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搭配这13套科普书,6岁儿子顺利把RAZ刷到了24级

2021-09-17 13: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搭配这13套科普书, 6岁儿子顺利把RAZ刷到了24级! 原创 肉肉等妈 小花生网

大家好,我是肉肉等妈,我身边的一些妈妈们,常常会讨论带娃英语启蒙中遇到的问题。经过观察,我发现很多问题的出现,主要都是在两件事情上没有抓到主要矛盾——分别是听力和认知输入方面,导致娃的英语进阶之路效率低下。此篇文章针对这两点问题做了分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本文由花友 @肉肉等妈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一、听力先行

我发现大家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和听力息息相关:

怎么拉听力?

听的时候裸听孩子能听懂吗?

拉听力,我为什么进展很慢?我又卡在了这里?

放的时候孩子没听怎么办?

要不要专门坐着听?听几遍?

……

其实有很多文章写过听力的学习方法,可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还是离得很远。我可以将我的实践经验提供给大家做一些参考。

先介绍一下我家娃的情况:今年3月,儿子自读到了RAZ T级别,听力是RAZ X级别刚开始,可以看到听力的X级别比阅读的T级别要领先3个级别。虽然领先不算很多,但也算是做到了听读分离。目前,儿子已经自读到了RAZ W级别。

之前我在小花生分享过,带儿子一年刷18级RAZ,进阶中章的故事(��),这样的速度,总结下来还是听的作用。所以我个人觉得,孩子当下的听力级别,更能反应目前孩子的真实水平。

英语启蒙听说读写这个顺序,第一步的听,是开始 ,对语言学习的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听力输入的重要性,那怎么解决这些听力问题呢?

下面将围绕:听力前提——裸听条件——自拼要求——实际操作这几方面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 听力前提:可理解输入

“可理解”是根本,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不理解的音频给孩子相当于是噪音,是无效的也是低效的。这些理念很多英语启蒙书籍都能看到,是基本的英语启蒙共识了。所以亲子陪读重点可以从两方面下手:解决“可理解”+级别升级。

解决“可理解”

爹妈们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个“可理解”,通过各种方法,比如翻译或者图文对应tpr(全称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通俗理解就是动作)等实现亲子陪读对孩子可理解的输入。

tpr教学法

这样的操作,一来为了后面的音频做了铺垫,二来通过一些解释让孩子在亲子陪读中达到了认知输入。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遍能解决“可理解”,那就只需要一遍,如果需要两遍才讲清楚,那就两遍,但是不要重复多次去讲,那就和复读机毫无差别了。唯一的差别是可能比复读机还低效,毕竟人赶不上机器。

级别升级

尽快的级别升级,才能带领孩子接触更丰富的语言和强大的知识背景,以及内容宽度。

只有输入内容自身词汇丰富,更有助于理解语言,习得语言,通过不同场景多次的听力输入,就会越来越熟悉。

不及时进阶,永远停留在一个级别,难度没有提升,接受知识的范围没有变广,后面的结局就是孩子永远停留在了这个级别。

相信很多爹妈们自己看一个级别,再过几个月回头看,当时觉得难的现在竟然简单了,同理,陪读也要不断的进阶和升级。

2. 裸听条件:词汇基础达到6000

有了“可理解”作为基础,后面慢慢会过渡到裸听阶段,我的观点是建议孩子测试一下ar值,阅读ar在2.5-3之间都可以进行裸听。

因为ar值在2.5-3左右,基本就可以自主阅读初章书了,这个程度的阅读词汇量也差不多在6k左右。

本身在分级设计中,词汇及知识点是螺旋上升的,输入到一定级别,这些词汇反复地出现在不同场景下,孩子会自己慢慢理解和内化。当有了这些词汇基础后,就具备了裸听的条件,这样能听力能更快的领先阅读,为后续的阅读做准备。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启蒙初期建议同级别可理解输入,当天亲子读完,当天听音频,这样更高效。

