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发改委专家:政府承担企业债务,应该避免道德风险

澎湃新闻记者 欧昌梅
2016-06-24 08:00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目前中国债务情况表现为各领域不均衡,政府和居民负债领域较低,非金融领域较高。 视觉中国 资料

中国债务风险一直为外界所关注。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债务率分析及对策吹风会,国新办的新闻通稿称,中国的整体债务和杠杆率不高,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发布会提及,因公司债务风险,中国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快速去杠杆会带来新的风险。商业银行融资状况良好,可消纳潜在不良贷款损失。中国政府和家庭领域可适当提高杠杆率,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

这是本月国新办召开的第二场有关中国债务问题的发布会,此前的6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介绍中国债务水平情况。

针对政府承接企业债务,一位不愿具名的发改委专家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www.thepaper.cn)说,政府可承接企业债务,比如购买企业股权,但在这过程中应避免道德风险。

中国债务各领域不均衡

根据债务举债主体划分,中国主要债务包括政府性债务、企业债务、金融机构债务和居民债务等内容。目前中国债务情况表现为各领域不均衡,政府和居民负债领域较低,非金融领域较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发改委专家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政府负债率在可控范围,企业负债率过高,居民负债率相对较低。政府负债率中,中央政府负债率相对更低。

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研究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居民部门债务率在40%左右,金融部门债务率约为21%,政府部门债务率约为40%。

据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克冰介绍,截止到2015年末,纳入中央预算的国债余额是10.6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是16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26.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9.4%。

王克冰指出,如果把或有债务(注:或有债务的范围:按照审计署两次审计,包括政府负有一定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这些债务大多有相应的经营收入为偿债来源,只有在被担保人和债务人自身偿债出现困难时,政府才需要承担一定的偿还或救助责任)也折算进去,这一比重会有所上升。2014年底清理甄别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余额是8.6万亿,经过这一段时间化解了一部分,现在还有7万多亿。对政府或有债务的政府代偿率,按2013年审计结果20%的上限推算,负债率达到41.5%左右。

王克冰强调,这一比例低于欧盟目前定的60%的警戒线标准,也远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还是有一定的举债空间。

政府和居民适当提高杠杆率以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

针对中国企业杠杆率比较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助理包香明说,总体上政府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比较低,无论是和国际标准比,还是和其他主要市场比,都还是比较低的,企业部门比较高。怎么样实现杠杆转移,是备受大家关心的问题。

包香明说,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长是降杠杆的王道,没有增长就没有降杠杆。

“只要GDP上去了,我们的债务比GDP比率就下来了,在证券下我们的居民收入也上升了,企业贸易好了,财政部门加一部分杠杆,推动经济上升,带动企业经济好转,企业部门的杠杆就下来了,这是一个间接置换的过程。也可以直接置换,就是在特殊情况下,在非常危急的条件下,比如美国当时三大汽车公司出问题,政府救助,这是极端的情况,但是目前来讲,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这种状况。”包香明说。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为落实中央“去杠杆”的改革任务,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适度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是政府依法规范加杠杆的重要举措,可以避免全社会债务收缩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上述发改委专家提醒道,“政府可以承接部分债务,比如购买股权,但要避免道德风险,“不能说企业签个字政府就得去买单,要避免这种事情。”

那么居民部门又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参与到企业部门降杠杆中?包香明指出,现在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可以作为一个方式。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可以将其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向职工、个人、管理层分散,这是一个手段。再一个手段,将来金融部门也可以做一些工作,包括资产执行票据、收益连接票据,将企业部门未来可以形成稳定现金流的部分转让给居民部门,这样来实现转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