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陈吉宁的好牌

2016-06-02 21:0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环保部近日出台了针对中国土壤污染的防治计划。和此前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013年9月)和水污染防治计划(2015年4月)一样,《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有十条内容,被称为“土十条”。

“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覆盖了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中最重要的三个领域。三份文件出台时间的先后,反映了中国政府对轻重缓急的判断:大气污染最紧迫,水污染次之,再次是土壤污染问题。

“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显示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基本思路。三份文件中大多包括了“全国性调查”、“信息公开”、“多部门协同”、“治理时间表”、和“监测和问责”等内容。

从推动污染防治计划出台和法律修订的效率来看,2015年出任环保部部长的陈吉宁尚不负所托。文件将污染防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力图配合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节奏,既是中国政治传统,也反映了技术专家的特色。

但能否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中的治理时间表,才是真正的考验。

环保部的目标有赖其他部门来实施。这涉及环保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还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要落实治理时间表,做到“信息公开”、“多部门协同”,使“检测和问责”不至于沦为陈吉宁说的“纸老虎”,意味着调整中国发展的重心。这绝非环保部所能主导。

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必须服从于经济发展需要,环保部和地方政府中的环保部门都处于权力边缘地带。对增长的渴求不但内嵌于经济政策,也反映在政治和人事制度上。与传统增长模式冲突的因素——不管是环境保护还是劳工权益——都受此挤压。

现在,环保部有几个有利条件。首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能耗和排放都在减少;其次,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势在必行。再次,如今GDP排名很少出现在媒体上,而空气质量排名每天都在网络上流传,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忍耐接近心理极限;最后,中国政府决定因势利导,并与美国主导了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国际减排计划《巴黎协定》,几年前这还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尽管挑战重重,但环保部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好牌如今掌握在了陈吉宁手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