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川省委督查组新成员:六位记者如何参加集中督查工作?

郎清湘/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2016-06-25 11:1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四川省委第二督查组在对一家单位督查完开反馈会。 

从(四川)省纪委书记在媒体恳谈会上直言没看到一篇舆论监督报道,到邀请媒体记者加入省委督查组进行明察暗访。四川省委在今年第一轮集中督查中,首次在3个省委督查组中引入新的力量——6名记者,试水“纪委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新模式。

记者加入省委督查组后,成效如何?

参与督查组的记者告诉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作为省委督查组成员,采访一路顺利,这在平时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是难以达到的,并对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采访报道。

如何要求?

找不出问题,就是督查组的问题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参加2016年第一轮集中督查6家媒体记者名单,成员包括分到省委第一督查组的四川日报记者陈松、四川电视台记者代尊洪;分到第二督查组的华西都市报记者曹笑、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苏琳;分到第三督查组的廉政瞭望杂志记者王兆伟、四川新闻网记者彭亮。

“我是农村出身,学的是政治学专业,在政府部门工作过,我们单位就把我推荐到了省委督查组。”廉政瞭望杂志记者王兆伟说,他曾在广东惠州政府部门短暂任职过。

不过,这些记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要加入省委督查组,“第一次通知开会时,我还以为是像原来对督查组的工作进行报道,到了省纪委的会议现场才发现是‘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培训动员会’,而且自己还是省委督查组成员,脑壳空白了几秒钟。”华西都市报记者曹笑说。

去年9月,四川省纪委书记的王雁飞在媒体恳谈会上直言,希望媒体加大监督报道的力度,“主旋律不是说只大唱赞歌,批评报道有利于我们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主旋律。”

“批评报道同样是主旋律”,更是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四川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曾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集中打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决肃清周永康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同时表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四川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首次提出,要探索媒体、群众和纪检监察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蔓延的势头。

今年4月,四川省纪委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将探索“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督”相结合的新模式,被媒体界誉为是在全国开了先例的“尚方宝剑”。

四川省纪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今年首轮集中督查引入媒体就是贯彻落实省委持续正风肃纪的要求,在当前高压态势下,一些“四风”问题,穿上了“隐身衣”进了“青纱帐”,如果不创新监督模式,“四风”问题极易反弹回潮。

在“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培训动员会”上,四川省纪委副书记郑东风表示,媒体有媒体的优势,把媒体从业人员安排进督查组,就是希望从媒体的角度、以媒体的思维,发现问题。

“在会上布置了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大规定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王兆伟说,此次会议上不仅再三强调了纪律,同时发放了一本制度汇编材料。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会议上,四川省纪委相关领导坦言,记者加入省委督查组的创新之举,通过实践探索完善,今后也可以形成为一项制度。

首次参加督查组的记者也面临着压力。

四川省纪委有关领导曾在会议上表示,“你们下去是挑刺,找毛病,就是要发现问题。去挑刺找毛病,哪个都不会高兴。就算不高兴,也要找毛病。找不出问题,就是督查组的问题。”

如何转变?

记者原来似看客,现今已躬身入局

四川省委督查组此次集中督查的对象包括3个市(州)、3个省直部门、3所省属高校、3个省属国有企业。

“我最开始以为是拍摄督查组的取证、调查等片子,结果我和陈松两个人都误解了。头一天晚上开碰头会,督查组领导说你们这样不行,每天晚上碰头会是要各自交账:你下去调查了解到的、你质疑的,都要拿到会上说。”参加省委第一督查组的两名记者陈松和代尊洪说,当时他们就有点慌了神,理解错误了,“是成为‘他们’,而不是报道他们”。

代尊洪告诉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第二天一大早,就和陈松赶往了马尔康镇,通过信访现场找线索找问题,在信访室他们遇到了正在上访的群众。

他们在街边对一位信访的老人进行了采访,老人反应的是去年洪槽沟泥石流造成损失的赔付,一年了还没结果。而且,雨季就要来了,洪槽沟到现在还没治理好。

“晚上的碰头会上我们进行了汇报,督查组很重视这个事情,在阿坝州的反馈会上把这个事情列为了问题清单之一。”代尊洪说。

在省委第三督查组的记者王兆伟说,他是出发到德阳的路上,才被分配具体任务的——暗访。

“暗访,暗访什么?最开始,不容易区分在督查组的暗访,和平时作为单纯媒体人的暗访,两者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区别。”王兆伟说也曾感到过困惑。

后来,调整思路后,王兆伟和同组的记者彭亮分别去了基层的乡镇进行调查。

“我去的是罗江县金山镇,从镇上坐了一辆摩托车到村里,目的就是通过走访摸摸情况。”王兆伟说,通过在一个村里走访,他摸到了令人吃惊的消息,村委会的主任被村民举报侵吞粮食直补款,款项被用于赌博挥霍。

王兆伟告诉记者,“我就以省委督查组成员的身份找到了村委会的干部,了解情况,他们说这个人已经被抓走了。当天晚上碰头会上,我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汇报,之后罗江县纪委也反馈说之前已经对其立案调查。”

“之前类似于半个看客,现在躬身入局了,要承担责任了。我觉得这就是单纯的媒体记者和记者进入督查组最大的区别。”王兆伟说。

如何谈话?

