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卫在《自然》发文:中国科研评价标准失当,加剧科研不端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综合报道
2016-06-23 18:13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6月23日推出中国特辑,用大量的数字、图表、评论和分析文章为读者描绘了中国科研的现状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轨迹。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杨卫在该特辑题为“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的评论中表示,中国必须提高基础研究质量,正确看待科研诚信问题。

根据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科学网提供的翻译文章,杨卫表示,中国科学进步巨大,但是影响力依然不高。相比法国24%,美国18%,日本12%的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中国的投入仅占研发总预算的5%。

他表示,除加大投入外,还需提升基础研究的质量标准,采用更适当的指标追踪进度,评估成果。除论文发表数量外,还要注重引用量,推动重大科学问题上的突破。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杨卫坦言中国依然存在不少科研不端行为。对此,必须在态度上做出改变,要从掩盖转变为揭露。同时,还要推动科研机构改革,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离开来,避免产生腐败。

杨卫指出,随着中国论文数量快速攀升,被撤稿论文的数量亦在增加。在中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教育倾向于“非黑即白”模式——科学家要么成为道德楷模,要么被描绘为进入伦理深渊;而在美国,则是教师在课堂上同处于早期学术生涯的研究者讨论相关案例,重点分析处于学术不端与学术诚信之间的灰色地带。两国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杨卫还指出了以下因素加剧了在中国可能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研究队伍快速扩充而带来的竞争压力,科研评价标准的失当。

对于上述观点,杨卫在文章中以评价标准的影响为例: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需求,促使有人寻求语言写作服务或论文代写;量化评估还催生了对研究成果化整为零的发表策略。其他因素还有动物权利等科研伦理要求的逐步严格,以及对诸如基因伦理和大数据伦理等伦理规范研究的不充分,等等。

科研不端行为也引发了官方的重视。

杨卫在文章中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和基金委在科学界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学术不端运动,这场运动正在产生成效。大多数研究机构如今都有了相应的程序,用以处理疑似的或经证实的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有的地方开始推行了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政策。

杨卫提到,采取了主动核查的措施,对不端行为的指控比例呈现下降趋势。项目申报和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的文本相似度检查中发现的检出率也在减少。新一代研究人员的文化正在发生转变,对待学术不端的看法开始从“为何不骗”转向“不值得骗”。

在文章这一部分的末尾,杨卫坦言为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在处事态度、体制设计和评价方法三方面的转变。

杨卫指出,学术机构在体制上的转变,对于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分离以及预防腐败十分关键。基金委开展了旨在“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各种实践,相关经验或许有益于其他资助机构的管理实践。例如,机构管理人员不再介入评审的学术方面,基金委工作人员仅有权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信息。组建由资深学术界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可制衡管理人员的权力。在很多机构,外部人员组成的委员会的作用是规避利益冲突,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得到强化,伦理委员会的职责是捍卫科研道德与医学伦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