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魔都与新城·松江|黄翔:从广富林出土器物看上海之根

黄翔
2021-09-15 11: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视频剪辑、调色、包装:余晓冬(06:37)
考古视角是以出土文物的情况,根据考古发现来追溯历史的视角。考古发掘完之后我们要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分析比对,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器物、社会环境、生存状态进行认识。 

“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到广富林工作后,我了解到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先有广富林,后有松江府。” 史书记载,公元219年,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候。这是华亭这个名字在上海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唐、宋、元、明,再到民国,一直到1958年,松江才正式划归上海,成为上海的一部分。 

广富林遗址承载了上海6000年历史

公元219年以前松江是什么样子?这要从广富林遗址开始说起。

广富林遗址是目前上海地区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截至目前,广富林遗址的遗存也是最丰富,历史脉络最完整的。因此,我们对广富林的研究比其他遗址更深入。目前,广富林遗址的学界知名度也非常高、公众关注度也很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广富林的连续工作,我们开创了一种多单位合作发掘的新考古方式。这对于这种聚落类的遗址连续考古发掘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 

广富林遗址包含了上海6000年历史的内容。最早可以推到崧泽文化,但是广富林遗址的崧泽文化是属于崧泽文化晚期,后面就一直延续了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周、汉、唐、宋、元、明、清几乎上海的整部历史,都在广富林遗址可以看到。6000年前的广富林是什么样子? 6000年前是崧泽文化晚期,我们在广富林遗址发现的崧泽文化堆积主要是以墓葬为主。这是2015年我们在广富林遗址发现的墓地的一个航拍照片。

图一  崧泽文化墓地全景

大家可以看一下图一中一些长方形的小框。这些长方形的小框就是当时先民埋葬先人的一种墓葬形式。可以看到,北侧的墓葬明显体量较小,形状也较小,这个墓葬主人应该是儿童。南侧的墓葬体量相对较大,骨骼也较大,应该是成人墓。可以看到,崧泽文化晚期先人的埋葬方式就有了很明显的分区。儿童有专门的儿童墓葬区,成人有成人墓葬区。右侧是崧泽文化的一些随葬器物。

图二  崧泽文化扁腹陶壶

图三  崧泽文化带星形盖球腹陶罐

崧泽文化的陶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造型比较夸张。有些造型很写实,比如这件扁腹陶壶,它采用的形象就是鳖的造型。也会采用一些比较夸张的造型,比如说像这个六角星形盖的陶罐。这件器物与良渚文化那种精致、规则的器物造型完全不一样。从崧泽文化看,先民的艺术风格比较夸张。可以说,广富林遗址的崧泽文化先民有一种很率性的艺术天分。 

图四  良渚文化土台的重圈结构 

5000年前的广富林是良渚文化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发现了一个先民的大工程——良渚文化土台。刚开始我们一直在琢磨这个土台到底是什么。最初我们只是发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土,然后对这些土进行了区分,大概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条带状的堆积。然后每个堆积的结构形式也不一样,红色区域这种编织是草铺泥,黄色区域是草裹泥砖。层层堆砌,由不同的堆积形成了条带状堆积,呈曲尺形。其中,最重要的两层堆积就是红烧土,是由专门的红烧土块堆积而成的。这是我们对整个土台进行的解剖。

看一下它的外围结构,草铺泥的结构。图四显示的其实是5000年前的草铺泥土上,形成的一层一层的堆积。 

草裹泥砖是什么样子呢?现场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这种颜色不同的方形土块,斑斑驳驳。对于这个土层进行仔细清理之后,我们发现它呈长方形的规则形状,大概长度是在40厘米到50厘米。宽度是15厘米到30厘米,现存的厚度是8厘米左右。因为受到挤压和变形,本来的尺寸可能跟这个略有差距。 

