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减压阀”战略经济对话在即,中美将坦率开谈不避“硬骨头”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6-06-03 09:1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举行该对话。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美合作可以造福两国,对抗冲突是两国灾难。” 6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在以“中美关系:方向与动力”为主题的第16届外交部“蓝厅论坛”上如是说。

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举行该对话。郑泽光的此番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互动定下基调。

举办多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已成为中美双方讨论分歧、化解冲突的一个重要平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减压,它是一个减压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双方如此之多的高层人士定期进行对话,具备管控分歧、危机管控的作用。”

“旗舰项目”

就在对话举行前夕,中美官方都在互释出愿意“不避分歧、坦率开谈”的信号。

郑泽光表示,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轨”对话将举行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等活动,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重要敏感问题展开讨论,议题十分广泛。

“对于两国存在的分歧和不同看法,历史的经验是——双方应当尊重,平等相待,管控分歧。”郑泽光说,“中美将继续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战略高层磋商,把两国合作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

就在5月31日,美国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 Russel)也高度赞扬了战略与经济对话,并称其为“旗舰对话”。“这一对话机制及其相关的安全、人文交流机制已成为两国政府工作模式的‘旗舰项目’。”他说。

拉塞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回应说:“中美之间没有所谓的‘君子协定’,不会假装存在分歧和问题的领域不存在,同样也不存在一种不可逾越的僵局——即中美在影响两国和全球问题上的务实合作停滞不前。

南海问题被视作中美两国的“硬骨头”。在“战略轨”上,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双方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龃龉”,反而更愿意开诚布公谈分歧。

5月31日,《中国日报》援引两名不愿具名的官员报道称,北京将在对话期间就海上问题向华盛顿"施压",因为中国对美国在南海军事存在的增加感到关切。拉塞尔也表示,对话提供了一个与中国讨论并试图缩小分歧的机制,分歧领域就包括南海。

郑泽光在回应“中美将如何谈南海?”一问时称,美国可以为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推动这个问题的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在战略对话中,杨洁篪国务委员将会进一步就南海问题同克里国务卿进行深入地沟通,增进相互了解,避免战略误判,推动这一问题走向妥善地解决。”他说。

对话可“倒逼”两国国内改革

不仅仅是坦率谈论分歧,增进共识、深化合作同样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聚焦点。

经贸合作向来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中美经济团队365天、24小时都在保持密切沟通。”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的这番描述足见中美经贸关系之密切。

朱光耀介绍道,本轮“经济轨”对话的主题是 “强化中美经济关系”,会议主要讨论三个议题: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开放条件下的贸易与投资,金融稳定与改革。同时,中美将就G20议程和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进行战略性讨论。

美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内森·希茨(Nathan Sheets)此前表示,中国经济的平衡增长、产能过剩、投资自由化将成为本轮经济轨对话的重点议题。“美国将表明立场,支持中国在拉动内需、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开放市场等方面的举措,鼓励中国在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有利于美中两国,乃至整个世界。”希茨说。

“通过这类讨论,有利于推动解决中美两国的国内问题,甚至可以看做是推动两国国内改革的一种‘倒逼’机制。”财政部亚太中心副主任周强武在“蓝厅论坛”的专家研讨环节中评论说。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应被问题和困难牵着鼻子走,而是‘因势而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说道。他还建议,面对关系到中美双方的结构性经济问题,两国可以“打包”成“一揽子”加以讨论,例如亚投行(AIIB)、BIT、新丝绸之路经济带(New Silk Road)甚至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形成讨论“ABNT”的“组合拳”。

“中美关系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办前夕,中美舆论并不是全然释放善意。5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在海军学院发表讲话,一如既往对中国的南海政策持否定态度,称中国“擅自破坏有关国际准则”,“违背地区稳定”,在“铸造一道自我孤立的长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B. Harris)则更是在过去几个月内对中国的南海政策多有指责。

与此同时,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防务会议之一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也于6月3日在新加坡召开。相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释放出的积极调门,香格里拉会议则更显得“剑拔弩张”。评论称,南海紧张局势料将成为大会的主导性话题,并因此突显中美两国对抗加深。

对于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派”,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表示,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确有不同声音,个别人把中国称作威胁、鼓吹对华采取强硬政策。“首先,美国主流民意是支持中美加强合作的。那些把中国称作威胁的人,有的可能不了解中国,有的是用冷战期间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有的可能出于个人的政治目的。”他说。

阮宗泽认为,当今的中美关系又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国内出现了对华政策辩论,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场对美政策的辩论,辩论的结果或是辩论本身对下一阶段中美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美国正处在大选阶段,大选期间涉华的议题都是比较突出。此外,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使本来不是中美之间的议题的南海,成了现在中美之间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且双方的矛盾分歧还在增加。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背景,让这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更加引人注目。”阮宗泽说,“它可以让中美关系轻装前进,它可以减负,我们讲学生要减负,中美关系也要减负,把一些困难和挑战化为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认为,当今中美关系过多“专注南海”、过多被“舆论”塑造、被第三方问题“绑架”。

“除却这3个因素,仅仅看中美双边问题的话,正面的共识是很多的。”袁鹏说。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同样表示,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应放在更长远的历史维度来看待,“中美应联手专注于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挑战,比如网络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