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 |许巍高晓松新歌:诗和远方,还是心灵鸡汤?

澎湃新闻记者 普芮
2016-03-21 09:00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生活的苟且,还是歌手的苟且?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陆民谣的三位代表性人物在本周轻挥衣袖,就引发了潮水般的关注。

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主唱的新单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3月18日凌晨一经发布,迅速成为刷屏歌。老狼本周登陆国内某卫视的歌手pk节目,翻唱一曲《旅途》,撩拨起众人对1990年代校园民谣黄金时代和青春岁月的怀旧情绪。

和老狼收获的点赞无数不同,高晓松和许巍的新作意外遭遇众多质疑之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高晓松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说,新歌中反复吟唱的这两句,引自他妈妈的语录,也是创作这首歌最初的契机。事实上,在这首歌诞生之前,这两句话早已流传甚广。

然而一切皆有其时。诞生在对的时间,叫做“校园民谣”;但若时机不对 ,就可能被唤作“鸡汤”。同为民谣歌手的周云蓬在微博点评新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歌者的苟且。心灵鸡汤压上韵,主语换上少年青年老年,就可以唱三段了……歌曲还是最终很诚实的,就是苟且。”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博导、科学家乐手陈涌海也发微博感慨:“如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写的歌唱的歌,要拍掌称好。可是,这是一个大老爷们写的,由另一个大老爷们来唱,总是觉得哪儿有点别扭啊,他们越活越年轻了?”

豆瓣知名id“驴头狼”则撰文把这类歌词概括为“把诗等同于远方,然后和眼前等同于苟且对立起来”的风格。他甚至在文中吐槽:“我告诉你个生活经验,越是叨逼叨诗与远方的,越是名也要利也要,算得精玩得安全的主儿,特别享受扮‘性情中人’,一点儿亏不能吃,北京盛产。”

杨 时旸则在新浪发表点评文章,回顾了许巍的唱作历程。文章指出,许巍最初在文艺青年之间隐秘地流传,是因为他过于漫长的青春期所带来的苦痛与不合作,而现 在,他却意外地并入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大江大海。他那些流畅、平缓,抒情性的词句,塑造了一种所谓的“都市流浪”的气质,这种说法有点像汽车广告中经常提及 的“城市越野”,生造却又让人感到某种可以意会的情绪,通常由两个毫不相干的词汇混搭在一起,营造着一种中国式的,处于转型期的虚伪和矫情——既要彰显自 己的独特气质,又不可能真的与众不同,更不愿付出代价。人们需要这种表演性的个性以及安全的特立独行,许巍为此提供了完美的阐释和最贴切的背景配乐。

杨时旸认为新曲中“那些平缓的、缺少起伏的语调,诉说式的唱法,以及歌词中抹去现实残酷,柔化过去,又眺望远方与未来的精神指向,甚至有一种许巍委约订制的味道。”

由此,许巍选择和高晓松合作的这首歌确实是一次精准的营销。“他们把这锅鸡汤的火候与口味调整到了许巍最醇熟的那个时刻,终于脱离了漫天神佛,回归人间励志。这其实就是许巍能抵达的最远的境界,一个标准的治愈系鸡汤熬制者,即便他本人或许无意如此。”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智库?

最近,美国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智库排名显示,中国智库数量已位列全球第二。然而,数量并不等于质量。

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军在FT中文网撰文分析《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智库》。

他首先比较了:中国智库与发达国家的智库有何不同?中国智库主要由各级政府主办的研究院所和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组成,这类政府智库一枝独大。另外,中国还有少量民间智库。

而在当今智库数量最多、运转也最成熟的美国,智库呈现多元和多样特点。尽管美国政府和各党派也设有自己的智库,但多数智库属于非政府的独立组织。由于有专门立法,许多非盈利的智库还可享受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社会公众可根据不同智库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进行捐赠,因而,智库可以通过吸纳社会捐助得以立足。

由于汇集了大批专家、社会贤达与各界名流,美国一些著名智库的影响力和声誉堪比一流大学。面对范围极广的公共议题,智库经常可以发布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引导社会公众和决策者——他们是思想市场的真正参与者。虽然各智库关注的具体领域(如环境保护、法律事务等)可能有别,但多数美国智库,尤其那些以公共政策见长的智库大都高举个人自由、有限政府及充分市场的大旗,这正是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于是,相互独立又持有相近理念和使命的智库,无形中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和人心的作用。

