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宏亮瞻局|你不知道的高加索内外:纳卡真的重要吗?

王宏亮/澎湃防务特约撰稿人
2016-04-08 15: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阿塞拜疆国防部宣布,从4月5日12时起,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军队已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2016年4月5日,已持续4天多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军事冲突终于告一段落。

自冲突于4月1日突然爆发以来,战况急速升温,这多少让外界有些措手不及,而正当人们开始担心两国可能陷入全面战争时,双方又突然宣布停战,其中原因值得玩味。

纳卡地区自1988年以来一直就不平静。但总的来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在1994年停火后对局势均有较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在巴库还是埃里温,任何当权者如打算在纳卡问题上妥协,就意味着铁定下台;但如想有所突破,则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亚美尼亚来说,其在纳卡地区的现实目标就是维持现状。该地区现在基本处于其直接控制下,进一步“独立”或者“与亚美尼亚统一”难以获得国际社会承认,克里米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作为冲突的另一方,阿塞拜疆虽然比亚美尼亚强大得多,却几乎没有收复失地的可能。亚美尼亚是集安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阿塞拜疆不是;在亚美尼亚领土上有俄罗斯驻军,阿塞拜疆没有。通俗点说,阿塞拜疆无法解决纳卡冲突的症结也许可以归因于“拜错了大哥”——要知道,当1988年亚美尼亚提出兼并纳卡时,当时两国共同的“大哥”莫斯科是明确表示反对的。

关于纳卡冲突的来龙去脉并非本文重点。实际上在5天交火过程中,全球媒体已经让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一战成名”。这里希望做进一步探讨的是纳卡冲突背景下的整个外高加索局势——阿塞拜疆为何“拜错了大哥”?巴库当局与其他相关各方自然有自己的逻辑……

三国鼎立

在地图上,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基本呈倒品字形布局,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分别位于西北和东北方向,再往北是俄罗斯的内高加索诸共和国——车臣、北奥塞梯、达吉斯坦等,南面就是亚美尼亚。外高加索西面濒临黑海,东面则与里海相邻——那里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区之一。外高加索南面是两个实力不俗的区域大国——东南的伊朗与西南的土耳其。

需要注意的是,亚美尼亚与其盟国俄罗斯不相邻,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将亚俄两国隔开。另外,阿塞拜疆不是沿海国家——格鲁吉亚位于它与黑海之间。

在外高加索三国中,领土、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小的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则各项数据均处于压倒性优势。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人均GDP相差不大,且主体民族均信奉东正教,与俄罗斯在文化和宗教上更为亲近;而阿塞拜疆依靠里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其经济规模远超亚格两国,7000多美元的人均GDP几乎是另两国的2倍。阿塞拜疆是帝俄时代从波斯-伊朗夺取的地区,因此大多数民众信奉伊斯兰教。这也让该国自独立后就一直与土耳其保持着特殊关系。

外高加索三国的外交政策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在独立20多年后有一些新的动向。作为该区域的“超级大国”,阿塞拜疆尽管不反俄,但也很难亲俄,土耳其是其坚定盟友,而俄土关系则处于冷战后的最低谷。该国在1999年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已经表明了态度。幸运的是,巴库当局在对俄关系上一直比较理智,也没有显露出恃强称霸高加索的野心,在不激怒莫斯科的情况下倚靠西方发石油财,是该国长期奉行的基本外交原则。

在萨卡什维利下台后,格鲁吉亚正努力寻求与俄罗斯的关系正常化。然而只要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不解决,第比利斯就不可能倒向莫斯科。不幸的是,格鲁吉亚根本就没有解决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的可能。

亚美尼亚同样没有别的选择,本国力量太弱,如倒向美国远水解不了近渴,且缺乏与美国做交易的筹码;邻国土耳其又是曾屠杀本族的世仇。在这种情况下,亚美尼亚几乎只能奉行对俄一边倒的政策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石油“原罪”

从外高加索的地缘环境不难看出,这里是莫斯科南下中东、控制里海能源通道,并保护自身柔软侧翼的重要战略枢纽,普京对此看得很清楚,华盛顿也心知肚明。

美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如果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彻底倒向西方,则俄罗斯不仅将失去与亚美尼亚的联系,其南下中东的通道也将被切断。同时,由于阿塞拜疆濒临里海产油区,格鲁吉亚与黑海和土耳其相邻,阿格两国又有共同的边境线,里海石油如能通过这条通道输送至欧洲,即可从根本上动摇俄罗斯在近东的能源霸主地位。

在2006年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开通前,里海能源的外运管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起自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经俄罗斯抵达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第二条自巴库经格鲁吉亚抵达格的黑海港口苏普萨;第三条起自哈萨克斯坦西部经俄罗斯抵达黑海沿岸。在这三条线路中,除了第二条外都要经过俄罗斯,第二条线路虽然不过境俄罗斯,但输往苏普萨的原油需要通过油轮转运,出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才能进入地中海,这条海上航路随时可能被俄黑海舰队切断。