后期有了积累后,ar值达到2-3左右的阅读能力,尽快进入裸听阶段,家长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放手,大量的听力熏陶,慢慢就会发现惊喜。

3. 听力足够,开展自然拼读

先积累听力是一个沉默的过程,很多爹妈们太急于求成,总觉得能读了就是阅读水平的体现,就是输出了,就是孩子启蒙成功了。其实这种都是泡沫,一开始看着快,看着见效,实际到最后会发现越来越吃力,阅读也越来越慢。

有句谚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了听力的基础之后,再来学习阅读,这样是不是更高效呢?所以启蒙的成功与否,不是看会不会立马读,而是看听力词汇的累积才是启蒙成功的根本和重点。

盖兆泉老师的文章说得很清楚:要想学习自拼,建议3k词汇。拼读就是一个工具,自然拼读的重点是“转”。转什么?转听力词汇,所以自拼是孩子有听力词汇的基础上通过自然拼读转为阅读词汇。词汇都没积累,拿什么转呢?没有听力词汇就急于自拼,真是杀鸡用猴刀了。

做个选择题: 孩子A读到B级别,都会读了,一个this is句型都掌握了。孩子B读到G级别,不会读,但是每个句子和文字都理解了,但是不会说。大家会觉得哪个高效呢?

总之,学习是长期过程,掌握了主要矛盾,才能进入飞快的轨道。

4. 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上,主要分成两块:大量重复地输入,以及坚持持续地输入。

大量重复地输入

听力词积累的多少,跟输入的范围和频次有相关。换成中文,婴儿开始每天就不停泡在语言环境里,家里人不停地说,输入,到了3岁,孩子才能开口说整句了。

所以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大量的基础,“1万小时定律”,语言学习本身有个遗忘的过程,大量是根本,后面就是重复。

坚持持续地输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其实我们缺的就是坚持。

毕竟当下资源漫天飞的时代,获取信息太高效了,有了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才会慢慢等来花开。

以上就是我对听力方面的反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二、认知输入

解决了听力后,下面就是娃英语启蒙中的认知输入方面,我的一些思考和经验。

这部分,我会聊聊我家娃是如何通过非虚构阅读读到RAZ W级别的;还会总结一些适合配合RAZ做认知补充输入的书目分享给大家。

1. 我家娃靠认知背景补充输入,无痛刷到RAZ W

大家其实也发现了,Raz的后期大概从H字母开始,难度开始上升,且同级别重复性的语句基本消失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强,需要小孩能理解才能读下去。

如果本身孩子中文阅读能力没到这个阶段的话,英语的就更加没什么可能了,所以nonfiction部分对逻辑能力比较高,为了更好的积累认知和进阶raz级别,此时补充这类题材成了重中之重。

目前我家娃的进度 raz w级别在读,AR测试5.7左右。

我平时遇到别人向我提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理解了吗?消化得了吗?看得懂吗?

这类的问题总结一下,其实Raz高级别进阶困难,主要是两点原因导致:

听力没有持续输入,没法积累更多的听力词汇,去拉动阅读,听读分离;

没有足够认知背景和非虚构补充,导致看到一些知识点理解不了。

Raz的确是一套好的读物,这个大家都知道。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题材,很多专家一直强调国外是做精读使用 ,是因为可以拓展的部分有很多。但是对于我这种不喜欢费妈模式启蒙的我来说,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关键。

所以我发现,通过同级别的平行阅读去补充更多的背景知识和细节,构建一个大的知识面,知识点之间越重叠和深入,触类旁通的能力就越强,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也会进达到最大化。

这样,以raz为框架,其他读物为补充,就能弥补raz精读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铺垫后,背景知识和基础的认知能力就得到了提升。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后,娃可以平缓地进阶到更深的难度,这样就不需要妈妈再去费劲去一个点一个点地讲解了,高效又省心。

晒一下我家娃的自读时间轴:

2020年

3月22日到4月10日:RAZ A到D,《牛津树》1-5,《海尼曼》G1-G2 a-h 自读结束

4月12日到5月23日:RAZ E-G 自读结束

5月24日到6月17日:RAZ H自读+QUIZ结束

6月18日到7月9日:RAZ I自读+QUIZ结束

7月10日到7月18日: RAZ J自读+QUIZ结束

7月20日到7月30日:RAZ K自读+QUIZ结束

8月3日到8月19日:RAZ L自读+QUIZ结束

8月20日到8月31日:RAZ M自读+QUIZ结束

9月10日到9月15日:RAZ N自读+QUIZ结束

9月17日到10月2日:RAZ O自读+QUIZ结束

10月3日到10月22日:RAZ P 自读+QUIZ结束

10月23日到11月5日: RAZ Q 自读加quiz结束

11月16日到12月23日:RAZ R自读加Quiz结束

12月25日到2月17日:RAZ S自读加Quiz结束(回老家一个月阅读暂停听力继续)

2月28日到3月11日:RAZ T (还剩2本合集结束)

……

目前:RAZ W

我家娃就是靠着这样做平行阅读的补充,目前读到RAZ w一路无痛进阶。

2. 适合配合RAZ做认知补充输入的书单分享

下面,我会分享一下很适合配合RAZ,做认知补充输入的书单。书单根据蓝思值和raz相应级别已经做了分类。

《Science Vocabulary Readers》系列

学乐出版的《Science Vocabulary Readers》系列涵盖人体、天气、太空、动物等主题。

内容皆为孩子们所熟悉的,而且有各种图表和问答形式组成。这套其实可以当做科普词汇阅读补充,还有一套难度深一点的科普词汇也建议入手。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美国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系列也是我的最爱,随便拿出raz都能找到对应的搭配,科学兴趣+英语,全都搞定了!

书中以动植物为主要内容,还会涉及如名人、气候等话题,根据级别的不同,会有3-12个左右的知识点。而且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进行深挖,且都是大量真实、实拍照片。

科一科二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自然科学启蒙

这套《自然科学启蒙》,实在是读raz必配。绘本画风,让孩子不排斥。知识点又全面又细节且118本又足够大套,不用纠结再去选别的读物。raz没有很细节讲解的知识点,这套书都有。难度在raz g2左右正合适,读完这套可以完美无痛进阶g3,必入的百科全书。

这套书和一般自然科学艰涩写实的风格不一样,更加偏文学性。内容涵盖了语言学习、生活礼仪、美感经验、地理知识等等。童趣的绘图,深入浅出的描述,会让娃不知不觉爱上科学。

这套书按照文字难度、科学概念的深度,分为Stage 1 & Stage 2。每本书结尾都会有和这本书主题相关的动脑问题、动手操作的简单小实验以及可作为延伸阅读的相关资讯,让知识的吸收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剑桥英语百科

这套书完美对接剑桥英语考试(ket pet fce cae)完整的进阶体系和94个题材,读完收获满满!

这套书内容涵盖了:自然现象、野生动物、城市风貌 科学实验、人体机能、生活习惯 社会现象、心理研究等等方面。

而且每册书中都会遇到3个阅读环节:读前,读中,读后,这样的设计让娃重基础能力和阅读技巧的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尤斯伯恩初探》系列

U社的书,难度不算高,知识也很有趣,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知识点设计 一环套一环的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这样的好处是,不断激发孩子的思维,讲到知识点A的时候,就会引发孩子思考知识点B,讲到B又会引发C,让孩子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从而将这个主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这个系列有三部曲。

初探科学系列:

初探自然系列:

初历史系列:

其中,初探历史系列有些主题还可以搭配牛津树:

谁会赢Who Would Win

两个动物PK,谁会赢?用对比的科学研究方法,让孩子打开想象力,学习如何思考,探索科学知识。

里面都是开放式问题,重点词汇附有解释,还有各种冷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I wonder why )

这套开本很大!画风很美!字体很大!拓展性特别广和细。文字通俗易懂,而且难度不高,每本书围绕一个最生活化的主题展开内容,全套书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等百科知识。

