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政大教授论文被曝抄袭7个月后仍未有结论,校方承诺不回避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2016-05-11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商学院前院长孙选中

“第一,从不回避。第二,没有回避的必要。正在按程序进行之中。”

5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时建中就该校教授孙选中论文涉嫌抄袭调查进展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应。

此时,距离该校启动调查程序已将近7个月,有关结论仍未得出。

2015年10月13日,澎湃新闻曾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商学院前院长孙选中被举报论文涉嫌抄袭一事。

举报者称,孙选中2008年4月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服务型政府及其行政机制研究》涉嫌抄袭剽窃。

该论文总字数超过18万,除去封皮、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等,正文约16万字。其中,有大约6万字与他人此前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重合或高度相似,篇幅超过正文三分之一。

澎湃新闻通过中国知网(CNKI)下载了孙选中的博士学位论文,并与举报者指称的被抄袭文章或著作原文进行了仔细对比,发现该博士论文确实有多处内容与他人研究成果完全一致或高度相似。

特别是该论文中,有一些超过千字的连续内容与他人更早完成的研究完全一致。孙选中并未将这些研究加以注释,只是将它们列入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

作为当事人,孙选中此前向澎湃新闻表示,举报系诬告,自己的论文“只是正常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了形成共识的表达方式”,但核心观点为原创,不能算抄袭。

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此前曾对澎湃新闻回应,举报论文抄袭首先需要实名制,之后才能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实名举报是《中国政法大学学术规范》明确提出的要求。

该规范第十一条显示,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实名举报制。被举报人有权对举报事项进行辩解、说明。举报人有义务配合调查,否则受理部门可中止调查;被举报人拒不配合调查的,受理部门可推定举报属实。

对此,2015年10月13日稍晚时候,时建中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举报人坚持匿名,但能提供明确线索和大量翔实材料,学校也会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调查核实。

他当时还称,学校会直面这一事件,根据媒体提供的线索,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等到基于事实的调查完成,会依照相关规定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不过,据澎湃新闻了解,孙选中论文涉嫌抄袭一事调查程序启动以来,中国政法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就此事多次开会,始终没有给出结论。目前,孙选中仍为该校教授。学校官网显示,孙的身份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4月12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显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一般应当以书面方式实名提出。以匿名方式举报,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者线索明确的,高等学校认为必要的,也可以受理。

高等学校对媒体公开报道、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依据职权,主动进行处理。

意见稿还提到,学术委员会可以召开全体会议或者授权专门委员会对被调查行为是否构成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行为的性质、情节等作出认定结论,并依职权作出处理或建议学校作出相应处理。

不过,上述意见稿未明确校学术委员会的调查期限。

孙选中论文的举报者认为,这也是意见稿在程序设计上存在的一点漏洞。尽管有些时候因为复杂情况,各高校的调查有快有慢,但也不能成为拖延的借口。特别是一篇博士论文,超过半年没有给出结论,调查进度令人堪忧。

5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孙选中论文涉嫌抄袭一事,校方已委托校外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等结果出来,将第一时间给予反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