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呼吸|李迪华: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的低碳社区

李迪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整理
2021-09-28 20:1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李迪华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分享。(20:35)
刚才诸教授讲了一句话,全球有很多被忽视的减碳领域。刚才裘成讲到,食物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我自己也一直关注,带着学生做了很多食品本地化的研究。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领域,那就是市民的参与。我认为,这是最被忽视的。今年7月,我在杭州做了一个演讲,讲的是“全民参与的双碳行动”。澎湃发表之后,传播量非常大。我今天继续在那个基础之上,跟大家分享。

全民参与的社区减碳行动,到底什么样?我用一个比较形象的题目,叫做“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的低碳社区”。

准备这个演讲时,我也在征求同事的意见。同事说,你应该用一个“零碳社区”的概念。但我拒绝了。因为实际减碳过程中,我们要准确知道减多少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能够算出来,那个量也值得怀疑。而我们每一个人,凭着自己的感觉,其实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每天生活是否朝着低碳的方向行动——这是确定的、真实的。

我不打算跟大家分享怎么计算碳减排,但想通过演讲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确信地知道,每一项生活的行为,每一天的生活都在减碳。只要我们过着这样的日子,我相信,全球减排目标达到的希望就会更大一些。

我想从这样五个方面跟大家分享。第一个,是大家能感受到的全球气候变化。这张图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实际上,可以看到,基本上从1965年之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跟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趋势高度一致。也就是,最近40多年里,中国快速发展,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是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中,最值得被关注的对象。

刚才很多讲者谈到,新冠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大家都特别期待,通过新冠流行的负面影响去反思,让我们看到更多二氧化碳减排的机会。但在今年年初,我们看到的是这一张图。也就是说,新冠肺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帮助支持了二氧化碳减排。但地球没有停摆,无论去年还是今年,全球变暖一直都达到峰值。

我们从现在开始,即便已经确信无疑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但地球变暖的趋势不会马上停止。这让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投入二氧化碳减排的行动中。也就是,所有能帮助减低二氧化碳的行动,我们都要去努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市民参与其中。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

为什么我特别重视居民减排?在很多环境教育、绿色发展的书籍中,这一张图也都被引用。大家可以看到,人均热量的消耗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倍增。也就是说,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跟我们的社会生产、新技术以及新技术应用是密切相关的。所有这些应用最终惠及的是人,最终也通过每一个个体的人来实现。如果我们不抓住终端的人的行为去改变世界,我们的世界仍然会面临更大挑战。

特别欣喜的是,2015年《巴黎协定》取得巨大的全球共识。我经历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那时我正好在瑞典隆德大学开会,当时听到对中国的各种批评。一个特别了解中国的德国教授跟我商量,他说,你能不能到马尔默——全球绿色经济做得最好的一个城市,去跟市民交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我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当时电脑里什么材料都没有。但我仍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在马尔默的市政厅,给市民讲中国的沼气,讲中国的有机农业,讲中国屋顶的热水器、被动式节能。尽管我没有数字,但仍然获得马尔默市民高度认可。甚至很多人听完我的讲座之后,开始问我,这个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马尔默能不能用?我说,当然能用,因为我们用的不再是水冷,而是真空管,在零下30度的情况下,只要有阳光就可以收集空气中的热。

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教设计的老师,让每一个人参与到其中,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我们通过企业减排,通过政府制定规则,通过大规模改变集体生活行为,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行为。

每一个人的行为如何支持减碳,今天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正是我们对价值的认同,对行为的认同,对我们相信什么的认同,会导致非常坚定的行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坚定相信我的生活行为就是在造福全球,毫无疑问,就会去做更多好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个体参与的行为,让每个人意识到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做的这些事情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同时,我们参与到这件事情来,它会让我们确信无疑地知道自己的品格是什么样子的。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等级,大家都非常熟悉。对一个非常饥饿的人,你只要把一个汉堡给他,他就心满意足了。但今天的中国,我们已越过了那个给汉堡的时代。这个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重新思考我们跟社会的联结。而在跟社会联结中展现出的,不再是个人的满足,更多的是个人跟社区共同展现出来的集体价值。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

比如说,我们居住小区的人行道。这是最被大家忽视的。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三米宽的人行道,才能支持社区的美好生活。我给大家看的这张图,是我用了一年时间争取,才给居民修了一米宽的专用的人行道。我自己认为,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我仍然要为三米以上的人行道努力。

