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募FOF指引两大焦点:如何拒绝分级基金、双重收费割韭菜

澎湃新闻记者 吴月霞
2016-06-21 21:46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6月17日,《基金中的基金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意见于7月2日之前反馈监管。

让业内关注的是,这一次,分级基金被拒之门外。意见指出,基金中的基金(FOF)不得持有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证监会另行规定的除外。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是指分级基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基金份额。

正是这一条引发了业内的热烈讨论。

所谓分级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在2015年股市暴跌中,分级基金B类份额下折一天亏掉八成的不在少数。由于设计复杂,2015年8月证监会表示,目前暂缓了此类产品(分级基金)的注册工作,相关部门也在研究有关政策。

“散户不懂,专业投资者也不懂吗?”面对FOF将分级基金挡在门外,有专业人士这样质疑。

此外,“双重收费割韭菜”“FOF未来到底怎么样”都引发业内探讨。

监管的忧虑

在机构看来,监管层设限分级基金,主要还是防止制度套利。

有相关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不允许持有衍生品,可能是为了防止通过FOF变相绕开了关于衍生品投资者适当性的相关限制:“在目前政策环境下,放松衍生品投资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招商基金产品研发二部副总监王峰表示,证监会可能也是担心持有人承担未知风险,从而加以限制。

“我们认为,如果增加投资品种,也一定要在投资者理解的范围内增加。”王峰认为,目前中国基金产品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把一些投资者不懂的东西放进投资标的,这样投资者可能就不太理解基金业绩的表现。

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一言概之——说明将来FOF确实对投资分级基金关上了大门。

在上述相关人士看来,考虑从监管层自去年以来对分级基金的态度转变,预计未来也不会有所放松。

不过,其强调,FOF基金不得投复杂的、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不等于FOF不得投资以衍生品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两者是不同概念,需要区别对待,我们认为类似商品基金、绝对收益基金等,可以投资衍生品的基金,FOF还是可以投资的。”

FOF玩得转分级吗?

“你认为专业人士玩分级,就能搞好业绩吗?”金融产品专家、集思录副总裁郑志勇认为,事实证明专业并不能创造超额收益。

以券商系FOF为例,有数据统计,过去一年,30只券商FOF平均亏损达到25%,和偏股型基金相比,整体不存在超额收益,其中有两只FOF亏损超过40%。

在郑志勇看来,公募FOF还是借鉴美国模式,被动的FOF。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雷昕认为,之所以此次指引并不希望在公募FOF发展初期将分级基金纳入投资范围,原因有二:

首先,分级基金经历了去年至今的市场,成交量已经大量缩小,并不适合大批量的FOF资金进入单边操作,存在流动性和市场冲击的担忧。

其次,分级基金特殊的杠杆属性使得并不适合将其作为产品组合的形式提供给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可能尚未完全了解分级基金的运转机制和风险特征,避免在下折过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双重收费割韭菜?

FOF,基金中的基金,这不是重复收费吗?投资者吐槽的也很现实:双重收费割韭菜啊…… 似乎在大家心里默认一个等式存在:FOF=双重收费。

《指引》规定:一是FOF的管理人对FOF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部分,在FOF层面不得收取管理费。二是FOF的托管人对FOF持有的自身托管的其他基金部分,不得收取托管费。三是FOF的管理人运用FOF财产申购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管理人不得收取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销售费用。

雷昕认为,所谓的重复收费并非不可改变,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如指引中所规定,对基金公司投资自家产品避免收取申购赎回、管理、托管以及销售服务等费用,该规定是合情合理的,否则内部FOF完全可以通过基金组合推荐的形式替代。

第二种,FOF基金经理的意义在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投入,即对市场风格的判断,淡化对底层股票、债券、商品等标的的筛选,其管理的过程值得一定的“管理溢价”,该“管理溢价”与一般公募基金管理费应该有所差别,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在于对底层标的的配置,而FOF收取的“管理溢价”对应的是基金经理对子产品的筛选,其要求可能在另一层面更具挑战性。

有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外部FOF比内部FOF流程更复杂,牵涉到更多公司、部门之间的协调。基金公司普遍会先做内部FOF,不排除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会有相关建议产生。

机构普遍认为,投资外部基金还应收费,因为这一点是可以体现FOF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的。

需要说明,FOF有两种,一种是资产配置型的被动FOF,另外一种是主动的FOF。

郑志勇强调,凡是主动的都认为自己可以创造超额收益,但是估计只有不到20%的主动管理可以创造超额收益,期望与现实总是那么矛盾。

郑志勇进一步解释称,国内最先出现是私募的FOF模式,私募的FOF大多存在双重费用,FOF收取管理费与业绩报酬,所投资的无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都要收取管理或业绩报酬,导致双层管理费。

举例来说,假设(1份初始价格为1.00元的)底层的私募基金收益为0.5元,提取20%的业绩后,归属FOF的收益为0.4元,提取20%的业绩报酬之后,剩余0.32元收益归客户。因为0.5元的收益,底层私募扣除0.1元,FOF扣除了0.08元。

“对于投资者而言,被双重收费模式扣除了0.18元,到底是否合理?”

基金公司备战

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国内大中型基金公司已着手筹备这类产品。

“当然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证监会指导。”王峰坦言。

FOF的未来究竟怎么样?

“FOF无法规避市场风险。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应该可以成为基金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当然,这个作用有多大,还是和最后FOF市场发展的规模息息相关的。”上述机构投资者坦言。

总之,FOF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管理者,投资者及监管人都还有个摸索和适应的时期。

有基金公司人士归纳为,FOF是经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普通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和普通基金一样,FOF在中国也应该会有诸多分类,风险等级也应有中高低之分。”

好与坏,两年之后,就会见到效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