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寻根·长城|永登——一部红城志,名镇永流传

2021-09-28 0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寻根长城 张明弘寻根长城 收录于话题#长城 73 个内容 #寻根长城 166 个内容 #古城 2 个内容

考察长城现状

梳理长城文化

挖掘长城艺术

保护长城遗产

跟随我们的脚步

感受不一样的长城之旅

张明弘-寻根·长城

自古红城数名镇,

满城楼阁锁烟云。

水绕田畴两岸翠,

庄浪逶迤穿层林。

—《红城志》

红日耀古城

寻根长城路上,长城和古城总是并行的。长城守护城池,城池里的人得以安居乐业。如今两者都在岁月中或残存、或湮灭。走出了尘世纠葛、走出了时间,但终究走不出历史文化的长河。他们以另一种形式附着在古城建筑里,留存于口口相传中,记录在书册画卷内。

明长城红城段遗址

明长城从水槽沟往南,抵达红城,已没有了痕迹,但我们还是找到了知情人,顺利地找到了红城段明长城遗址的位置——G312国道附近的农田里,没有碑记,土隆起的以为是长城墙体的地方,就是长城所在,但实际的墙体已然不存在了。

庄万学 80岁

这位知情人,恰巧是参与编纂红城地方志《红城志》的成员之一,八十岁的庄万学老先生。

带我们找到庄老先生家的热心的杨大叔

老先生的家在如今的红城镇宁朔村,正是在古城内。因为亲历古城变迁,也因为参与到《红城志》的编纂工作,提到长城和古城,老先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侃侃而谈。

口述历史

一直笑着摘豆芽的可爱大娘

庄老先生说,当年红城有九个自然村,包括了南大同,龙泉镇,红城镇,苦水镇,树屏镇,中川镇等六个小镇,说它是红城镇志并不准确,它所涵盖的地理范畴更广。

地图 来源:《红城志》

《红城志》的编纂工作启动于2004年春,到2009年面世,其间经历三年的搜集、征集、整理资料过程,二年具体的编写阶段。据说当时搜集、考证工作尤其艰难,搜集人员跑遍红城地区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许多多相关人士;而到编写阶段,编写人员一部分还是在职人员,工作之余无私奉献;年近古稀的退休教师葛清如老先生(如今88岁),在家中病人卧床和自身有病的情况下,仍笔耕不缀。

编纂人员2009年合影 来源:《红城志》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红城志》是对红城史料的补充完善,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红城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红市山城 来源:《红城志》

待到老先生拿出珍藏版的《红城志》,口述中的古城一一落于纸面。那些我们想了解的古城的历史沿革、规模建制、古迹庙宇、民俗文化等无一疏漏,均详实地记录在册。

红城子

一名丽水城,

因墙由红土筑就,

又名红城子。

红城是河西走廊门户,丝绸之路穿境而过。这里生态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阜民殷,自古为商贸集市、文化中心、军事要地,有“善民福地”、“古道第一镇”之称,明清时为陇上“四大名镇”之一。

红城全景 来源:《红城志》

红城航拍

我们寻找的红城堡——红城子,正是今红城镇所在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河西迁河东。城南北1000米,东西长330米,城墙高11米,底宽3.2米,顶宽1.2米,有南、北、西门,不设东门。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裁庄浪所设平番县,红城子设堡,属平番县。作为军事重镇,清初增筑北关关城,红城的城防设施更加完善。"《红城志》中这样记载。

红城子历史建制沿革表 来源:《红城志》

红城子自古以来宗教文化较为发达,庵观寺庙尤为密集,城堡内外就有36座。据清代乾隆《平番县志》载:“关帝庙、三观庙、玄武庙、雷祖庙、三圣庙、马王庙、龙王庙、长祖庙、感恩寺、吉祥寺、魁星阁,俱在城内。”后来,个别建筑毁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战乱,绝大部分毁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幸存者甚少。

红城子平面示意图 来源:《红城志》

红城镇宁朔村二社 清晰的庙宇分布图

明长城和城门城墙遗址

明长城在红城境内长约18公里,

始建年代均在明万历以前。

《红城志》中对红城段汉长城明长城都有记载"明长城在红城境内长约18公里。南起野泉东嘴小学,北至龙泉寺镇瑞芝村蒿滩社(1962年前属红城辖区)。今存遗迹六处,断断续续约长380米。"

如今百年中街

其中,我们已经找到瑞芝村长城、水槽沟村长城(往期相关链接:寻根·长城|永登-肃肃龙泉雪,寂寂昌隆寺),以及庄老先生带我们找到的红城宁朔村长城遗址。

明长城红城段遗址

而汉长城始终在明长城的东侧,其走向大体与明长城一致。

北城门遗址(现宁朔村三社12号)