这种拼装的人行道,对老人、儿童都是非常不友好的,我们要努力去改进它。

这是我的朋友做的一个社区的设计。他听了我的演讲之后,进行老旧社区改造的时候,消灭了这个社区所有的一步台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但非常遗憾,最后那个安全门留了一个两厘米的瑕疵。这仍然是我们需要改进的。

这是我们一个改造得非常好的社区。这个社区里没有足够的座椅。我特别欣喜地看到,居民自己把家里不用的座椅、废旧物、沙发搬出来,建了一个自己的小亭子。这个亭子成了整个社区的中心,市民交流的中心。这样的亭子其实需要更多市民去参与。

这是设计师参与的一个适老改造的椅子。大家别小看前面这个小的扶手,恰恰是这个扶手,能够让老人不需要外界帮助,可以自己到社区活动,投入社区的生活之中。

 

这是我们居住小区的儿童活动设施。更多居住小区根本没有足够的儿童活动设施。他们只能使用这些非常危险的、老年人的活动设施。改进儿童的户外环境的设施和行为,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

我们的城市一直坚持绿化率越高越好。我要提出不同意见。我们的居住小区,恰恰是因为绿地太多,破坏居民更加友好的行为。比如说,我们的很多城市,我们的居住小区都喜欢种竹子,但竹子对儿童是非常危险的植物。很多孩子就因为竹子受到伤害。我们的城市不在乎绿地多少,在乎绿植能不能够促进人跟人之间的交流,能不能促进老人、儿童走去室外参与户外活动。

我们的城市特别喜欢建设的就是这种绿化隔离,但恰恰是这种绿化隔离在阻碍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产生不安全感,让我们放弃户外公共生活,阻碍了人跟人之间的交流,让我们视线不能相遇。所以,消灭居住小区中的绿化隔离就是在减碳。

 

这是我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用了两年时间,说服居民、说服街道、说服居委会同意我在居住小区砍树。通过砍树,让阳光照进居民家里,让居民通过阳光感受到户外生活,让老年朋友不再整天待在家里。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认为绿地越多就是越好的。

这是我们的小区。这个老人正在做康复,我每天都看到他非常艰难地在做锻炼,他的老伴就陪在他的身边。我们社区的生活、社区的环境,就是应该支持老年人,让他们自己去过一种自主的、自我支持的生活,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我们为老年人准备的电梯。但这里有一个设计的瑕疵。这个电梯底部留出了一个坎儿,对老人、儿童都是危险的。每个细节都对人友好的城市,才真正可能是低碳的城市。

这是我们的城市到处积水。正是这种城市的不友好,促使我们去开车出行,促使我们拒绝步行,拒绝公共交通。只有当我们的城市杜绝这些危险,才可能是低碳的。

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要加入到垃圾的减量化、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的工作中去。

这是今年中秋收到的最让我愤怒的一份礼物。我把这个礼物拆开以后,里面只包裹了三个小小的月饼。三个月饼的重量是所有包装物重量的七分之一。这份礼物收到之后,我拒绝了所有后面说要给我寄月饼的,我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再发生。

所有居住小区的有机垃圾,都可以通过居民的行为,变成小区居民自建花园、自种食物的有机肥料。

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让自己的阳台绿起来。我自己在阳台上种了一些非常小的植物。这个阳台就变成了鸟的天堂、蜜蜂的天堂,变成了蓝豆娘、蜻蜓的天堂。

这是我在居住小区里看到最开心的事情,居民自己把绿地变成自建的小花园。

我还要借今天这个机会,告诉大家一个特别欣喜的消息。今年6月2号,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有一个社区,请求保留一个居民的自建花园。然后我去拜访,现场我看到城管同志和居民激烈对抗。城管要求限期拆掉这个花园。最后是通过我发动市民打12345,把这个事情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这个花园成功保留下来。上周五,北京市园林局给这位市民打电话,他们计划最近两天拜访这个市民,同时告诉这位市民,他们将推广在居住小区自建花园的这样一种居住小区绿地的管理方式。

所有一切都在推动我们向下一步发展,也就是让我们的居民走出自己的房子,走进自己的居住小区,去跟邻里相聚交流,只要这个活动在发生,我们每一个人就确信无疑是在过着一种低碳的生活。我们的行为是低碳的,还能唤醒居民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对我们看不见的环境问题的关注。这种美好在我看来,就是居民能够采取的所有这些行动。

我没有办法穷举能够采取的行动。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有这样一种意识,知道我的生活必须是低碳的,每一个人能够像我一样去促进社区改建,也就是通过居民无数细小的良善行动的积累,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绿色,让地球变得更加健康。谢谢!

    责任编辑:张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