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雅西高速调研:需要重视云端之上的交通安全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干/高级工程师、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05-30 12:4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出成都市向西,沿G5京昆高速,经雅安、石棉,约4小时左右,即可到达西昌。其间山重水复、云雾缭绕、逶迤绵延,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川藏线、国道G108线相互交织,成就了一条世间闻名的绝美云端高速路。

这条西南交通运输快速大通道,在被打通的同时,也引得无数旅游者驱车而至。揣着对西游记中的流沙河、红军长征的大渡河、美丽的彝族风情的向往,牢记“让交通更安全”的使命,我驾车自成都奔雅安,来进行一场实地考察。

雅西高速与国道108线交汇。

在一处分流匝道口的前方,驾驶员忽然来了个紧急刹车转向动作,源于职业的敏感,我迅速发现前方的交通标志视认性隐患。打开手机抓拍,影像清楚抓取到,若干个(超过12个)并不清楚的标志信息上方,是一块大大的红底白字配有电话与地址的“成都神康癫痫病医院”广告牌。我随即编辑了“高速火叉口,癫痫病患者易发处,驾驶人自己注意安全!记住送医电话和地址!”推送在微信朋友圈。

点赞评论者不少。但这条“高速癫痫系”并没有象“百度莆田系”那样成为网红。

在高速公路如此重要的位置,却有如此不经意的交通标志,并和如此夺人眼球的广告组合在一起。从地面大量的刹车痕迹,就足以想见,驾驶员产生信息视认错乱,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此行的目标是雅西高速,或许,这仅是一个不安全的前奏或插曲。

匝道口的“高速癫痫系”。

雅西高速的交警

在沿线的锅底凼服务区,我遇到了开展排查安全隐患工作中稍事休息的四川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支队雅西高速三大队交警,短暂交流后,随同中队长王锐一行勘察干海子大桥。这为我此行调研补充了现状、故事与数据。

自通车之日起,他们就没日没夜穿行于石棉县境内的双向130公里高速,一个弯道、一座桥梁、一条隧道、一个上下坡、甚至路侧的一草一木,深深印记在他们的脑海。从与他们的交谈中,笔者发现,生命在某时某处的终结,伤亡者亲人的呼号与呆滞,都让他们心头沉重。而这份交通安全使命,旁人很难知晓。

笔者从事交通安全研究,长期与公安交警一起开展工作,对交警的生活比较熟悉,但雅西高速的交警工作生活状态,仍然让我吃惊。该交警大队驻扎在高速公路沿线,交警的妻儿老小一家住在高速两端的城市。交警每个月仅能回家一次,逢年过节或旅游旺季,要与高速公路相伴。从锅底凼服务区一名经理人员口中得知,就在去年,一个年轻的民警选择自缢,他再也无需为家庭与工作的两难而忧郁。

雅西高速将大自然的绝美身姿展现给人,但也通过交通安全从业者的眼光,给世人一个不一样的拷问。

交通安全风险

雅西高速几乎集聚了全世界所有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风险特征。

特征之一:弯弯相连,连续坡道,险象环生。雅西高速全线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整条道路基本沿着最有利的地形地貌设计和修建,曲折蜿蜒或大或小的弯道联系在一起。

以拖乌山路段为例,海拔高度起点约2400m、终点约900m,其间落差达1500m,相当于500层高楼的高度。该路段S型盘旋上下,连续下坡长度达51公里。对高速行驶的载重货车而言,长下坡是导致轮毂过热、突然爆胎和制动失灵的最重要因素,一旦遇到险情,往往车毁人亡。

为了避免伤亡事故产生,道路利用有限的地形设置了一些避险车道。这些避险车道起到了关健性作用:短短双向130公里内,每年就有十几起载重货车冲上避险车道。不具备设置条件而缺失避险车道的路段,出了问题,驾驶员就要面对猛烈的撞击或翻腾,后果不堪设想。

弯道与坡道之间,一个又一个新的视线视野区不断切换。除了偶尔出现并不尽合理的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外,只能依赖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有充分经验以及熟知地形。对过境车辆而言,能够凭借的可能仅有幸运。

长下坡与弯道路段。

特征之二,桥隧相连,气候无常,如履薄冰。除了穿山越岭,雅西高速还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和12条地震断裂带。全线桥隧比高达55%,有桥梁270座,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有隧道25座,其中特长隧道2座,长隧道16座。而其中连续长下坡51公里的拖乌山路段,桥隧比更是高达近80%!

倘若天气晴好,桥隧路段无疑是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画。然而,雅西高速具有夏秋季雨雾和冬春季冰雪多发的特点。据高速交警三大队最近一年的统计,该双向130公里辖区内低于0度的天气共62天,其中32天降雪,降雪时间持续最长为7天,最低气温为-12℃。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发生了109起交通事故。因冰雪气候引发事故导致的交通管制就多达30余次,更有200余次依靠警车带队缓慢通行。

看着这些惊人的数据,“天梯高速”、“云端高速”的绝美概念,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仅如此,部分隧道里被磨损的、近乎镜面状态的路面,时而遭车辆淋水。车灯照射下弥漫着寒光,让人不敢想象,是否还能行驶到长达2公里、3公里,甚至超过10公里的泥巴山隧道的尽头,去面对又一个未知的气象与路况。

接近镜面状态,湿滑的隧道路面。

特征之三,战略通道,横风肆虐,防不胜防。由于川藏线和108国道艰难险阻更甚,作为西南大通道的雅西高速,自通车之日起,就成了一条川流不息的生命与物资运输线。平均每天约8万辆左右的双向通行量,其中5座以上客运与货运车辆占比高达约70%。在著名的干海子大桥,以及一些山谷间的桥梁上,常伴有无法预料的横风,足以让车辆在防不胜防之间倾覆或碰撞。

2013年05月19日,风雨交加,一辆往成都方向行驶的重型货车,15时50分在干海子钢架桥桥头不明原因发生侧翻,车上一人当场血肉模糊。横风过后,雨天视线不清,弯道与下坡交织,这样的事故风险源难以预测,万一出事,最终只能由驾驶人和家人自行承担后果。

事故发生的危险路段。

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事故救援,这些特征显而易见。同时,这还是一条科技示范路,沿线布设了新能源带动的温度、湿度感知信息系统,但是对于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管理,它们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沿线多变天气条件下,逆光、雨雾、团雾、冰雪多发,尤其路面会生成薄薄的黑冰,倘若能通过科技设施及时感知到这些灾害信息,同时创新技术手段去主动预防,才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双向130公里辖区的三大队交警向我提供了一组仅限于该辖区的事故统计数据:2013年共发生事故236起,死亡3人;2014年共发生事故193起,死亡15人;2015年共发生事故314起,无死亡事故。

这分明是20来个交警放弃正常生活、用时间和生命赛跑换来的成绩。尽管事故的发生起数有升无减、形势严峻,但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日夜守护。在蜿蜒的高速公路上,时常用破旧的反光锥筒进行长距离的隔离、逐渐把两股车道压缩成一股,实现人为的预防。

我告诉他们,这样简单的办法,属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向空间要时间、向时间要空间的学问,行之一定有效。但面对更多的危险特征,更长的危险路段,他们没有办法在速度管控、视认改善、信息感知、防滑耐磨、消能防撞、时空交互等方面,开展更为长效合理的技术措施。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技术活。雅西高速这样的交通安全管理,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技术研究项目。笔者唯有呼吁,重视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现状,把交通安全设计和设施提高到更高的科技层面,把道路建设设计和交通安全设计区分开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