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月份CPI同比超预期大涨2.3%,创下近19个月新高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6-03-10 09:40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假期影响,2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举冲回2时代。

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发布的2016年2月CPI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2.3%,同比涨幅不仅大大超出此前机构普遍预期,还创下19个月来新高(2014年7月以来);与此同时,2月PPI降幅也明显收窄,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9%,同比降幅创8个月新低(2015年7月以来)。

CPI指数超预期反弹后,通缩风险是否就此解除尚属未知,有一部分机构却又开始忧虑:超预期上涨的CPI指数是否代表着中国可能会陷入通胀和失业率双高的滞涨困局?

不过,更多的分析机构则认为,现在开始谈滞涨为时过早。

鲜菜价格环比涨幅创2008年3月来最高

对于2月CPI指数的大幅反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认为,这主要是受寒潮天气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

余秋梅表示,一是寒潮天气推高鲜菜价格。2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的生产和运输,致使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9.9%,创2008年3月以来月度最高涨幅,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84个百分点,超过CPI环比总涨幅的一半。

二是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鲜果、猪肉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6.3%和6.0%,三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0个百分点。

此外,春运期间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较多也是拉动2月CPI指数上涨的一大原因。长途汽车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3%和3.1%,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6个百分点。四是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行业用工紧缺,价格水涨船高。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5.7%和3.6%。

从同比看,受食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1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鲜菜、猪肉、水产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0.6%、25.4%和3.5%,合计影响CPI上涨约1.51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65.7%。部分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较高,家政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衣着加工、美容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2%、5.0%、4.1%、3.5%、3.1%。

煤炭开采和洗选等行业严重拖累PPI指数

PPI指数虽已是连续48个月呈负增长,但所幸降幅明显收窄。  

余秋梅分析,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7.6%、16.2%、14.3%、10.7%、5.9%,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2.9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59%左右。

PPI降幅收窄是否意味着转正有望?

对此,民生宏观朱振鑫、张德礼分析,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及钢铁、煤炭去产能规划,去产能力度不及此前预期,因而近期周期品价格疯涨行情不可持续,PPI转正仍有待时日。

但国泰君安策略团队乔永远、戴康却认为,鉴于国际油价正在触及40美元,中国的工业品价格长达4年之久的通缩格局将出现拐点,PPI有可能会在年内转正。这也将导致实体经济中的实际利息得到明显改善。

通缩风险未除,又有人开始担忧滞涨了

然而,超预期反弹的CPI指数却又引来了新的担忧,这次的担忧不再是通缩,而是滞涨,即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等分析师表示,CPI加速回升的同时,经济增速在放缓。因而从经济和通胀的趋势看有类滞胀的征兆。姜超团队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在于货币超发。

另一部分分析人士则持反对意见,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现在开始谈滞涨为时过早,甚至有危言耸听之嫌。在章俊看来,鉴于“三期叠加”挑战和今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任务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出现“滞”是大概率事件,但出现“胀”的概率却不大。

章俊分析,猪肉、粮食等食品价格反弹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都很可能导致输入性通缩压力有所下降。“但这些都只能指向2016年通缩压力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是否会马上切入通胀模式,我们认为概率很低。”

章俊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立足点会更多关注核心CPI的走势。因为受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广义CPI往往很不稳定而且波幅较大。“最近两个月中国广义CPI虽然出现的明显反弹,但鉴于核心CPI同比增速相对于1月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0.2个百分点至1.3%。”章俊称,市场不宜过度渲染滞胀风险。

民生宏观朱振鑫、张德礼也表示,滞涨的必要条件是成本端冲击,但中期来看,中国并不具备这一条件。民生宏观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油价反弹有顶;二是中国式去产能很难快速出清,成本端的收缩是渐进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