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讨会︱艺术的多元内涵:与媒介、技术与文化

陆颖/整理
2021-09-07 15:0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021年8月23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联合举办的“泛媒介与超策展”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正式拉开帷幕。复旦哲院艺术哲学系的鲁明军老师组织了暑期研修班的活动并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上海当代艺术馆博物馆馆长龚彦女士致开幕辞。本次暑期研修班是国内高校首个以“艺术哲学”为主题展开的学术研讨活动,是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推出的大型建系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期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是国内首个在专业领域内的艺术哲学研究系科。

本次研修班邀请了来自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教师团队,汇聚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并关注最前沿的学术议题。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青年教师、在读硕博研究生、艺术机构研究人员和艺术家,共121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在为期10天的研修课程中,研修班师生从艺术、技术、哲学、策展等多个视域拓展思维,一方面,得以从更宏观与综合的学术视角,研习相关理论,探索学科走向;另一方面,使艺术哲学研究更切实地下沉到艺术创作、艺术策展等在地性实践,在交叉学科的对话与激荡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线上研修班PPT封面拼图

以下为研修班主讲者围绕四组关键词展开的讨论,限于文章篇幅,仅以摘要的形式呈现。

艺术与媒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系主任沈语冰教授做了本次研修班的首场主题报告,题目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媒介问题》。沈语冰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媒介问题是西方艺术的原点,格林伯格的《走向更新的拉奥孔》《前卫与庸俗》《现代主义的绘画》三篇文章奠定了媒介讨论的基石。其中《走向更新的拉奥孔》通篇讨论媒介问题,《前卫与庸俗》为媒介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叙述,而《现代主义的绘画》则构成了有关现代主义绘画媒介的哲学论述。因此这三篇文章集中且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批评家高度的艺术敏感性和理论原创性。沈语冰教授认为,现代美学的诞生以媒介意识的觉醒为标志,莱辛开创了在媒介特定性范围内讨论艺术的新视野,构成了艺术自主的核心含义。艺术的自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艺术从宗教和政治领域中独立出来,成为自主的领域;二是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诗歌和音乐)可以在美学的基础上加以讨论,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相对自主的领域;三是艺术自主的主要动因在于每一种具体艺术的媒介特定性;四是每一种具体艺术的发展方向也由其媒介特定性所规定。媒介问题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格林伯格

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周诗岩教授围绕“先锋派与媒介”的主题展开两个分议题:《工业条件下的艺术正当性》与《先锋派的技术异构》。周诗岩教授认为,工业技术对感知方式进行了重塑,主体赖以判断的经验基础与知识基础都被媒介形式重新建构。为此,艺术家创作中寻求克服强势现代技术和治理技术结合起来对生命施加的压力,美学革命就发生了,艺术的观念、目标、方法都产生了断裂。她着重分析了本雅明和阿多诺之争,指出艺术作品中的技术是关乎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和对象的内在逻辑。在对包豪斯的考察过程中,周教授选取了包豪斯三位代表艺术家(康定斯基、莫霍利·纳吉、保罗·克利)展开详细分析,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先锋派的创作节点对先锋派的技术异构展开探讨。

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唐宏峰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媒介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讲座。唐宏峰教授借用阿比·瓦堡在《记忆女神图集》导言中的表述,说明媒介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和人类文化的根本层面,人是通过媒介联系和把握世界的。唐宏峰教授以媒介考古学的代表性学者齐林斯基(Siegried Zielinski)为例,具体讲解了媒介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要念:人类历史的变迁无不可以追溯到作为媒介的符号与工具的出现和相遇,而媒介的这种流动性、迁徙性和生产性,其结果则带来了人和世界之间的距离的重构。唐宏峰教授以康有为《大同书》和现代电影评论《电影无限大》为案例,说明媒介的强烈穿透性和便捷性,表明从媒介考古学的立场重新理解和思考前现代思想的重要性。

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 37号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孙斌教授以《感觉与媒介》为主题,探讨了视觉知觉、行动知觉的要义,及其在电子时代的效用转变。他指出,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行动视觉对知觉视觉的补充变得不再重要。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在电子时代,感觉为触觉所取代,从而对视觉造成全面破坏。与文字作为视觉的延伸相对照的是,数字成为瞬间的、非连续的、无序列的触觉的延伸,从根本上来说,这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同样围绕“媒介”这一关键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党委书记袁新老师作了题为《时间与媒介:意义与工具》的专题报告。袁新老师以艺术家、哲学家对“时间”的讨论入手,简要分析艺术学、物理学、哲学等学科对于时间的理解。他认为,时间与艺术的关系应从艺术研究、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内部进行探讨。他以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沉睡的缪斯》入题,试图从时间的维度和内意识角度来切近对于时间的综合把握。袁老师对哲学史上时间意识的发展与媒介理念的发展进行理论梳理,基于古代哲学对于时间的直观理解和近代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对时间的理解,他推论出时间具有三种特质:时间标记了宇宙中的时刻、时间度量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我们移动的媒介。袁新老师认为,媒介即工具,涉及曾在、现实、实现、条件等要素;媒介之外别无他物,媒介问题与真理的置入(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世界民族的历史命运)关系密切。

