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速开五分钟,抵得上一辈子”,拍电影也是如此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2016-04-26 16:5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如果当时知道这部电影是能在中国放映的,我一定会努力让中国观众看到。伯特·孟若(Burt Munro)的传奇人生真的值得所有人学习。”如今已经71岁的新西兰导演罗杰·唐纳森至今依然觉得十分遗憾,这部他与好友、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在2005年合作的传记片《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时隔十年,随着新西兰电影周的展映,才能在大银幕与中国观众见面。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传记片,豆瓣评分高达8.9分,网友对电影最多的评价是温暖又励志。

安东尼·霍普金斯在《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中饰演新西兰传奇车手伯特·孟若。

片中主角是居住在新西兰小镇的印第安摩托车赛车手伯特·孟若,他热爱速度带来的幸福感,从年轻时就把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摩托车手作为梦想。“像这样全速开上五分钟,抵得上某些人活一辈子。”电影里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伯特·孟若这样告诉隔壁的邻居小男孩。

1967年,已经68岁的伯特·孟若花了毕生积蓄从新西兰到达美国,在美国犹他州巴纳维亚盐带平地上创下当时的摩托车陆地行驶速度293.728 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这个1000cc以下级别摩托车所创造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到达犹他州前,伯特路遇抛锚、不认识路、被骗钱各种“惊险”,却也得到了各种莫名而来的帮助。

唐纳森在1971年就曾拍过纪录片《伯特·孟若:献给速度之神》。此后,他认为“伯特很让人着迷,是电影故事的最佳载体”,便着手写电影剧本。最终在2005年上映的《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里,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伯特·孟若是个执着古板又可爱的怪老头,不服老与年轻人比赛,哪怕明知自己会翻车,还要在翻之前轰鸣着超一把车。

对罗杰·唐纳森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对伯特·孟若传奇人生的诠释,也是他离开好莱坞后的第一部新西兰本土电影,却获得了所有执导电影中的最高评价。

伯特·孟若挑战速度纪录。

新西兰人口只有400万,极小的资本市场和观众市场都令新西兰电影人发展受限,最终几乎都选择进军欧美市场。与观众比较熟悉的几个新西兰电影人,《魔戒》导演彼得·杰克逊、获得戛纳金棕榈的简·坎皮恩比起来,罗杰·唐纳森在好莱坞发展的成绩没有那么亮眼,但却称得上是最早一批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西兰导演。

1977年,32岁的唐纳森拍出《星际狩猎者》,这部电影令他名声大震,成为第一部在美国上映的新西兰电影。1984年,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叛舰喋血记》的再次成功则让他有了进军好莱坞的机会,也让他结识了日后好友安东尼·霍普金斯。唐纳森随后在好莱坞执导了一系列商业片,与凯文·科斯特纳、汤姆·克鲁斯、罗宾·威廉姆斯、杰森·斯坦森等好莱坞一线巨星合作。这些商业片属于质量尚可没有亮点的好莱坞流水线产品,并没有让他跻身为一线导演。

2003年,执导完《喋血计中计》,唐纳森回到新西兰筹备《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这部与他在好莱坞20年间所有商业片都不同的传记片却意外获得好评。好莱坞是商业电影巨头,但似乎不是每个导演都能适应夹在口碑和票房之间的金钱规则。

罗杰·唐纳森

【对话】

澎湃新闻:时隔10年,再次在电影院看自己的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罗杰·唐纳森:虽然这部电影是好多年以前拍的,但这次真的觉得是我第一次将它作为电影来看,因为以前都是从导演的角度每一帧每一个画面剖析出来。看的时候我好几次都笑出来了,心想这个导演拍得还不错嘛。

澎湃新闻:刚开始想将伯特·孟若的摩托人生拍成电影时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个过程顺利吗?

罗杰·唐纳森:这个片子的起源是我1970年代拍的纪录片,而且我和伯特·孟若一起去过美国,这个人很让我着迷。一个人怎么看待生命,怎么看待自己逐渐老去的生命,以及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自己对青春时候梦想的执着,他是个完美的故事原型。我一共写了6个版本的故事,其中一个版本甚至把我和我的制片人初到美国的经历也融入其中。但后来我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应该聚焦在伯特身上。

澎湃新闻:伯特·孟若将生活理解为“全速开五分钟,抵得上一辈子”,你也这样认为?

罗杰·唐纳森:当然,我对电影的热爱和他对摩托车对速度的热爱一样。但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拍电影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事业。这种热情是我和伯特共有的东西。

伯特·孟若和他的印第安“侦察兵”摩托车。

澎湃新闻:拍这部电影前你都在好莱坞拍商业类型片,是什么促使你突然回到新西兰筹备这部电影?

罗杰·唐纳森:这是我很久以来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它对我的意义很重要。恰好那时候我第一个儿子刚刚出生,于是我决定要好好陪家人,同时把这段时间空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伯特的故事上,差不多用了一年半,才最终打磨好了剧本。

澎湃新闻:作为新西兰导演去好莱坞拍电影艰难吗?

罗杰·唐纳森:去了那里我才发现,这地方和我原先的设想不一样。就好像我原来以为上海是那样的,西方媒体描述的中国,但我来了后觉得很吃惊,和想象中差距很大。我刚去好莱坞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那时候我已经拍了几部比较成功的电影了,不是作为一个无名小卒出现的,得到了一些帮助。

澎湃新闻:你在好莱坞以拍商业片为主,还关注艺术片领域吗?

罗杰·唐纳森:其实艺术片在全球的情况都不好,毕竟受众有限。通常喜欢所谓艺术片的观众是因为对其他国家文化比较好奇,也需要有跨越文化的能力。我认为有些电影在这个国家是主流是商业,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可能变成艺术片。我不觉得这其中有明确的界限。

澎湃新闻:对你影响最大的导演是谁?

罗杰·唐纳森:英国摄影师比尔·布兰特对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收藏了他的一些原始照片。他的照片很有震撼力,尤其是构图方面。另一个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小时候我妈妈喜欢看艺术电影,她常常拽着我去看些艺术片,其中就有伯格曼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些黑白镜头,对我有很大影响。

凭借彼得·杰克逊等新西兰电影人的努力,新西兰电影工业已经实现了蚂蚁举大象。

澎湃新闻:新西兰电影人许多都在好莱坞发展,但新西兰电影产业其实非常小。这会不会导致本土电影比较弱?

罗杰·唐纳森:新西兰是个很小的国家,但现在的电影工业已经实现了蚂蚁举大象,比如彼得·杰克逊,他的电影都是在新西兰拍的,后期技术公司也在新西兰。我认为正是新西兰在地理上远离好莱坞,电影影响力反而能扩散至全世界。所以新西兰电影人都把自己看成世界电影人。我把自己界定在新西兰电影人和好莱坞电影人之间。

澎湃新闻:你很后悔当初没有在中国上映《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

罗杰·唐纳森:我原先对在中国上映的条件理解得过于严苛。可能媒体夸大了中国的严格程度,我之前还在担心这次展映需要删掉一些镜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