丹青的自然之美

张长征

8月24日至9月15日,“花开四季——张长征写意花卉小品展”在上海蔡兵美术馆举办。张长征的绘画技艺全面,涉猎人物、山水、花鸟三大门类。此次展览的60幅张长征写意花卉作品,以“花开四季”为题,展现其深厚的传统底蕴,作品章法严谨,取法高古,笔墨洒脱,笔触轻灵,画面中呈现的清新意味,显出花鸟画的意趣与高雅。

张长征出生在安徽书画艺术之乡——“龙城”萧县。萧县历史悠久,书画之风甚盛,是萧龙士、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卓然等艺术家的故里。生于斯长于斯的张长征,从小耳濡目染,拜在画家郑正门下习画,并时常得到萧龙士等前辈国画家的指点。

张长征《夏-龙胆花》

张长征《春兰》

张长征的写意花卉作品尤善于以诗词入画,但并不拘泥于诗歌本身,而是在借古写今,于求变中创新。张长征将其对于传统中国画的精神体悟、对生活与艺术的洞察、对自然的礼赞,三者融于画作之中,作品立足传统,又饱含生活气息。

张长征作品多次在省美展及全国性大赛获奖,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收藏。作品“梅、兰、竹、菊”四条屏被加纳共和国总统府收藏并在贵宾厅悬挂。此次展览由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闵行区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担任指导单位;蔡兵美术馆、上海名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整理/畹町)

中国 | 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

《古瓷之光》出版,77件器物解读中国陶瓷美学

涂睿明

近日,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新书《古瓷之光》由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以朝代为序,遴选中国陶瓷艺术史上77件器物,记录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精彩瞬间,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

涂睿明《古瓷之光》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涂睿明说:“在我眼中,陶瓷之美的历史,不过是一件件美妙陶瓷的历史,像一颗颗珍珠,在历史上闪烁着迷人光彩。谈到宋瓷,我脑中浮现的是汝窑水仙盆,官窑的弦纹瓶,建窑的兔毫盏;说到明代瓷器,我想到翠青釉三耳盖罐,甜白釉梅瓶,填红三鱼高足碗,青花海水龙纹抱月瓶。每一件都具体、真切、无与伦比,它们串起如项链。”

此次出版的《古瓷之光》包含“先秦 | 初生”、“汉唐 | 成长”、“ 宋 | 初长成”、“元 | 分水岭”、“明 | 巨人”、“清 | 盛极而衰”等7个章节,77件器物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展现中国陶瓷的美学,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读者从一件件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作者这样介绍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观瓶如观美人。瓶口是轻启的唇,往下是颈,再是肩,然后是腰,最下是足。摇铃尊颈部细长舒展,优雅如天鹅,瓶颈微微一收,挺直而富弹性,肩颈处一圈弦纹如项链,颈项就愈发高贵、挺拔、柔美。想象手指从柔腻的颈部滑向肩,轻轻一转,顺势而下。肩部是有骨的,外柔而内挺。往下一收腰,足一扎,身段就亮了出来:娇媚中见着挺拔的风骨。如是美人,带着几分英气。”

涂睿明长期致力于景德镇瓷艺复兴,传承传播传统陶瓷文化、美学,推动传统陶瓷艺术的当代转化。已出版《捡来的瓷器史》《纹饰之美》《制瓷笔记》。(文/畹町)

中国上海 | 艺术家陆毅

以“少年”为名,“亭台”中呈现蓝色围城

陆毅

日前,艺术家陆毅“围城志异”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MoCA Pavilion)开幕。陆毅是文字工作者、旅行爱好者、“民间艺术家”。其作品以“少年”为作品署名,意在像少年一样去创作。

陆毅的画面总是黯淡忧郁,被一股蓝色调所笼罩。策展人韩博认为那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色调——学生时代蓝黑墨水的色调。

艺术家“少年”时不时安排一位长不大的“少年”出场,孤零零地,多数情况下,仅着一条内裤,独然面对舞台布景,或下岗的白塔,再就业的城楼,矮上一截的莫斯科“七姐妹”,乃至如真包换的东柏林电视塔……他的画会教人想起把“柯林斯剪影绘图法”带至雅典的工匠——耐心与细致,还有对于“再现”的兴趣。

《猎游》,陆毅,丙烯和亚麻布,1.0米×1.3米,2019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爆发前一年,陆毅就已画出一座空空荡荡的城市:“天眼”——俯瞰之下,唯有一只长颈鹿溜达上阖无一车的高架道路。那位扮演主角的“少年”消失不见了——他曾迷惘于不可化约的多样性,乃至自暴自弃,昏睡于蘑菇丛中。也许,“少年”的敏感,促其提前自我隔离。且把世界留给自我中心透视法演绎的“历史”吧——近大远小、前高后低、井然有序、因果森然。(整理/钱雪儿)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