2002年,在美国与土耳其大力推动下,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正式开工,并于2006年贯通输油。通过这条管线,阿塞拜疆石油在进入格鲁吉亚后不再通往黑海港口,而是直接跨越格土边境后进入土耳其,随后在土境内横跨半个安纳托利亚,最终到达土耳其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杰伊汉,再装船转运欧洲。该管线不仅避开了俄罗斯,同时也避开了黑海,进入地中海后,美海军第六舰队有信心应对俄方任何潜在威胁。

事实上,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来自里海东岸的石油同样可以通过该管线输往西方。哈萨克斯坦曾计划修建从本国阿克套港直达巴库的海底石油输送管道,虽然在俄方干涉下该项目一直未启动,但目前仍有部分中亚石油通过油轮转运至巴库港。俄方的担忧很好理解,一旦大部分中亚石油通过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线路出口,则俄方通过能源手段支配中亚的能力也将受到致命削弱。

对于美国来说,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是一条政治与战略管线,其实际经济意义倒在其次。由于土耳其本身就是北约国家,因此美国只要能够确保对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控制,就将在高加索堵死俄罗斯南下的通道,并动摇其在高加索和中亚的主导地位。

 “胡萝卜”遇“大棒”

莫斯科的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俄方不可能放弃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因此无论第比利斯由谁当权,俄格关系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善。阿塞拜疆方面,仅在2007年,也就是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投入运营的第二年,该国GDP就实现了35%的惊人增长,这是阿方过去通过俄罗斯出口石油时根本无法想象的。必须指出的是,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在新管线的运营机构中只占有25%的股份,其他75%全部操纵在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因此,即便不考虑历史、民族和宗教因素,仅仅出于经济考虑,巴库也必须选择西方。

从这个角度来看,纳卡就没那么重要了,而阿塞拜疆当然也没有“拜错大哥”。

显然,俄方缺乏相应的筹码来支持自己在高加索的外交。此时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再次登场——当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莫斯科将通过军事威胁,甚至军事打击来维持“高加索枢纽”的正常运转。

在北线,2008年的俄格战争让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欧盟,进而彻底倒向西方的时间表无限期推迟,并间接推动了第比利斯极端亲西方势力下台。

在南线,俄方通过集安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同盟以及久姆里军事基地将亚美尼亚牢牢锁在俄方阵营内,不仅控制了外高加索通往中东的大门,同时还利用在纳卡冲突中的调停者地位,间接影响阿塞拜疆的对外政策。在本轮冲突中,俄方再次成功扮演了上述角色。

在西线,当大马士革的巴沙尔政权一度摇摇欲坠时,俄仍坚持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并逐渐恢复地中海分舰队的实力。战时如有必要,俄方可以通过空袭杰伊汉的石油与码头设施,或者以潜艇及岸舰导弹拦截转运油轮的方式,威胁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线的终端。

简单来说,美国干涉外高加索局势主要依靠的是经济与政治(如颜色革命)手段,而俄方则更倚重军事。两相比较,美方构建的高加索反俄体系尽管表面上占得上风,实际却非常脆弱。高加索离俄罗斯太近,俄方在这里又有长达300多年的传统影响力,一旦莫斯科认为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跨越红线,和平时期的强大军事威慑就随时可能转化为军事打击,

格阿两国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军事压力,而美国又不可能在高加索这样的非核心利益区与俄摊牌。当2008年俄格战争爆发时,西方的无力与无奈已经充分暴露在格阿两国面前;而每当纳卡冲突激化时,在领土上吃亏的阿塞拜疆也只能听从莫斯科“拉偏架”式的“调停”。

亢奋的安卡拉

与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针锋相对不同,美国在本轮纳卡冲突中的表现相对务实。在冲突爆发前一天,国务卿克里刚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华盛顿会面。这不禁让人生疑,之后的冲突是否有美方的授意与鼓动?

但在冲突爆发后,华盛顿又联合莫斯科共同呼吁双方停战,这无疑对停火的迅速达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看来,不期而至的交火应与美方无直接关联。

站在美方立场,一旦亚阿两国滑向全面战争,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线的安全将受到威胁,而俄方潜在的军事干涉则肯定会削弱华盛顿在外高加索苦心建立的影响力。这一切都是不符合美方利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冲突中,土耳其安卡拉再一次发出了极不和谐的声音。当全世界呼吁双方克制与停火时,埃尔多安政府反其道而行,高调支持阿塞拜疆“保卫国土”。事实表明,土耳其高估了本国的地区影响力。阿塞拜疆不会把土耳其“口惠而实不至”的支持太当回事。相比于纳卡,本国受西方和俄罗斯掌控的经济和安全利益才是更需要小心捍卫的。

作为另一个高加索相关方,德黑兰这次很明智的扮演了“打酱油”角色。阿塞拜疆曾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但阿塞拜疆族在伊朗国内是受压制的少数民族,这导致伊阿关系一直磕磕绊绊。

亚美尼亚也曾是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400年战争的前哨阵地,不过自萨珊波斯帝国灭亡,伊朗民众改信伊斯兰教后,其在亚美尼亚已经没有什么传统影响力。换句话说,纳卡归谁德黑兰恐怕根本不关心,现在的伊朗政府将重振帝国雄风的重点放在了伊拉克、叙利亚、海湾等中东地区,北线的高加索方向作为大后方自然是越稳定越好。伊朗政府自冲突爆发伊始即呼吁双方停火,就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每周一期,不见不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