图五  土台基槽剖面

在现场,我们发现了类似工地上脚手片这样的遗迹。这类有机质的植物残骸距今5000年左右,还保存得非常好。当时我们就在想它是做什么用的。根据图五,可以看到它可能是斜插在土里面的。我们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判断。恰巧就在一个断面上面,就是一个沟槽状的堆积里面,我们发现了类似的有机质残骸。通过解剖也发现了这种交错编制的痕迹,由此判断,这些脚手片其实是插在深槽中间的,呈现纵横经纬的结构。 

图六  土台基槽内的木柱痕迹

有了这个判断后,我们又在整个发掘现场有意识地去寻找这样的迹象。然后发现其实这样的迹象到处都有,只是之前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些脚手片很完整地插在了沟槽中间。脚手片是由芦苇编织形成的,但芦苇的硬度不是特别高,如果插在沟槽中间,可能强度不够。当时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不是有别的强度比较高的建筑构件支撑它?当时我们首先想到木头,就在现场找木头的线索。但木头经过这么长时间很难保存下来,我们只发现了这些圆圈(图六)。这些圆圈是当时插木头的一个柱坑。我们初步可以判断,它是以脚手片为主体,以木头进行加固形成的结构。 

沟槽也很有意思,沟槽的数量非常多。沟槽基本上都是东北偏西南走向的,还有部分是垂直走向。最初我们实在搞不清楚沟槽的用处,后来我们把所有的沟槽进行了测绘,然后再根据考古地层学的方法,把沟槽进行了分类。我们发现,土台应该是从西南角逐渐向东向北扩建的。通过这些沟槽,我们还原了当时土台堆筑的方式。 

我们只发现了土台的一小部分。土台到底有多大?很遗憾,我们当年的发掘面积只有那么一些,但是追溯以往发掘的情况,我们发现,2013年的照片中间也出现了这种细长的沟槽状遗迹,在北侧也发现了这样的趋势性的沟槽状遗迹。这样的沟槽大体上就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区间。大家会说,为什么2013年我没有发现这样的迹象。其实考古就是这样的,很多迹象可能已经呈现在你面前了,但你可能没有想到怎么去解读它,所以有可能就会错过,恰好我们在2015年发现了这个线索。然后我们再回溯之前的迹象,就把这个线索完全抓住,随后就发现了广富林遗址最重要的土台。 

我们初步判断,这个土台应该是建在洼地之上的,在短期时间内一次性完成。主体是由泥砖,外面的草铺泥进行围护。从发掘区域来看,它应该是从西南角向东北角,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扩建的。根据2013年与2015年的发掘情况,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土台的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堆积高度不少于4米。24000方的土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是一个重大工程。由此可见,广富林遗址在当时是一个蛮重要的地点。所以当时的先民才会投入这么大的人力,完成这样的一个巨大工程。

图七  广富林文化湖边建筑遗存全景 

4000年前广富林先民又做了什么呢?图七是我们2013年在遗址北部发现的一处湖边建筑遗存的航拍照片。照片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点,这些是我们现场发现的陶片、石器等残片。还有一些圆柱形的黑色深点,那是4000多年前的大木桩。大量木桩存在于湖边建筑里面,有些木桩只露出一点点,而埋在土底下的有3米多深,这个木桩现在要挖出来是非常困难的。我们运用了一个老办法,对所有木桩进行测绘,我们想搞清楚木桩到底代表什么样的建筑。测绘完我们发现,这是湖岸线的一个大体边界。我们发现有一些粗的木桩形成了这样的两排结构。所以初步判断,这可能就是当时的一个栈桥,是广富林先民在湖边建设的一个建筑,它可能是先民对于淡水湖资源的利用,留下来的遗迹。 

我们还发现了广富林文化先民居住的房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考古现场发现的这些遗迹都保留不下来,但是松江区政府很有魄力,把这个房子直接整体打包,现在大家可以在广富林遗址公园看到它。其中,有一间保存最好的房子,它是东西两间排房。整个房子占地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因为它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户外活动面。这是南方地区地面式建筑保存比较好的一个例子。因为保存情况比较好,实施了整体搬迁。 

