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自虐?不怕疼吗?

张彰
2016-07-23 12:2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如今大概是眼球经济的时代,明星要学会做“毯星”,小咖要学着蹭热度,内容创业者要学着追热点,总之就是要出现在某个时段大众注意力最集中的那个地点或话题上。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实在追不上,就只能玩大一点,搏出位啦,自我伤害就是其中一种手段。

极端行为在这个时代的兴起,有一点文化意义。在此之前自我伤害行为的展示和传播都只是个人或小群体行为,比如传说中生死未卜的哥特少女沉珂,再比如从视觉风格和表达方式都很像EMO脑残的非主流们。而如今它堂而皇之地成为内容生产的公开而有效的手段,这本身就很猎奇。我不想将这种行为与某种阶级标签联系在一起,还是来说说看这些行为一般都出现在哪里,以及背后的心理学动机吧。

自我伤害行为(Self-Mutilation)由来已久。精神分析学家阿曼多·法瓦札(Armando Favazza)在他分析自我伤害行为的专著《被折磨的身体:文化和精神病学眼中的自我伤害行为和身体改变》中分析了古阿兹特克、古玛雅和古奥尔梅克宗教地区的身体改变仪式(body modification),并将之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伤害行为在个人—群体的维度上进行了对比。

他认为自我伤害行为是“刻意地、直接地造成对于身体的伤害,而这个行为的目的不是想要造成自己死亡的结果”,根据原因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隐含骄傲或蔑视的共有行为,一种是隐含羞耻的个人行为”。

前者这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共有行为在很多文化中都有体现。北欧神话中奥丁主神的两次献身就是一例。第一次是奥丁为了喝到智慧泉,苦苦哀求密密尔,为此还将一只眼睛抛入智慧泉内。第二次是为了命运女神的一个预言,他把自己倒吊在树上九天九夜,最终树下浮现出了卢尼文密咒。

而在阿兹特克文化中,最伟大的主神太阳被视作牺牲的象征,它的光芒就是自我献身的产物,所以在太阳祭典上,人们往往献上自己的血,烧烤自己的皮肉作为祭品,还有人牲的心脏。有时,他们还会刺穿自己的舌头,让鲜血滴在祭坛上。阿兹特克人相信如果他们的牺牲越惨烈,就越能得到众神的垂青。

克孜尔石窟《举哀图》局部

而现存6世纪—8世纪的中亚诸国和中国的图像中,也经常见到有“剺面截耳”的。新疆克孜尔石窟有几幅《涅槃图》,其中《举哀图》描述了佛涅槃后,信徒前来吊唁的场景。这些人衣装各异,大多来自中亚。他们中有人右手握长剑,剑尖直刺胸膛。有人侧身揪鼻,右手持小刀割鼻尖。还有人双手各持一柄小刀,分别刺向胸口。

这种习俗首见于中国文献是在汉朝。《后汉书》卷十六《邓训传》记载:“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卷十九《耿秉传》又载,“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剺面流血。” 可见当时这种以自我伤害来表达对死者敬意和哀思的习俗流传之普遍。民俗学者刘宗迪认为福建地区的埋骨葬等习俗可能是这一类传统的遗存。

在汉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行为。《南史·张彪传》记载,陈文帝图谋张彪的妻子杨氏,派章昭达领兵败张彪并杀之,迎杨氏为家主,杨氏“便以刀割发、毁面,哀哭恸绝,誓不更行。陈文帝闻之,叹息不已,遂许为尼。”《朝野佥载·补辑》记载,有一次房玄龄生大病,对妻子卢氏说,我病重,你还年轻,不妨改嫁。他的妻子卢氏闻听此言不发一语,进屋去了,片刻后回来,手里握着自己一只眼睛,以示绝不改嫁之心。此类记载《列女传》和《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闺烈部》还有不少。

再比如禅宗二祖慧可为表求道决心,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也是一样。这类文化认同性自我伤害,本质上都是对某种文化价值的回应。比如“剺面截耳”是为了“孝”,毁容是为了守节,此外还有摘除眼球是为了和上帝更好地相处,阉割是为了治愈同性恋,反复抓伤皮肤是为了去除身体中的邪恶和污物等等行为与文化价值的关联。

而后一种“隐含羞耻的个人行为”则可能是文明病。精神分析学家帕蒂森·可汗(Pattison Kahan)用“刻意伤害”(deliberate harm)来形容这一类行为。他指出这一类行为的特点是不包括服毒行为、开始于青少年时期、反复出现、没有明显的自杀意图、较低致死率的自伤行为;自伤者往往伴有其他心理症状,例如:焦虑、生气、绝望和认知局限性,甚至可能伴随抑郁或精神病。

