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任泽平两会前瞻:将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 任泽平
2016-03-03 09:58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导读:

两会开幕,将在稳增长前提下对供给侧改革攻坚做出重要部署。预计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稳健略偏宽松”。将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国企改革十项试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十三五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具体布置。 

摘要:

预计2016年目标设定:GDP为6.5%左右,或6.5%是底线;CPI为3%左右,与2015年持平;M2为13%,比2015年提高;赤字率为3%,比2015年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

稳增长:预计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将“稳健略偏宽松”。

对供给侧改革任务进行具体布置和出实施方案。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预计“两会”期间将出台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具体实施工作方案,“两会”后五大任务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目前各地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也正在有序推进。

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中央企业兼并重组、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以及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试点。推进国企兼并重组。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着力点,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注册制改革择机渐进推进。

经济一季度暂稳,中期L型,长期有赖于改革。

供给侧改革提供结构性机会。2016年,无论经济、政策、市场还是投资者,以休养生息为主。关注供给侧改革为2016年资本市场提供的结构性机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均是投资机会。

正文: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两会前后党中央国务院将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对供给侧改革攻坚做出重要部署。

1.“两会”前瞻:政策稳增长,供给侧改革破冰

3月3日和5日“两会”将开幕,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结合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2016年工作。2014年是改革元年,2015年是改革关键一年,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1.1.预计GDP增速目标为6.5%左右,上调赤字率至3%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2016年目标设定:

GDP为6.5%左右,或6.5%是底线;

CPI为3%左右,与2015年持平;

M2为13%,比2015年提高;

赤字率为3%,比2015年大幅上调0.7个百分点。

各省市“两会”期间已公布2016年本省市GDP增速预期目标,全国平均下调了0.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下调0.6个、0.1个、0.7个百分点,东北上调0.1个百分点。分省市看,17省市下调预期目标,12省市预期目标与上年持平,2省上调预期目标。

1.2.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稳健略偏宽松”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预计2016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2016年财政赤字率可能超3%。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G20会议上指出,中国2016年仍有空间提高财政赤字,3月两会将提高财政赤字。2015年末,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指出,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主要体现在:阶段性提高赤字率,扩大赤字规模,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合理确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略偏宽松”,要灵活适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国仍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目前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预计2016年有1次降息,6次降准。2015年10月至2016年 2月,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SLF、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补充流动性和引导市场利率下降。2016年2月29日,央行普降存准率0.5%,约可释放6000-7000亿资金,降准目的有二,一是两会前后稳增长需要,二是对冲资本流出,结合央行副行长易纲“货币政策不宜过度宽松”表态,预计本次降准会对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操作形成一定替代,不会过度放水。

预计“两会”前后人民币汇率暂稳。春节以来央行连续释放维稳信号、中美政策协调、外储降幅低于预期和贸易顺差高于预期等,使市场逐步认可央行维稳人民币的决心和能力。预计“两会”前后人民币汇率暂稳,有利于缓解资金流出压力,未来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前景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而这进一步取决于改革进展。

1.3.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攻坚

预计“两会”期间将对供给侧改革任务进行具体布置和出实施方案。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春节前,国务院已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画出了钢铁、煤炭行业的去产能路线图。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当前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就淘汰水泥、造船、电解铝、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制定相关意见。春节前后,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连续出台降首付、减税等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措施。预计“两会”期间将出台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具体实施工作方案,“两会”后五大任务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各地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也正在有序推进。日前,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五大任务行动计划。山西去产能重点在煤炭行业,目前正研究制定总体规划。河北提出去产能目标是到“十三五”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此外,“两会”前,各地也陆续出台一系列化解房地产库存具体举措,冀、吉、豫、川、闽等地提户籍改革,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内蒙古等地从严控制开发土地供应。

根据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1.4.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5. 2016年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加快推进

2015年国企改革取得进展。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17家省级国资委和40户中央企业提出方案。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已达80%;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2015年中央企业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企业增加11户,总数达到85户。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步伐加快,12户中央企业完成联合重组,中央企业从2014年年底的112户调整为2015年年底的106户。

