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在“L”的底部

简容
2016-06-14 18:2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在《“L”的底部——兼论经济触底的必要条件》中,我预期“经济已经具备了触底的可能”。于是,有人问:触底了,又怎样?触底之后,经济运行会呈现什么形态呢?看来,还是有必要接着往下“猜”。

当前,中国经济呈“L”型运行,原因有很多。除了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有就是既有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再次面临制度变迁的大考。考过了,中国经济触底反弹;考不过,则继续在底部运行。

说到制度变迁,国人其实不陌生,1978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制度变迁。现行的市场经济机制,则发端于1992年初的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于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也是制度变迁,表现为外部制度要件的引入。

每一场制度变迁之后,都是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引爆的日新月异,自不必提了。1992年“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在制度红利的支撑下,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1992-1996年年均增速高达12%,GDP由2万亿激增至7万亿以上。世纪之交,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9•11”接踵而至,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七年增速低于历史均值的低迷,直至加入WTO。在内部产能与外部市场实现深度对接后,2003-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再度高达12%,GDP则由12万亿增至27万亿以上,人均GDP达到2600美元。

注:历史均值时间范围为1992年至2015年,GDP增速均值为10%,GDP平减指数均值为5.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作者计算

《礼记•大学》有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用来描述这几十年的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涉及利益分配的方方面面,改革往往旷日持久,却见效甚微。而中国经济短短几十年,竟经历数次“大考”而得以通关前行,不得不说是有更深层次的制度优势在的。

然而,越是到后面,通关的难度越大。好比本轮经济下行,从外部环境而言,是二战以来最差的时候——2008年危机后,各大经济体均未恢复元气;从内部发展而言,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可以借力的正向要素尚不明朗。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制度变迁,无疑不会一蹴而就。事实上,早在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后,人民币加入SDR、利率市场化等项改革快速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加速与外部对接。

然而,2003年至今,本轮制度变迁的红利迟迟不见释放,2015年我国GDP增速更降至6.9%。这时候,出现一些“反思”乃至“反悔”的声音很正常,比如就有人质疑我们的金融容市场化改革走得太快了,结果适得其反。对此,宏观层固然应该兼听则明,但逆水行舟,决策的定力更是不可或缺。一个领域走得快,其他领域(如土地流转、国企改革)跟进就是,不表示非得从现有的位置上退回来。

上一次,我们用了七年去等待制度红利的释放,这一次时间可能会更长。正如权威人士所说,也恰如上图所显示的,“L”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就能过去的,但(经济增长)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