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98洪灾时,气象预报员曾订正预报雨量避免三峡工程停工

黄彬 韩燕革/中国气象报
2016-04-29 20:1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宜昌,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998年7月13日,长江三峡库区水位告急,流量达到50000立方米/秒,如果未来三天再有面雨量超过50毫米的降水,洪峰流量超过65000立方米/秒,就不得不被迫停工,转移人员和设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回忆着当年的情景说,“那次预报十分惊险。中央气象台随即成立了专项保障小组,进行专题分析,并最终在当日的大会商中预报15日至17日将出现30毫米至40毫米的降水,而实际的降水量为35毫米。”

天气预报通常要经过气象要素观测收集、分析预报和结果发布三大步骤。何立富说:“1998年汛期,技术手段虽然没有现在先进,但基本的预报流程与现在差别不大。”

时钟拨回1998年7月13日——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专项保障小组成员围绕全国两千多个观测站上传的常规观测资料、有限区域同化预报系统(HLAFS)产品、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形势场资料和日本的降水预报,进行缜密分析,再结合自身经验,判断汛期天气形势,并根据实况对数值预报结果进行调整、订正。经过会商反复讨论,预报员最终确定结论。

当时的模式预报结果是,7月15日至17日的降水量会超过50毫米,但通过预报员订正,预报结论最终确定降水量为30毫米至40毫米。

何立富那时还是一名年轻的预报员。结论调整之大胆让他印象深刻。而最终证明,订正后的结论是非常准确的。

如果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在预报未来3天降水时,预报员会用更多技术手段来解决模式预报不确定性问题。

的确,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预报员角色定位的改变是明显的。

如今,预报员可以使用全国四万多个逐小时观测站点、全覆盖的雷达监测以及同化在数值模式中的卫星资料。在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时,还可以采用移动观测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密观测。同时,精确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分辨率的数值模式,使得他们可以深入了解天气系统结构,进一步描述天气细节,比如预报暴雨落区、出现时段、累积雨量等。

业务平台的现代化也在改变预报员工作。1998年时,很多气象形势分析都要靠“手工操作”,而现在,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分析海量资料。“1998年,Micaps1.0系统刚刚推出试用,预报员在大会商讨论时,还要在雨量板上手绘调整;现在,Micaps4.0系统已投入业务运行,预报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平台进行分析。”

18年来,预报员悄然向“现代型”转变。在以经验预报为主的“传统型”时代,年轻预报员要想成长起来,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年。而现在,人机结合,预报员凭借客观方法和经验订正模式预报,只需要5年至8年就能基本成熟起来。预报员也将更多精力放在熟悉不同模式的性能及对模式的订正技术上,同时能够开发更多的主客观融合预报方法,丰富自身理论素养,并抽出更多时间研究新资料的应用。

技术在发展,预报员的角色在转变,认真、严谨、敢于担当的精神则在传承。1998年6月12日至27日,长江流域降水过程持续长达16天。那些天,中央气象台大会商的气氛既紧张又热烈。台长、总工程师、预报员几乎就住在会商室。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有时还会因为观点不一致而争论。

“在1998年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下,他们能够顶上来,表现出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一直鼓舞着后辈。这对预报员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何立富说,“而经验的积累、科技的进步、对先进技术手段的更好应用,也让今天的预报员能以更适合的角色,应对好2016年夏天同样严峻的雨情汛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