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月17日,美国飞机降落时爆胎,俄向欧盟许下承诺

2021-10-18 1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不变的,是变化。那么在当下的2021年,世界不变的,却是混乱。

“后疫情”时代,有的国家已经逐渐走上正轨,有的国家却陷入更深层次的混乱。

10月17日,世界又发生了3件值得关注的事。每一件,都值得咀嚼和推敲。

第一件,美国客机降落时突然爆胎,华盛顿空中交通一度被中断。

美国飞机又出事了,不过这一回既不是坠机也不是迫降。

17日,美国一架客机在首都华盛顿的罗纳德·里根国家机场降落时发生爆胎,飞行员采取紧急制动,飞机停在了机场跑道中央。

据美国航空公司一名发言人透露,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飞机已经安全降落,机上71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均安全到达航站楼。

不过,由于爆胎后无法动弹,这架飞机在跑道中滞留了大约10分钟后,消防和救援人员才姗姗来迟,导致华盛顿的空中交通一度被中断。

飞机轮胎是飞机上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都很高的重要部件,飞机的安全起飞和降落,都必须依靠轮胎的各种独特的功能。

好在这次爆胎是发生降落时,且飞行员处理得当,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十一处认为,这架客机在降落时突发爆胎一事,至少暴露了两个问题。

1,美国空中管理混乱,且对飞机日常疏于保养。首先,轮胎是飞机上的重要部件,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另外,飞机发生爆胎整整10分钟后,机场消防和救援人员才赶到现场,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试想下,如果飞机爆胎后真出个什么状况,10分钟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2,美国依然强大,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若不然,特朗普为何一上台就呼呼制造业回流;美国又为何要拉着欧洲盟友一块研发F-35战斗机?

还不是因为以美国现有的制造业技术,已无法完成一些高精尖产品的装配。

只能说,且行且珍惜吧美利坚。

第二件,澳大利亚美制直升机坠毁,数天前才刚刚在向美国下订单。

17日,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报道称,一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MH-60R“海鹰”直升机,本周三在一次例行飞行中,在菲律宾海坠毁,机上3人获救。

据悉,坠毁的“海鹰”直升机隶属于澳海军的“布里斯班”号驱逐舰。事发时,该舰正在与另一艘澳军护卫舰一起执行任务,事故发生大约20分钟后,“布里斯班”号将坠机的机组人员救起。

当天晚些时候,澳大利亚海军少将哈蒙德表示,澳大利亚海军的“海鹰”直升机机队已被停飞。澳海军大约装备有24架美制“海鹰”直升机。

目前,两艘澳大利亚军舰正在事故现场打捞直升机残骸,以确定事故原因。

“海鹰”由美国西科尔斯基飞机公司研制,是西方最先进的军用舰载直升机之一,可执行反潜、水面战、水上搜救等多种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9日,澳大利亚刚刚向美国提交订单,采购12架“海鹰”直升机,总价接近10亿美元。

五角大楼声称,这12架“海鹰”直升机入列后,将大大提升澳大利亚反水面舰艇、反潜艇作战能力,以及垂直补给和搜救等能力。

由于执意购买这12架“海鹰”直升机,莫里森已经招致来自国内的不少批评。

不少澳大利亚政客认为,此前为购买欧洲直升机,澳政府就已经花了37亿澳元(约合27.4亿美元),现在却又要掏一大笔钱购买美制直升机,凸显了莫里森政府国防管理不善,并浪费纳税人的钱。

而现在,澳大利亚前脚刚向美国递交了高额军事订单,后脚同款直升机就摔了。这势必让莫里森背负更大的舆论压力。

接下里,就看澳大利亚是不是也会取消购买这12架美制“海鹰”直升机了。

第三件,就天然气供应问题,俄罗斯再度向欧盟许下承诺。

17日,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今年的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但即便如此,俄罗斯也愿意增加供应,以帮助缓解欧洲的能源紧缺。

诺瓦克还表示,目前俄罗斯还没有收到欧盟国家的正式请求。

近几个月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本月更是创下了1937美元/千立方米的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担心,俄罗斯会不会在天然气供应上“卡脖”欧洲。

事实上,早在诺瓦克之前,普京就已经就天然气供应问题,给欧洲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本月13日,普京在“俄罗斯能源周”活动中讲话表示,俄罗斯不会利用天然气作为武器,并且已经准备好帮助欧洲缓解能源危机。只要欧洲有需求,俄方随时可以增加供给。

普京指出,即便是在冷战时期,俄罗斯也定时、按照合同规定履约,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普京还驳斥了有关“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与俄罗斯有关”的说法。他称,这是出于政治动机的数落,没有任何根据。

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便俄罗斯已两度向欧洲许下承诺,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向俄方提出需求。

很显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与美国有关——谁也不敢当“出头鸟”,生怕引发华盛顿的不满。

但欧洲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缓解能源危机已刻不容缓。据估计,欧洲的地下储气设施大约有250亿立方米的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人还在等待什么?难道是在等待着华盛顿施以援手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