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〡勒住金融的缰绳

简容
2016-04-06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当我们评判一个经济体面临的风险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金融部门的变化。

此前,笔者在《搞大了的金融,搞好了吗》,确实也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危机前(2004-2008),我们金融占经济的比重平均在5%,目前已经升至9%,即金融升、实体降,也是实情,所谓的‘金融空转’还是很严重”。但这一判断仅仅基于金融和实体在经济中份量相对变化的分析,还需进一步考察金融部门自身的变化情况。

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亦即考察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供大家参考。

为了便于观察,我将所用指标2004年底的数据设定为基数100,然后依时间序列将数据换算成指数。例如,下图中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16.07万亿定为基数100,那么相应测算2015年67.67万亿的GDP就为421。

(67.67 ÷ 16.07) * 100 = 421

图中选取了五个指标:GDP、央行资产余额、央行外汇资产余额、其他存款机构资产余额和其他存款机构间金融往来产生的资产余额。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作者计算

注:1.其他存款机构,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合作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和财务公司;2.金融往来,包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即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往来产生资产。

首先,观察央行资产扩张的速度。2005年至今的11余年间,央行的资产规模扩大4倍。造成其扩张的主要因素,是外汇资产的增加。众所周知,05年汇改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人们都选择持有人民币,同时将外汇卖掉。央行作为人民币唯一的提供方,只能被动接受外汇,并相应增加人民币的供给,如是造成外汇资产的增加。

而当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逆转,出于同样的逻辑,央行的货币供给也会自动回落,同时外汇资产缩水。如图,2014年4月起,央行外汇资产规模指数从峰值的544回落,目前降至478。而央行资产规模指数在2015年2月达到415峰值之后,也开始回落,目前为404。

其次,比较央行资产规模指数和GDP指数。两个指数的曲线大体是重合的,由此可以从规模上判断,央行资产规模的变化与经济运行的情况,没有发生明显脱节。

第三,比照央行与商业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资产变化的方向。作为货币的发行者,央行是货币信用的第一推手,也是唯一推手。在理论上,央行资产扩张或是收缩,也指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方向。比方说,如果央行的总闸收紧(资产负债表缩表),商业银行在大方向上也要缩表,不应该与央行出现长时间背离。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这种背离在中国成了常态。

2012年起,我国商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明显超过央行。到了2015年,央行开始缩表,而商业银行不仅没有跟进,其资产规模反而加速扩张——反映到数据上,就是其他存款机构的资产规模指数升至619,11年扩大了6倍。

我们知道,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在欧洲和日本,货币当局大力扩表,无非是为了刺激金融机构扩张资产规模,增加对非金融部门的融资支持,进而提振经济。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货币当局缩表,而商业金融机构扩表,那么,问题来了——

这是否表示我国金融机构“觉悟高”,不计小利率先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答案是,否。

数据显示,在商业银行扩张资产的同时,它们给予非金融部门的融资占其总资产的比重非但没有上升,反而由60%降至52%左右。大幅增加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所占的比重——由10%升至25%。2005年以来,这类资产规模已经扩张了14倍还多,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们对于“金融空转”的担忧。

当然,刺激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市场发展和开放、监管政策变化等等,不能说都不好。问题在于,在经济下行、结构调整的当下,金融机构间业务往来“一骑绝尘”,时机是否得当?从“一骑绝尘”到“一匹脱缰的野马”究竟还有多远?

-----
作者近期出版《中国经济这些年:关乎你财富的八件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