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湾区研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何锁定中医药

王宁
2021-09-09 15:5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5日正式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勾勒蓝图。基于产业发展所需、粤港澳各自所能、区域经济发展所向等方面,《方案》明确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要发展以中医药为代表的澳门品牌工业。在7000余字的文稿中,“中医药”作为关键产业词组出现频率高达6次,足见国家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给予厚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既是对澳门中医药产业前期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中国中医药产业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走向世界的筹谋。 

一、合作区的设立将进一步释放粤澳地区中医药产业内在发展潜能

一是澳门中医药产业为合作区形成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小而精”是当前澳门中医药制造业最显著的特征。2019年,澳门中医药工业产值为0.6亿元,虽然在所有制造业产值中占比仅为1%,但却是澳门盈利能力最强(行业利润率为30.4%)和成长性最好(工业产值增长率为77.2%)的制造业细分领域。另一方面,澳门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质量控制层面具备资源优势。2000年,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建立,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2011年,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门落户,这是中国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和美国、欧盟药典开展多次合作,为10余款中医药制定了世界标准。

图1  2019年澳门制造业各细分领域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比较 
数据来源:澳门统计暨普查局,赛迪顾问整理,2021,09

二是合作区与澳门在联合培植中医药产业方面将发挥出各自更大优势。一方面,位于横琴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粤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核心载体。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围绕中医药产业构建了系统的研发、检验、认证、注册、审批、海外销售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粤澳地区中医药产业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与横琴相邻的珠海市金湾区和香洲区均将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具备完善的医药产业配套,集聚了丽珠医药、汤臣倍健等诸多医药企业龙头,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带来集群引力。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为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势能。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大湾区中医药资源开始加速整合。2019年12月,粤港澳三地联合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合作备忘录》,包括建立粤港澳三地政府主管部门定期协商机制,支持港澳中医医疗机构参与珠三角地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平台,推动落实涉港澳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师准入政策等。

二、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对激活全国中医药产业活力具有“火种”作用

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痛点。一是中医药产品出口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目前,中国中医药产品仅有20%出口海外,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3%,而日本汉方药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二是中医药标准制定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中医药品种复杂、饮片及中成药制备过程不当、新剂型不成熟、用药不规范等易导致安全性问题。受限于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临床数据验证方案,目前中国尚未构建完善的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导致中国中医药品牌建设面临巨大障碍。三是对中医药产品的“传承创新”不够充分。一方面,中国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很多传统经验在“师徒传授”过程中减损流失;另一方面,中国中医药产业缺乏成熟稳定的创新模式,导致中医药技术发展缓慢。

聚焦解决“三大产业痛点”是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国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需要一个核心平台进行推动,而以中医药产业作为品牌工业的澳门正好是通向世界的窗口。澳门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想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更要紧抓目标产业的关键环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赋能平台,需聚焦从“开放交流”“质量控制”“传承创新”等三大产业着力点入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区域示范作用,也将成为中国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试验田,逐步释放“火种”效应。 

三、合作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三点建议

一是打造兼容开放的中医药交流生态。其一,以产业集群特色为依据,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国内其他中医药产业重点区域共建资源流通平台、联合出台扶持政策,在中医药应对老龄化、健康养老等热点领域,筹谋共建重大项目。其二,充分挖掘合作区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理论、文化、产品、服务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健康生态。其三,加强与日韩等国外中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中医药技术和发展模式。

二是积极参与中药质量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建设。一方面,依托澳门在中医药创新发展、质量控制层面已有的资源优势,推动合作区积极参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级中医药质量控制基地建设。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与国际药典开展合作,参与到中医药产品制定世界标准工作中。另一方面,借助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对中医药产品质量控制、品质检测的精准度,打造数字化中医药质量控制、检测示范平台。

三是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平台。其一,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创新基地,深度协同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中医药学院创新资源,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组建区域特征显著、示范效应明显的中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二,校企联合,培养一批具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鼓励其围绕中医药理论与应用创新进行科学研究。其三,注重对澳门中药文化与中药制造环节进行充分融合,通过对澳门中医药品牌进行系统性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澳门中医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

(作者王宁来自赛迪顾问湾区经济研究小组,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