法瓦札则追踪观察了一位曾受过性虐待的未婚女青年,她有成瘾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总是反复地、轻轻地割伤自己的手腕,研究者将该行为命名为割腕综合征(Wrist-cutter Syndrome)。这种病症成了很多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段。

比如在《暗金丑岛君2》中,那个为了养牛郎借了大笔高利贷,最终被迫从事特种行业还债的女孩彩香(门胁麦),在漫画中的原型,是一个离家出走,在牛郎瑠玮斗那里寻找存在感,为了供他冲击人气榜第一欠下巨额债务,最终跳楼自杀的女孩爱华。爱华在最初为了筹钱被迫援助交际之后,就患上了割腕综合征,经常与朋友在街头割腕消磨时光。

《暗金丑岛君2》中,彩香借高利贷

原著漫画中的爱华在最初为了筹钱被迫援助交际之后,就患上了割腕综合征。

再比如在《钢琴教师》中,艾丽卡的母亲想要将女儿培养成杰出的钢琴家,于是从小就向她灌输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将她放置在密不透风的监视之下,并用言语暴力和其他规训手段来消磨她的意志。最后导致艾丽卡的青春期被扭曲成了“禁猎期”。艾丽卡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因此有了偷窥和自残。

心灵扭曲的钢琴教师

门林格尔在《人对抗自己》(Man Against Himself)中说:“以一种造成最小的现实后果的象征性自我伤害,来满足种种心理需要,这不妨说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策略和手段。”这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合理解释。

当在所处的环境中遭遇无法予以回击的深重伤害,青少年往往会采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消极抵抗,“一个严厉的父亲会激起孩子的反抗,而一个有时在饭桌上挖苦讽刺孩子直到孩子下桌哭泣,有时又在人面前当着孩子的面夸耀孩子并用无数礼物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父亲,则会在孩子身上激起可怕的敌视和敌对的压抑。孩子不仅被严厉所刺伤,而且由于偶尔的仁慈而不能有正常的反抗。”

心理学家罗斯(S Ross)则统计了各国青少年中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频率,结论是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基本在10%-20%的范围中波动,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的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是所有人群中最高的,而有自残经历者,其自杀风险是一般人群的一百倍。他追踪的样本中有不少是在30岁之前了解生命的。

对于此类个人行为,目前有七种解释模式:

1.性或性受虐;

2.人格分裂(自残即是为了摆脱麻木感、重新获得身份认同、结束心理分裂的一种方式);

3. 系统模型(自我伤害行为是人在家庭和环境功能紊乱时的症状表现);

4. 自杀模型(自我伤害行为的自杀模型认为自残是一种试图放弃或者避免自杀的行为);

5. 社会心理学/生物学模型(由于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生物学方面的脆弱性,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失常,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引起了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

6. 情感调节模型(心理疼痛感、焦虑或敌对等感情因素会引发自残);

7. 行为/环境模型(环境因素既引发了自我伤害行为,同时又使得自我伤害行为持续发生,认为切割或者其他形式的自我伤害行为会通过环境外部给予或者通过内部释放而得到强化)。

而以上针对个人自我伤害行为的解释范式显然不足以解释自我伤害以博取眼球这一现象的泛滥。以视频网站“快手”为例,其上既有生吞病死猪肉的十几岁的“小胜”,有鞭炮炸裤裆的青年人“二哥”,也有已人到中年,表演“头顶放鞭炮”、“酒精火里捞针”的“东北蛇哥”。

不仅自我伤害的形式五花八门,而且行为者年龄跨度很大,不符合以上心理学和社会学解释。那么或许可以说,这种行为不是“隐含羞耻的个人行为”,而是隐含骄傲或蔑视的共有行为,其本质是通过炫耀或自我贬抑获取社交价值。就像职场书籍居然会叫《要么狠、要么稳、要么滚》,能一口气喝完很多瓶酒成为评价男性气质的一项标准,我国的次文化中从来不缺以自我伤害为标志的认同基因。

这总让我联想起上学时学霸的“预先失败”和“自我贬抑”,他们总是提前宣称自己考得很差,以此来逃避想象中的惩罚,虽然这种成败的后果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也让我想起的争先恐后自认“吊丝”、“备胎”和“卢瑟”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身中产,家境、学识、背景都不差。当然还有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比如“单身狗”、“女汉子”、“绿茶婊”……

或许,这就是一个互相伤害的时代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