庄老先生带我们去南北城门遗址打卡的时候,想起来几句关于古城城门的民间俗语,生动有趣——进南门“坐立不安”(四个字分别是百家姓中的左、李、卜、安),二王守关(守门的两个姓王的),出北门“苏毛窜甘”(四个字分别是百家姓中的苏、毛、爨、甘)。

南城门遗址(现永安村二社26号)

通过红城志中的记载和庄老先生的讲解,当天的寻找任务我们已基本完成。余下的时间,足够让我们从容地感受古城保存至今的古迹庙宇。

感恩寺

千年古刹阅尽人间沧桑,

今朝兰若惯看世上春秋。

感恩寺,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佛寺“,位于城内西南角,属明代建筑。据《鲁氏家谱》载,是明弘治年间孝宗皇帝为表彰长期镇西北地区的鲁土司而特意敕建。又据《敕赠感恩寺碑记》上所书,该寺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

感恩寺牌楼

感恩寺的解说员却提出了另一种说法:推测很可能始建于元朝,明朝则是做大规模的修缮。原因是它的规制是皇家寺院的规制,要经过九道门、五道院,体现的是九五制尊的尊崇,而土司的规制没有这么高。

航拍感恩寺

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林则徐被朝廷从新疆伊犁召回,途经红城逗留数日,深感此地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欣然书写了”善民福地”、”民俱尔瞻”两块匾额。

感恩寺的藏传佛教塑像、精美的壁画和完整的建筑群,是研究西北地区古建筑、明清土司制度和西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实物。

向下滑动查看

精美壁画掠影

大雄宝殿内的悬塑雕像群

古晋会馆

昔日晋商聚会场所,

今天红城文化娱乐生活聚集地。

位于红城中街东侧,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秋。临街是两层木制戏楼,楼下通道为大门,大门南北两间,塑有马牵着的高头骏马,前面装着5尺高的木栅栏。馆门檐下悬有一块竖匾,书有“古晋会馆”。

临街大门

如今大门南北两间已被封闭,看不到高头骏马的雕塑。大门院内左侧墙角堆放了一块《山陕会馆》的石碑,是一度被误认的证据。

内院大门全景

咸丰七年砖雕“乾坤正气”

院东是砖木结构的三间过厅,在过厅穿堂靠左有井一口,井口由整块石凿成,镶于其上。穿堂梁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乾隆时期的题字。

梁上题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展厅里栩栩如生的石雕

该馆建筑风格独特,在山、陕、宁、甘、青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为红城镇文化站。院东的三间过厅,现作已用作"红城历史文化展厅”。而会馆中间的空地也已成为红城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聚集地。

古晋会馆视频

红城历史文化展厅

百年民宅

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多已拆除损毁,

目前保存尚好的仅余二三处。

目前保存完好的二层木制小楼

感恩寺的解说员大哥听闻我们是来寻找长城和古城的,带我们去了一处保存尚好的民宅。民宅的主人世代都住在这里,尽可能保存民宅的原始面貌。一部分屋子已不再住人,做了尽可能的保护。

老房航拍

古晋会馆附近的一处老房子,支起房柱的石基都已风化,房体摇摇欲坠的感觉,像是不久就会消失了一样.

古晋会馆附近的老房子

寻根长城路上,这样凭自发力量进行保护的古建筑有很多。一己之力有限,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有能力的机构组织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来。

汉代城墙遗迹

汉代城墙遗迹,

被妥善保护起来。

古城外汉代城墙遗迹

感恩寺旁一段汉代城墙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城,像我们熟知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很多资料显示,那些古代曾经著名,但如今大规模古代居住建筑群已经消失的城市,一般不称之为古城,而称作“历史文化名城”。

虽有一座感恩寺,一个古晋会馆,几处老民宅的留存,但红城已不算学术意义上的古城。幸好,一部《红城志》,是普通的红城人用他们有限的力量将古城还原如初,让我们得以想象它的盛世荣华。

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亮

有人说"建筑物就是我们留下的重要的历史记忆",也有人说"老人口述的过往是历史的重要证据"。建筑与人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存续。但建筑注定会逐渐消磨,人世变迁也不可逆转,唯有真实的记录永远留存。

张明弘寻根长城团队在六只脚App打点定位

长城和古城的遗貌,逐渐风化,不变的是万古留存的文化,一代代的记录传承。

张明弘-寻根·长城团队

记 2021年01月11日

所历

END

我们把这段旅程称为【寻根 ·长城】 ,就是想通过对长城的一路考察,走进长城历史,寻找那些遗失的传统长城文化根脉。去弘扬长城文化,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长城文化对于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您喜欢我们在长城路上的故事,欢迎关注【张明弘-寻根·长城】。

寻根长城

项目发起者

张明弘,1971年生于济南。

艺术家,长城学者。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长城学会专家库专家,北京长城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渤海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章丘国画院院长。

原标题:《寻根·长城|永登-一部红城志 名镇永流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