随着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文件体系基本形成,国企改革在2016年将步入“政策落实年”,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层、推进授权试点等一批重大举措落地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国两会前夕,国资委举办了2016年首场公开研讨会,此前被选为国资委首批改革试点的国投公司和新兴际华,详细披露了“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行使高管人员选聘”试点的进展情况,铁塔公司与江西省国资委则分享了“共享竞合的‘铁塔模式’”、“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实践经验。

2016年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有望加快推进。2016年国资委研讨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会上表示:“今年国企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十项改革试点’。”根据此前规划,十项改革试点包括: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中央企业兼并重组、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以及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试点。2016年2月25日,国资委等三部门发布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两会”前夕发布“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意在为“两会”期间国企改革相关讨论预热,预示着2016年国企改革的广度、力度、深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上半年有关部门将制订试点工作细则及配套方案,部分试点可能于上半年推出,正式试点将于下半年启动。

推进国企兼并重组。2015年国企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南北车、中远中海、五矿中冶、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等共6组12户央企联合重组,央企数量从2014年底112户缩减为2015年底106户。进入2016年,重组合并的势头依然强劲,2月23日晚间,又有国旅集团和港中旅集团宣布筹划战略重组。

1.6.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着力点

2015年11月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将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两会过后,新华社将受权发布《纲要》。《纲要》将描绘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蓝图,引领我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最后冲刺。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将成为“十三五”重要着力点。

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有望发布。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1月22日,李克强总理提出“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前期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今年要全面推开,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预计全面推开营改增相关政策有望在“两会”期间发布,并于上半年推出,下半年开始实施。

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有望亮相。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2月2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有做出调整的压力,目前正在研究之中,调整中一个重要考虑是是否有利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执行。华尔街见闻援引外媒报道称,中国最早或于年内宣布“一行三会”改革方案。预计“两会”期间审议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是大概率事件,基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考虑,预计央行将在未来金融监管体制中享有更大权力。

1.7.注册制改革择机渐进推进

资本市场在供给侧改革中将承担重要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预计资本市场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中将承担重要使命。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预计注册制改革2016年实施概率较低。3月1日起,国务院对注册制改革的授权将正式实施,期限为两年。但3月1日只是起始时间,实施时间并无时间表。2月26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获得国务院授权后,证监会将按程序研究制定专门的部门规章、信息披露准则和规范性文件,系统构建注册制的规则体系,这一工作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王毅在出席一论坛时表示,注册制改革目前已处于全国人大“二审”的阶段,国务院授权证监会试点后会尽量提速,但2016年出台注册制改革方案的可能性不大。3月1日,证监会公告称,已圆满完成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也未提及注册制改革事宜。预计注册制改革方向不变,但会选择合适时机实施,2016年实施概率较低。

注册制改革宜控制节奏、渐进推进。一步到位的、彻底的注册制改革对法治环境、事中事后监管、退市制度等要求较高,在相关法治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实行美国式注册制将使资本市场沦为更为严重的圈钱游戏,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从老成谋国的角度,建议采取渐进式的注册制改革,往前走半步,先降低上市的盈利门槛、适度扩容但仍有节奏控制、审核主体下放到交易所、交易所对注册文件的齐备性一致性可理解性进行审核,并逐步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集体诉讼制度、欺诈重罚、退市制度等重大保障制度。

1.8.十三五:大国雄心,改革决胜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18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历史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个长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根据《建议》,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2.经济:一季度同比下台阶环比暂稳,中期L型,长期有赖于改革

2.1.增速换挡与结构性改革

中国此轮经济下行主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而非外部性和周期性的。近年来,关于此轮经济下行的原因及其政策应对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大致分化为两种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下行是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出路在于刺激,“需求侧总量刺激”;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下行是结构性和体制性减速,出路在于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可以广泛地观察到,中国此轮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支撑原先高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2003、2008年刘易斯第一、二个拐点先后出现,2012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出现净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大幅上涨,跨国公司转移低端生产基地,加工贸易告别高增长时代,低端加工制造业领域普现产能过剩;2014年20-50岁置业人群达到峰值并开始减少,城镇户均达到一套,城镇化率达到54.77%,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库存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2014年初的19.3%下滑到2015年1-12月的1%;居民从住行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叠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物价露出通缩苗头;部分行业技术简单引进消化的空间开始减小,面临向原创性技术创新转变。

政策应对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非需求侧总量刺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铸就中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动力。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2.2.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

