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父母说话术:都是夸奖,差别可大了

编译 心柳
2016-05-11 17:19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喜欢对孩子说”你最棒了“、”你最聪明了“的家长可不是少数,可是,这种夸奖方法在近年来的心理研究中被证实效果不太好,不仅未必让孩子收获真实的自信,相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

本文为编译,有部分删节。

作者:Elise Solé 来源:yahoo.com

作为一名家长,你完全可以偷偷地认为你的孩子是全班最聪明的。不过,千万不要让他也这么想。据一篇发表在德国《社会心理和人格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对自己学术能力有着极其不现实的认知的孩子,往往没有他们那些相对谦虚的同学受欢迎。

科学家把这种想法称为“自我强化”:当一个学生不仅认为自己才是最优秀的,而且还对某个同学产生了心理优越感,这时便可以将他的这种思维理解成自我强化。这也使来自班贝克大学的作者KatrinRentzsch和她的小组在他们的新研究中拜访20个八年级班级的时候,打算去做一个调查。他们要求学生们对他们的同学的讨喜程度进行评分,并对他们就自己比其他同学聪明多少进行询问,最后把那些评定与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如果某个孩子对某一个同学明显地表现出了优越感(“我比你成绩好多了”),那他们的“不讨喜”则是相互的。然而,那些单纯觉得自己很聪明的孩子,并不会在社交上产生什么影响——广义上的自我感觉优秀不会使某个特定的人感觉受到冒犯。

研究作者怀疑,孩子们之所以发展出了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和他们一直“沐浴”在老师和家长的称赞下有关。这一现象在文章《别再被动反应,开始主动反馈》作者Sharon Silver的实践中频繁出现。在接受雅虎育儿的采访中,她说:“一个家长与生俱来的直觉可能就是去告诉他们的孩子无论他们做什么事都会特别擅长。不过更明确的赞赏比广泛的赞扬更能帮助孩子成为自信、善良的人。”

假如你的孩子回家说他的数学考了A。不要直接给他戴高帽说“你实在是聪明啦”,而是要问问他对这个成绩有什么感受:这个成绩从整体来说,能够为他带来什么?这个成绩能让他改变他对自己或者他朋友的看法吗?Silver表示:“问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提升自我认知。你并不是在表现他的好成绩不重要,而是在教他明白成功到底意味着什么”。

另一个小提示:注意您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多说些类似“你学习肯定特别用功”或者“你是怎么解第三题的?”这样的话。如此一来,未来的成就什么的对他们来说似乎就没那么令人生畏了,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再次获得成功。

最后,记得避免再说“最好”了。Silver认为,那是个空洞的词。她说“‘最好’到底是什么意思?总有人的情况比你更好或是更差啊”。

更多专业亲子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

或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