每页设有触类旁通的知识延伸内容,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拓展孩子的视野。

我们读这一本的时候还找到了who was的一本重叠内容,讲哥伦布那本竟然出现了张骞的题目,可以看出这套书的深入点和拓展性了

哥伦布那本竟然出现了张骞的题目

图话经典系列9本:Ancient Egypt: Tales of Gods and Pharaohs

这套书是后浪引进的,中文就是《图话经典系列》,这套可以全部入手。

内容覆盖从埃及到圆桌骑士,到印度神话到伟大发明家到改变世界的女性,几乎每个题材都会涉及到raz的知识点,而且画风也有趣,漫画的形式,细节又很多。圆桌骑士部分,牛津树也可以有彩蛋搭配哦!

牛津阅读与探索发现 Oxford Read and Discover

本系列特点是通过跨学科主题,并配有丰富活动,自带quiz,非常适合 CLIL(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

这个系列主题涵盖三大学科范畴,包括科技、自然及艺术与社会科学。书中吸引人的照片、地图、数据表和图表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

每本读物中的专题练习训练学生的quiz和技巧。最后均还有扩展阅读及批判性思考活动,有助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学乐真实百科A true book

学乐True book真实百科系列,33册+64册,又是一个全入系列。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公民社会、物理化学科学、生物世界等。

物理科学系列的元素主体书

You Wouldn t Want to Be《千万不要玩穿越 》

这套书我只买了百科系列,历史系列我觉得目前可能娃理解不了。

记得读罗马那本,很有意思,里面讲了奴隶买卖又讲到了角斗士培养。讲马桶那本,记得还说了亨利三世的黄金马桶,内部构造。从之前没有马桶引起的环境问题引申到细菌污染水源、流行病爆发,真的很有意思!

学乐科普词汇

这套是第一套推荐的升级版本,所谓“科学词汇”,跟日常用词的很大区别,就是每个词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key science concept)。

科学概念很有用:

如果不理解概念,纯粹记住这些词儿对应的“中文意思”,并不能真正掌握。 英语单词的学习和使用,需要放在一个场景、语境或者学科中才有效。脱离了这个背景,即使背了很多单词,还是不理解、不会用。 靠背诵学习的单词一个个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学习效率不高。国外孩子学习科普词汇时,通常在相关主题下拓展相关概念,一组组去学。

本系列涵盖四个主题:天文、地质、气候、生命。

每本书32页的篇幅,每两页介绍一个知识点,也就是说,一本书至少带孩子接触到12个知识点,和20个重点科普词汇。

重点是,知识讲解做得简单、有趣;词汇学习科学、有条理。全套书跟着读下来,孩子可以接触到两三百个科普知识和400个科普词汇!

国家地理footprint系列

这套我从PET级别买到了CAE,和剑桥百科一样也是剑桥体系升级。

Footprint足迹系列看书名就很好理解,国家地理带着我们去世界上某个角落看一看 ,如图所示,每本对应各地地图。

该系列分为8个级别,内容分五大主题,包括不可思议的动物 (Incredible Animals)、心驰神往的地方 (FascinatingPlaces)、非凡杰出的人物 (Remarkable People)、精彩纷呈的活动 (Exciting Activities) 和奇妙的科学 (Amazing Science),丰富程度堪比百科全书。

同时这套也很适合自学和精读,题目设计很多方面和re也很相似,分为 读前预热、读中练习、读后测试、拓展阅读、词汇学习等精读涉及的环节都可以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完成,另外还配套视频,通过这些环节的完成,让娃实现高效阅读。

这里有一张这套书和蓝思、中高考、剑桥英语五级和CEFR的对标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我家的非虚构认知书单先到这里,搭配RAZ阅读和非虚构补充做quiz,快速有效提升娃的认知能力,如果你也一起读完这些,那么基本可以完美解决认知难题和上限,无痛进阶到G5级别,AR值到6左右。

原标题:《搭配这13套科普书, 6岁儿子顺利把RAZ刷到了24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