为什么未来3-5年中国经济将呈L型走势?中国增速换挡经历了四个阶段:2008-2009年,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第一波增速换挡。2010-2013年,宏观调控收紧和欧债危机引发的第二波增速换挡。2014-2015年,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去库引发的第三波增速换挡。2016年以来,需求侧见底,但供给侧未见底,经济将在底部进行调整,未来3-5年经济是L型,增速换挡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缓慢探底期。

经济L型是一种弱平衡,能否L得住取决于改革转型和结构调整进展,这是一场改革和风险的赛跑。2016年产能出清和去杠杆压力大,很多传统行业企业耗了这么多年,供给侧出清的压力越来越大,体制的刚性约束所能兜住的时间是有限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可能已经不多了,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钱去哪了:庞氏融资滚动和推高资产价格。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货币增长无非是因为经济增长、物价和货币流动速度。2015年M2增长13.3%,GDP增长6.9%,2016年1月M2增长14%,预计1季度GDP增速6.5%左右,广义货币供应和名义GDP增速的裂口不断张大,超发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落入流动性陷阱。钱去哪了?可能核心是两个去向:一是维持债务循环和庞氏融资滚动,资金大量沉淀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下降,产能过剩的重化工国企、三四线城市小开发商、地方融资平台等资金黑洞不断加杠杆,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社融3.42万亿元,大超市场预期,也表明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二是货币超发,将导致购买力平价下降,对内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和滞涨风险,对外表现为汇率贬值压力。本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以来,先是2014-2015年上半年推升股市,然后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推升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房市资产价格,2016年房市类似于上年股市的“水牛”“杠杆牛”,已经脱离房价收入比等基本面指标。近期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大涨,南京、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蠢蠢欲动,房市正呈加速赶顶迹象,2016年需警惕房市重蹈2015年股市和1991年日本泡沫崩溃覆辙。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地产泡沫过高将降低一国实体经济竞争力,地产泡沫崩溃将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当前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难以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待落地攻坚。随着改革落地攻坚,中国经济将迎来曙光。

未来中国经济的L型有三种演变前景:第一种演变前景:平滑过渡,类似于80年代中国台湾,边破边立,主动改革转型。第二种演变前景:深蹲起跳,类似于1973年前后的日本和1998年前后的韩国,先破后立,危机倒逼改革。第三种是蹲下去起不来,类似于部分拉美、东南亚国家,破而不立,危机后不改革转向民粹。

2.3.一季度经济同比下台阶,环比暂稳

由于2015年一季度GDP高基数影响, 2016年一季度将再下台阶至6.5%左右。但考虑到近期稳增长加码,2016年进一步提高赤字率,叠加1月2.5万亿天量信贷,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一线核心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量价齐升,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环比暂稳,中期维持L型。

3.供给侧改革将为2016年资本市场提供结构性机会

2016年,无论经济、政策、市场还是投资者,以休养生息为主。关注供给侧改革为2016年资本市场提供的结构性机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均是投资机会。

去产能的机遇:并购机会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利润提升。钢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声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煤炭,发改委提出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水泥,2016政策推动大企业“大整合”,约占行业40%的产能。

去库存的机遇:房地产销售改善和租赁市场活跃度提高利好地产行业及相关服务业,库存合理而又受益于政策支持的二线城市值得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加快等会带来医疗教育等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去库存有利于降低房企风险,房地产企业债可能受益。地产投资企稳可能性增大,有利于地产链条边际改善。

去杠杆的机遇:根据供给侧改革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现状趋势,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股权融资领域的新兴行业,其中领跑的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TMT、互联网、医药医疗、新材料、休闲服务等领域。而依赖债权融资的传统周期性行业,在产能出清,供需和资产负债表改善后,剩者为王的优质公司和从国企改革中脱颖而出的公司,存在潜在的投资机会。

降成本的机遇:降税负成本,减税,减少低效财政支出;降低融资成本,降息,发展直接融资;降低交易成本,简政放权;降低预期成本,保护知识产权;降低用工成本;降低房租成本,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降低物价成本,保持数量中性货币政策,推动要素市场价格改革。

补短板的机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沿着“衣食—耐用品—住行—服务”的路径升级,服务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物质消费,服务业消费升级市场潜力巨大。看好健康与医疗、养老、教育、影视传媒等有关的投资机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