艺术与技术

对艺术与媒介的理论探讨与艺术现象的分析,必然不可脱离具体的艺术创作与门类艺术的实践体验。基于此,本次研修班的部分专家学者们专门从具体的技术发展出发,探讨了艺术生产和传播如何与技术革新形成一种复调的效果。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顾铮教授和“鸟头”成员、摄影艺术家宋涛为本次研修班做专家报告,主题分别为《再“新闻”:中国当代艺术与摄影中的新闻“再处理”》和《技艺:从技术到艺术》。顾铮教授谈到在摄影技术普及之前,绘画是面对历史事件时记录和传播的重要新闻手段;进入20世纪中后期,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手段的媒介不再局限在绘画、摄影,而是以更丰富的表现方式来展开他们的艺术表现,如新闻的跨形态转化、跨媒介挪用等。宋涛老师立足于自己的摄影艺术创作经验,从技术、设备、技巧的实践角度出发,讨论图片与摄影的可能性为主。他分享了“鸟头”团队的艺术创作案例,并强调为保证机械相机胶片所带来的一次性创作所具有的确认性和肯定性的作品生命力,他一直坚持使用机械式相机。作为摄影研究者与摄影艺术家,两位老师在主题讲座后展开了关于摄影技术的对话,尤其讨论了相机的实时记录性,指出新闻的“再创作”正在进入个人创作意识判断表达的时代。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婧为研修班学员作了题为《声音与媒介》的主题讲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中国古代的声学哲学,2.作为军事-娱乐-艺术复合体的声音技术。这也是其专著Half Sound, Half Philosophy: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History of China's Sound Art中的重要内容。王老师从中国古代“气”的概念中衍生出对声音和聆听思考,建构了中国古代声音哲学。随后她以德国媒介学学者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提出的“复合体的声音技术”作为概念来源,结合当代艺术中的声音装置项目,思考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的声音技术,如何表现为“军事-娱乐-艺术复合体”。

在艺术与技术的话题维度里,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PSI中心的徐英瑾教授与学员们分享了一个较为前沿的话题讨论:《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介》。徐英瑾教授主要从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发展历史和现状、人工智能的情绪问题以及人工智能艺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展开。徐英瑾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必须通用化,需要对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进行算法化,以及“节俭性”应成为AI的第一原则。

艺术与图像

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李洋教授为此次艺术哲学暑期研修班带来了题为《媒介与客体图像的分类学》的专题讲座,将学员们的视域拉回到艺术与图像学研究范畴。他从词源学角度考古了Image一词在希腊语中的两个对应词分别意味着“物质的相似性再现”(εἰκών)和“精神中想象的再现”(εἴδωλον),而经常与“视觉或光学的可见化”(phantasíā)混用。Image应当被理解为一种主体内在和外在互相转化的媒介“平台”。李洋老师将不同理论家对于图像态度归结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图像之亏欠、匮乏的分析,另一种态度是基于“图像多了什么”的批判。图像必然是再现,但不一定是视觉的再现,“再现”关联的是空间的抽象关系,因此主体实际上是世界的界限,进而存在一种有我之像(image-subject)和一种无我之像(image-object)。而当面对像电影这样的新兴媒介艺术形态时,“艺术”所涵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逐渐衰落,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即将终结的概念,而只有在图像研究中未来和过去能够重新有机地联结。

同样围绕“图像”主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王春明老师从个人研究与合作研究两个层面,作了题为《人是图像动物》的报告。王老师极具条理性地谈到在“图像与观念”课程中试图对读艺术史与哲学史,实现对“图像中的观念”与“观念的图像化”的双重关切。同时,王老师专门就 “人”与“图像”两方面深入搭建理论框架,提出图像人类学的具体展开脉络,提出 “人是图像动物”与“人的社会存在”息息相关,图像不仅渗透和塑造“生死”、“圣俗”、“自我”、“他人”等人类经验,而且构成滋养个体的社会(无)意识库。

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张怡微老师则为学员们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个案研究报告,题为《西游大观——世界视域下的〈西游记〉传播》。张老师从西游故事的历史文本入手,溯源了“西游”主题的历史文本流变与流传脉络;并进而从跨文化视域,介绍了世界艺术史视角下的“西游学”,强调了玄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艺术与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的姜宇辉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游戏何以哲学?》的主题讲座,从极为宏观的学术视野,旁征博引,探讨游戏的体验变迁、游戏时间感知与公共领域的话题。姜宇辉教授介绍游戏是从电影、文学、绘画和摄影中脱胎而出的全新的融合媒介,但游戏也使人反思图像的定义:从观看、创作、欣赏、读解图像,到玩图像、做图像、生活在图像里,游戏使人与图像的互动进入了全新的维度。他从媒介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影游融合现象中的内容流,产业合作,行为迁移等方面内容,以及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简要论述了电子游戏中瞬间的时间性。通过一系列对电子游戏哲学性讨论后,他指出游戏的基调是否定性的苦痛,而不是肯定性的快适;游戏的时间不是绵延,而是“点状”的“瞬间”;游戏的终极体验应该是交感。

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康凌老师做了题为《革命的“节奏”——左翼诗歌与声音的文化政治》的报告。他以左翼诗歌为研究切口,发现左翼诗歌在理念和实践上追求一种直接有力的、减少歧义的表达,注重诗歌的声音形式与音响效果。通过分析卡尔·毕歇尔与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节奏”的理论,康老师梳理了“节奏”概念的知识考古。他发现,节奏被视为人类身体运作的物化形式,在人类的身体机能、劳动过程和艺术形式之间构造出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正是左翼节奏诗学最重要的基础。康老师强调,节奏是一种为内容赋能的媒介(enabling medium),通过这一媒介,左翼歌谣化运动使得隐匿在大众身体的集体属性被发掘出来,并被积极地投入到大众的组织当去。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