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国迎来第二位女首相,来回顾一下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的时刻

乔纳森·艾特肯
2016-07-12 11:2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现任内政大臣特里莎·梅(左)将成为英国第76位首相,她也是继“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右)后,英国第二位女性首相。 视觉中国 图

编者按: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11日消息,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门口宣布,他将于7月13日正式递交辞呈,现任内政大臣特里莎·梅(Theresa May)将接任,成为英国第76位首相,她也是继“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后,英国第二位女性首相。

两位女首相特里莎·梅和撒切尔夫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在英国政局动荡之时出任首相,她们都是十月生人,都是保守党人,都是牛津毕业生,还都是理科生。在这位令中国留学生“恐惧”的女首相正式上任前,也许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年撒切尔夫人成为首相的瞬间。本文选自北京华章同人刚刚出版的《撒切尔夫人:权力与魅力》,作者乔纳森·艾特肯。

《撒切尔夫人:权力与魅力》书封

在竞选活动期间的大多数时间里,卡罗尔都待在我(作者当时正在跟撒切尔夫人的女儿谈恋爱)位于萨尼特的家里,她来看望女儿的时候,与我谈了这些情况。在她第二次来到我家时,我突然意识到下次与她谈话时,她将成为首相了。当我祝她好运时,她听起来对这一使命已经有十足的把握,“不是好运。我们能赢,是因为我们应该赢。”她说道。

我仍清楚地记得在大选前夕我对她的看法,其中既有兴趣、兴奋,也有担忧。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认识未免太过消极,但在当时不只我这样认为,很多议员私下里都有同样的看法,这事实上是当时政界内部人士的共同认知。

玛格丽特·撒切尔是我所遇到的议会领导层当中最不具有集体意识的政治家。这是因为她没有朋友。当然她结识了很多人,而她对他们也非常友善,而且还有些是她非常信任的。但这些都只是职业关系。如果出于需要,她可以和任何人共事,但是她并不与他们一起休闲放松。她对政治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与他人形成非利害关系的私人友谊或者拥有一块私人的活动空间的观念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是她从未想过的。

她对于当下政治任务的强烈关注既令人佩服,又使人担忧。佩服她,是因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把正陷于绝望和瓦解的泥沼中的英国拉出来;担忧是因为政府需要的是团队合作,而她却并不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在拿出能够挽救国家并使其步入正轨的药剂时,她能够把内阁同僚、她的政党支持者以及选民团结在一起吗?作为首相,她能够赢得下议院的支持吗?

很多人,包括她的议会党派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作为领袖,她偏爱斗争性的处事风格可能导致她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她的优势方面,最大的加分点在于她的勇气。这不只体现在大的舞台上,她敢于挑战特德·希思的领导权,对外交和国内政策勇敢地发表讲话。在许多小的决策上,她的处理方式也是无畏无惧。

另外一个加分点是她的善良。对于因为厄运、疾病、失去亲人或者遭受任何形式不幸而处于人生低谷的人,她都会表达同情和关怀。在获得“铁娘子”的称号之后,她性格当中温柔的一面就被掩盖掉了,但是不论有多少反面的言辞,同情的确是她性格当中的一部分。我本人就曾经几次在一些小事上感受到这一点:对我临终教父塞尔温·劳埃德的关心;我住院期间收到的几个善意的便条;照顾艾瑞·尼夫的遗孀戴安娜;给其他一些生病或过世的同僚送去鲜花和信件;当中央总部的工作人员出现家庭问题,比如孩子生病的情况下,坚持要他们休几天假;等等。她后来作为一名冷漠的首相的形象具有其政治方面的合理性,但是在个人层面上她是具有关爱精神的。

作为一名女性的政治领袖,她在政治舞台和媒体行业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我看得出来这一几乎独一无二的地位对她来说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她对于女性主义事业也没有表现出兴趣。在与男性同僚争论的过程中,她不会乞求他们的同情,也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这反而将他们置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对于她措辞激烈的辩论势头,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对于她的谴责谩骂更是不知所措。

对同僚进行训斥是她最令人反感的地方,部分是因为除了持续不断进行谴责并越发引起他人的不快之外,主要是她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类事情。