谈话的记者紧张,被谈话的对象更紧张

在省委督查组期间,部分记者除了被赋予暗访的任务外,还被临时分配了和谈话对象进行谈话,或做记录等相关工作。

在督查组的具体督查中,不是每一个受督查市(州)的所有部门都被督查,而是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比如,在德阳市,抽取市级部门为部分市政府组成部门,罗江县政府的部分组成部门,以及罗江县的两个镇。

对哪些干部进行谈话,也是通过花名册随机抽取的,谈话对象既有厅级干部,也有普通的干部。

谈话的要求很严格,必须两个人在场,谈话的内容包括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等,也会问到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曹笑曾受省委第二督查组委派对干部进行谈话,“我第一次谈话也很紧张。谈什么,怎么谈,如何在谈话中发现线索,发现问题,压力很大。”

“我按省委督查组要求对你进行谈话,你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问题。”曹笑说,谈话内容一般是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包括正风肃纪、两个责任的落实、是否有侵害群众利益情况等。

如何督查?

以媒体的视角报道,并督促解决问题

对于此次被督查的市(州)之外的单位,几乎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国企或职能部门。作为外行的记者,如何发现问题并进行督查?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参加督查组的记者发现问题是各有各的招,比如查当事单位的信访或举报资料,通过政府公开网站检索来信,每晚的碰头会上分享线索等。

西华大学存在教材退费退成代金券的线索,就是省委第一督察组每晚碰头会上,代尊洪分享其他组员得到的。

“整个教材退费涉及到的学生有2万人,总金额600多万元,最集中的有7000人,退费的数额每个学生最高的有600元。”代尊洪说,他扛着摄像机在校园内对不少学生进行采访或了解,“确定了这是一个事实。”

“学校无权干涉督查组的工作,也不知道我到底在挖什么。”此后的6月初,四川新闻联播播出了时长5分钟的新闻《别让教材退费成了代金券》,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并促使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代尊洪感慨说,如果单以媒体身份去采访校方,他们很可能就会推脱或拒绝;但是作为督查组成员身份不一样,他们必须说出个一二三来。

和代尊洪不同的是,曹笑和苏琳两个明察暗访组成员单独对国企进行了调查。

“我们装作不在意,在各个办公室溜达,看看有没有上班打游戏、炒股,该有人上班的没人上班等现象。”曹笑说,他们还对企业领导的办公室进行了查看。

曹笑直言,如此畅通无阻的明察暗访,这在媒体的日常监督报道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发现问题后,你提了要求,他们也会找各种理由拒绝,甚至直接把你轰出去。”

如何深入?

有记者往返三次基层,调查同一个问题

深入调查,才能逼近事实的真相。

作为省委督查组成员之一的记者如何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

省委第一督查组的代尊洪说,在阿坝州督查时,督查组更注重农村小水窖民生工程,花了多少资金、修了多少工程、群众有没有受益等,要一件一件到实地去查看,“我们到光明镇一个村里去看,坐车都坐了半天,看到群众都在用小水窖在地里种菜,而且群众也觉得比较满意”。

此外,还有记者连续三个周末到偏远的农村去摸底调查同一个问题,“只有深入的调查,才能把问题搞清楚,这是当记者的基本功。”

据了解,首次将记者纳入省委督查组后的实践结果表明,记者发现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

受访的记者进行自我打分时,均表示“及格”,认为还存在放不开手脚等问题,但有省委和省纪委支持,在实际工作中的底气更足。

四川省纪委宣传部负责人则对记者的表现表示满意,“比较辛苦,很敬业,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督查组更关注的是制度层面的建设和落实,记者更注重的是普通群众的诉求和事件。所以,我觉得媒体在督查组里能够和专业人员形成互补。”代尊洪说。

“我做过无数次的暗访工作。这次是最痛快的一次,采访一路绿灯。记者对问题的发现能力也发挥的更加充分。”曹笑说,从媒体角度出发,四川的这种探索很有意义,核心的目的是通过监督,让制度落实得更到位。

如何报道?

红头文件给出界定,涉纪检业务需把关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所掌握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参加督查组的记者已刊播了3篇报道,包括四川日报的反应阿坝州《泥石流治理未完工 住在沟边心忐忑》、四川电视台刊播的《教材退费成了代金券》、华西都市报通过新媒体平台刊发的《一寸不让 一抓到底正风肃纪》。

记者获悉,仅5月23日至6月中旬,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连续三次对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刊播的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批示,“贵在迈出第一步。”并对媒体和记者表示感谢,“让我们为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共同努力。”

作为省委督查组成员之一的记者,是否有权限对每一起有价值的采访内容进行公开报道?

“因为是省委督查组成员,我们的报道选题都是要通过督查组同意,稿件刊发前还需要纪委在纪检业务上进行把关。”受访记者称。

在四川省纪委和省委宣传部此前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意见》红头文件中,明确给出了界定:一般问题现象类舆论监督报道由媒体把关;涉及纪检监察业务内容的舆论监督报道,需核稿后才能刊(播)发。

四川省纪委宣传部负责人解释说,有些问题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可能正在调查之中,媒体一旦刊发后,可能影响调查工作的开展。

纪检机关是否担心记者加入省委督查组后,可能因为线索的挖掘,导致发现违规违纪干部后“拔出萝卜带出泥”?

“敢亮家丑不护短,直面问题不回避”,该负责人表示,四川省委和省纪委的态度很明确很坚决,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不能因为牵扯到谁了,舆论监督就要回避。”

“舆论监督扩大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朋友圈”,媒体刊登了舆论监督报道后,让更多群众知道当前正风肃纪的力度,提升了群众的监督意识,以此扩大监督的触角,这位负责人说,“媒体进入省委督查组,对纪委和媒体而言,是个共赢的结果。同时,扩大了监督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加强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四川省纪委相关负责人非常肯定地表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纪检监督”的模式将持续下去,并将进行制度化,“让监督无处不在,让批评直言不讳,让‘四风’无所遁形,强化媒体的舆论监督,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