兼容并包的广富林文化 

对于整个上海的历史文化来说,广富林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于广富林文化的形成,学术界认为,这里的先民来自北方,到南方地区跟长江下游本地人结合之后,形成了这样的文化。

图八 不同文化的陶鬶

恰巧我们在器物上面也发现了这样的证据。图八左边这件是良渚文化的水器陶鬶,中间这两件都是广富林文化的陶鬶,右边这件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陶鬶。可以看到,大汶口文化的陶鬶跟广富林文化的陶鬶很相似,差别在哪里?口部上翘的流不一样,器耳的形状不一样,但是这件器耳的形状又跟良渚文化的有一点类似,只是变窄了。再看广富林文化的陶鬶,可以看到它的口部其实加工方式方法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圆柱形,它捏一下形成了这样一个流。这两件都是广富林文化典型的陶鬶样式。两件陶鬶集合了南北方文化因素的特点,这是南北方文化融合的一个产物。 

广富林文化的发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填补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明的文化序列。过去,我们认为良渚文化晚期到马桥文化中间这一段是有缺环的,但是这部分的缺环一直没有找到代表性的器物和代表性文化。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这样的空白。

图九  鼎形器

我们可以再通过鼎来解读一下。图九这两件鼎形器,准确的名称是甗(yǎn),是蒸煮器,它的形状跟鼎很类似。大家看到它的腹部有注水口,它就是蒸煮食物的一个器具,它的形状跟中间广富林文化的这件鼎,从外形整体上来说很相似。右边这件是典型的马桥文化的陶鼎,广富林文化跟马桥文化的相似度在哪里?马桥文化的陶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舌状的鼎足,如果把鼎足下面的两个边卷起来,就形成了广富林文化的鼎足?当然这是反过来解读,如果按照时代顺序,应该从广富林文化这种卷边的鼎足,捋平之后就形成了马桥文化的舌状鼎足结构,这个可能也是时代演变的一个链条。 

图十 周代水井 

图十一  汉代水井

2000年—3000年前,广富林又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这段时期是西周到汉代的历史时段,也最接近公元219年。广富林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这阶段的遗存。图十、图十一是两口水井的照片。图十是东周时期的水井,井圈是石头垒砌的,井筒井身是整根树干掏空的。图十一是典型的汉代时期水井。井壁是陶作的,高度都在30公分左右,一层一层垒起来的,形成这样的一个井圈。 

广富林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水井,其中这个时间段的水井占比要将近三分之一,数量非常大。人类生活离不开水。虽然我们在江南水乡,水资源很丰富,但是人对生活饮食用水的要求不断增高。大量的水井就反映了当时的人口规模。水井多,可能当时的人口规模就比较大。 

上海出土了三件青铜器。一件是现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尊,它没有确切的出土单位,所以在科学研究上面缺少一些信息。另外两件出土的青铜尊都是在广富林遗址发现的,这代表了什么?青铜礼器是有一定的使用级别,结合发现的大量水井,从器物学的角度又证明了,当时这里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甚至有了一定的等级的聚落。 

怎么理解上海之根?包含两层概念,一个是历史的根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广富林遗址,另外一个是城市的文脉,代表就是松江城。整个松江城都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一个载体。松江承载了上海6000年历史的绝大部分,而松江的绝大部分历史又在广富林集中成长和表现出来。最后要感谢社会各界,尤其是松江的市民,与松江政府、各个单位对我们考古工作的支持以及配合,希望松江的未来更美好。 

(本文系黄翔8月28日在上海博物馆与澎湃新闻联合打造的文化项目“魔都与新城:共启寻根之旅”系列讲座第三场“如何认识上海之根?松江——市镇的繁荣:上海市镇古今考”上的发言。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经黄翔本人审订。文本整理:澎湃新闻记者王琳杰)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