丹尼斯经常遭到妻子的狠狠训斥,他曾经对我说:“你要做的就是,对于她的臭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为所动,那样,即使是那些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场合,对你来说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的。”

只有少数几个政治对手掌握了应对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一些特殊的技巧,政府当中有一两个人非常擅于此道。1975年到1979年间,她身边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如何应对她反复无常的情绪变化。他们是卡洛琳·斯蒂芬斯、理查德·赖德、罗尼·米勒、戈登·里斯和提姆·贝尔。他们透过她独特的女性特质,不仅看到了她巅峰时刻的成就,而且理解她低谷时候的脆弱,因此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都能将她身上最好的一面激发出来。当然还有丹尼斯,他要容忍很多,但是他却是她最终自信心的来源,是她最终信任依靠的坚固磐石。

随着选举日的临近,人们越发觉得英国面临的是一场分水岭式的大选。不论他们忠实拥护的是什么,大多数人都意识到20世纪70年代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遭受严重挫败的艰难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对这一时期英国政治地壳构造般的巨变有深刻认识的一个重要人物是詹姆斯·卡拉汉。在选举活动的收尾阶段,他对工作人员发表过一两次自己的看法,充分揭示了他对于选民情绪上所发生变化的了解。当他的演讲词撰稿人交给他一份含有对他政治对手进行人身攻击的草稿时,他否定了它,并说道:“我不会用那样的言辞攻击撒切尔夫人。大概一周之后,她可能就是英国的首相了。”

卡拉汉曾说:

每三十年左右,政坛都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巨变……那时不论你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民众想要的和他们赞同的都变了。我怀疑这次正在发生的就是这样的一次巨变——而且情况是有利于撒切尔夫人的。

在选举日前夜,这场翻天覆地的巨变正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取得成功的最后一剂原料。她正乘着波浪的顶峰踏上权力的宝座。她周围凝聚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令人振奋。她周身所蕴含着的强大电量,既吸引人靠近,又将人拒斥于一定的范围之外。你一旦靠近她电力所及的范围内,便立刻感受到那股强大的电流。你感受到她将会使整个民族遭到电击——但这会使整个政体恢复活力还是使它彻底崩溃?她对于答案有着十足的把握,但是议会中政党的大多数成员,对他们希望的或惧怕的是什么,并不很确定。

当选举日最终降临的时候,玛格丽特·撒切尔心中对于最终的结果已感到确信无疑,尽管她声称感到很紧张。

民意测验和报纸反响都很不错。凌晨2点25分根据投票结果,玛格丽特·撒切尔赢得了7878票,以比对方票数双倍还多的多数票优势获胜。她说对于全国投票的结果她保持着“谨慎的乐观态度”,在凌晨4点钟之前抵达中央总部欢呼着的人群时,她将其改成了“乐观的态度”。

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一位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记者听到她说这“让人非常激动……但是无论如何,必须要保持平静,因为你必须如此”。在那个洋溢着幸福的清晨,在欢庆的狂欢当中,眼神中的平静成为她的标志性符号。她正式表达了对于每一位中央总部工作人员以及政党志愿者辛勤工作的感谢。她只在一个场合下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她把罗尼·米勒叫到一旁,问他在唐宁街10号台阶上将要发表的演讲词准备的是什么内容。

他建议她应当援引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祈祷文:

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们播种仁爱;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宽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们播种信任;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

根据罗尼·米勒的说法,“她很少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是在一夜的紧张和情感不断的跌宕起伏之后,她已经难以忍受了。她的眼睛湿润了。她擤了擤鼻子。”

下午3点的钟声刚刚敲响,就接到了女王的私人秘书菲利普·穆尔爵士打来的电话。

“好的,我们马上出发。”她说着话,放下了听筒。

“首相……”马克开口说道。

“还不到时候,亲爱的”,他的母亲责备道。

“是啊,”丹尼斯插嘴说,“车可能会在半路上抛锚呢。”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会走着去。”这位首相当选人用夸张但坚定的口气说道。

在觐见女王45分钟之后,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抵达了唐宁街。她在一片摄影机的长枪短炮前面停下,诵读了并不契合她心声的圣方济各祈祷文。她的语气并不是在炫耀胜利,与她将要施行的政府计划也相背。正如她必定知道的,“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是她政治信条的对立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