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校园暴力出现“炫暴”现象,专家建议着手建立少年警察队伍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实习生 曾雅青
2016-06-07 18:45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暴力行为发生率与程度增加、地区普遍化以及时间全年化的特征。据法制网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20余起。

6月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蓟门决策”论坛以“校园暴力频发的成因与对策”为主题进行讨论、建言。有专家指出,应从顶层设计上着手建立少年司法体系,建立一支少年警察队伍。

网络游戏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指出当下校园暴力的三大新特点:炫暴现象、低龄化趋势、女性组织施暴。

法制网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20余起。“在这些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比42.5%,高中生则占比32.5%。”何兵分析说,校园暴力频发,一方面缘自学校的德育缺失,另一方面则是家庭环境的原因,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长监护责任缺失等。

“7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为缺乏家庭关爱,学校监护缺位所致。”何兵认为,犯罪成本低廉、社会氛围纵容等因素也是个中缘由。

2015年10月18日,湖南邵东县廉桥镇新廉小学发生一起命案,52岁女教师李桂云被人杀害后藏尸于床底,手机和现金被抢走。案发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力量进行侦办,次日即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他们均为未成年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专门调研该案。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暴力文化和暴力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不可低估。

“这3个未成年人均遭遇了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郭开元介绍说,他们长期在网吧玩“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等网络暴力游戏,案发当天还在玩,玩到没钱后回家途中翻墙进入学校,作案后又返回网吧接着玩。

此外,还有的未成年人因为沉迷网络玄幻小说导致犯罪。“有一个学生说自己读了一千多部玄幻小说,上课期间也一直看,犯案时感觉分不清现实与虚幻。”郭开元说,这种小说主要宣扬的是冷酷无情式的情感,给未成年人产生暗示心理,出现犯罪的动机和行为。

应着手建立少年警察队伍

“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动机都比较简单,多数基于日常琐事。”郭开元说,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违法成过低,导致有人认为即使犯罪了也能从轻处理或是直接私了

他还认为,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已逾30年,面对社会争议,司法机关应该启动立法程序调查,完善法律制度。

“建议在法律层面上明确校园暴力预防措施和标准,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郭开元表示,要建立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同时要处理好公私权力、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法律的冲突,厘清权力边界。

“校园对暴力现象缺乏零容忍的氛围。”中国政法大学皮艺军教授指出,少年犯罪不是小儿科,扭曲的暴力观需要重新梳理。皮艺军的建议是,应该出台校园行为规范,列出禁止性清单,进行多元化处置,将校园暴力的防控化解在校园内。

“不限于依靠法律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规则意识。”皮艺军认为,依法治理的基础是依规治理。

首都师范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席小华说,司法机关可以借鉴香港建立警司警戒制度,即由特别有资历的权威的警察,对欺凌他人的孩子进行训诫。此外,当未成年犯罪发生时,社工也应该在第一时间介入。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处长杨新娥长期致力于未成人检察制度研究,她也认为,应从顶层设计上着手建立少年司法体系,建立一支少年警察队伍。同时,还可以通过试点驻校社工工作制度,大力发展社工队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