相较而言,中国大部分智库隶属于各级政府,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彼此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甚至不会出现意见和观点相左的情形,各智库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行政隶属和级别上。因此中国政府智库虽多,但由于雷同、同质的缘故,外加很少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知识产品,也没有动机就某个公共议题组织严肃的公开讨论,事实上很难获得公众关注。

王军建议,面对功能重复且数量庞大的政府智库,改革可先从去行政化入手,推动其逐步走向独立,尤其是精神上的自由。中国决策者应该也可以从古代中国谏官谏议制度中吸取有益养分,让部分政府智库扮演起谏议机构的角色,这也是中国智库真正有所作为的必由之路。此外,政府智库还应服务于社会,面向公众,实现开放式管理。

3月19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也谈到了当前中国智库存在的问题。

据财新网报道,郑永年详细分析了中国智库存在的九种现象:一是知识道德化,做政策不强调可行性,而是单纯强调道德制高点;二是知识权力化,有权力就有知识;三是知识金钱化;四是知识名誉化,“研究成果都希望领导批示一下”;五是知识神秘化,出现巫术崇拜,“在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出现解释不通的现象,就会说是阴谋。知识领域没有阴谋,只有阳谋”;六是世俗主义宗教化,“很多主义都是需要加以分析的,但现实是无条件崇拜”;七是社会讨论意识形态化,“比如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很多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把所有东西都绑在一起讨论”;八是知识娱乐化,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确实是好的工具,但是导致人们越来越不能深入、理性地思考;九是知识虚假化。

郑永年认为,智库需要有影响力,但是有影响力不是第一要务,而应该是说真话,不管听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东北咋整?

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警报已拉响多时:经济下滑,环境污染,人才流失。其中,东北的经济滑坡从2012年开始。各项经济数据越来越呈现下滑态势,其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较为关心的几个数据:工业企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数据,都呈现断崖式下跌。

经济观察报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宋馥李本周在《观察家》发文《在东北再工业化的当口》,探讨东北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作者指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起于东北,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思维也最先在这里生根。当市场经济兴起于东南沿海,东北三省步履沉重地进入了市场化,然而时至今日,计划经济的胎记和氛围仍然非常浓厚。

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惯性和定势让东北这一老工业区产生了牢固且畸形的“路径依赖”。从产业格局来看,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绝大多数重化工行业的国内需求峰值已经或者即将到来,致使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比重过高的产业格局陷入“量大利小、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此外,正当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变得更加平衡、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步超过制造业时,东北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却由十年前的47%上升到了2013年的50%。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仍然在东北占据主导地位,掌控了大部分社会资源,低效地运转着。作为市场经济表征之一的非公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比例极低,东北人只能走出东北,到他乡找工作、创业。

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省,围绕特定行业形成的封闭系统比比皆是。龙煤集团,黑龙江省属的大型煤矿集团,其主要厂矿所在的城市——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均延续着单一煤炭经济为支柱的体系。还有中国一汽,与此类似。在东北,央企和省属国企往体量巨大,相对封闭。在整个经济社会肌体里,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始终难以成为东北的主流。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两次去东北,他强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

作者认为,从国际范围看,东北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如果想占据领先地位,需要切切实实地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一个低成本试错,快速看到效果的机会,依托“互联网+”和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东北制造业完全可以再工业化,恢复往日的荣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盘活东北地区巨大的工业存量资源,是最经济、最有性价比的选择。一旦把传统的工业企业进行现代制造业改造,将会释放出巨大活力,相当于中国在十年内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完成一半。

而以技术创新来盘活和优化制造业存量,首要的要素就是引进人才,或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在这一领域,东北的制造业国企还存在需要克服的体制障碍。

中国体量巨大的经济以及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在为中国制造业创造全球市场空间。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制造业已再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东北的产业结构和在中国的区位和地位,与鲁尔和匹兹堡有颇多相似之处。东北地区的转型发展,当然也不能跳脱开这样的发展规律,即循着“再工业化”或“新工业化”的历史周期,寻找再次崛起的契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