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滕城墨学大会:儒墨若在历史上互补,中国或早已开创科学精神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梁晓阳
2016-07-21 15:5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现场。

7月9日、10日,由光明日报、山东大学和中国墨子学会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墨子文化节在山东滕州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韩国、日本、比利时的120多位墨子鲁班研究专家汇聚班墨故里,共参墨学。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墨子的经济思想与鲁班的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学复兴墨家不应缺席

研讨会首个流程为大会主旨发言,五位分别代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比利时、韩国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上台发表演讲。

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中原认为,墨学研究者的职责使命、指导原则、宗旨目标、必然趋势和恰当归宿,就是古为今用,中西融合。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现实需要出发,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性发挥墨学精华,用读者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现代语言表达,把墨家用古汉语表达的古旧墨学,“创转创发”,质变转型,改造为今人易懂能用的新墨学。新墨学是现代新文化的必要成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锐利思想武器和强大精神动力。

香港墨教协会主席黄蕉风从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视域出发,提出建构“大乘墨学”新理路。他认为墨学的“大乘化”或曰“大乘墨学”,从学术方法论和学术范式上考量,可目为一种类似“比较神学”(comparative theology)而非止于“比较哲学”(comparative philosophy)的“思想实验”,例如以墨学义理来介入宗教对话——即墨学的“大乘化”;在回应社会热点和当下议题上,大乘墨学则有自信进入全球伦理等公共场域,建构一套脱离儒家言说传统的墨家叙事方法——即墨学的“现代化”。“大乘墨学”应该在不断地与诸学派思想的辩难中建立自身,这是当代新墨家突破“未济”走向“既济”的必由之路——套用丹麦神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说法,有赖于当代新墨家“信心的一跃”。其题中之义,就是提出墨学中具备何种资源能够回应普世文化的宏大命题,并给出回应方案和解决策略,论证其可能性、可行性及限度,以彰显独属当代新墨家的“墨家身位”和“墨家立场”。传统文化如果要复兴,墨学绝对不应缺席。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李贤中做题为《以古鉴今论墨学的现代转化》的演讲,阐述了墨学现代性转化的方法论维度。他提出,墨家思想在先秦时期批判性地继承了儒家思想,并有自家独到的见解;之后又影响了法家思想,其间受到孟、荀、庄的批判;后期墨家也与辩者、名家有许多辩难。墨学要实现现代转化,需将墨学置于先秦时代的处境,审视其应变而变的精义为何,并考察墨学被批判的缺失为何,藉由墨学精义的转化,发扬墨学的精神。他指出墨学的思想性格为伦理的、理性的与实用的。墨学现代转化有三:其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全球的视野解决区域性的问题;其二,从“兼相爱、交相利”,推广世界和平思想及全球环保意识;其三,从“尚同”及“墨学思维方法”推广科际整合,使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思想兼容并蓄,建立全球教育体系。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博士Annick Gijsbers评议了近代墨学发展史上政治家、宗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墨子“明鬼”思想的观点。从孙中山、胡适、侯外庐等的书信、讲演、文章和交游入手,探索其墨学诠释背后的“隐藏叙事”,解读了各方人士在墨家鬼神观问题的分歧背后的立场预设和底层结构,拓展墨学研究的新领域。

韩国墨子学会顾问奇世春做题为《墨家的经济思想和资本主义》的演讲,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解析墨子十大主张中的“节用论”。他认为人类历史上虽然主张节约的政治家很多,但通过财货的消费样式来把握社会和文化的关键节点,墨子是当之无愧的始祖。墨子所处的时代,生产以农业为主,虽有工业手的生产样式,但与近代资本制的生产样式完全不同。手工业的生产样式不与资本和劳动分离,生产关系也不是人类与人类对立的历史关系,而是人类对自然的关系。但墨子不是农民出身,而是公民出身,因此他对自己的劳动被自己的主人即贵族阶级榨取有亲身体验。

儒墨对谈可充实国学内涵与体系

中国思想界首次“儒墨对谈”。

当代中国思想界首次“儒墨对谈”,在大会第二个议程展开。

“儒墨高端对话”高端论坛由山东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墨子学会联合主办。对话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墨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主持,来自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儒墨异同”、“仁爱与兼爱的异同”等话题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藩篱的对话。

王学典教授首先抛出对谈议题——儒家在历史上被认为是精英文化的代表,墨家则被当作是为底层阶级代言,这样的说法是否由来有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作为儒学方面的代表发言。他指出,儒墨二家的思想不限于为上层阶级或者下层阶级服务,乃是为了普世所有人。墨家脱胎于儒家,是因为看到了儒家层层推恩的不足,所以提出“兼爱”的主张。儒墨二家若在国史上能够互补,那么现在中国可能早已开创了科学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孙中原教授作为墨学方面的代表发言。他认为,墨子之道是役夫之道,也就是劳动人民的道。而儒家儒学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确实存有非人民性的一面。“儒墨互补”是司马迁、班固、《吕氏春秋》、《淮南子》、韩愈的共通观点。中国文艺复兴的未来,不仅是“儒墨互补”,还应是“诸子百家互补”、“诸子百家与马克思主义互补”。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南京大学哲学院教授杨明说,儒墨共创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在当下我们则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做融汇贯通的工作,促进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儒家自身的身份等级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一定障碍,墨家反对儒家的身份等级制,足以予人启示。这亦是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关注墨家、肯定墨家的关键所在。

台湾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李贤中教授指出儒墨之间三点不同。第一,问题意识不同。孔子关注的是个人修身,墨子则更关注民生问题;第二,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墨子倡兼相爱交相利;第三,儒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态度不同。儒家是等差之爱,墨家是平等之爱。

烟台大学副校长江林昌教授谈到,儒墨二家俱为维护先秦时代“血缘管理”社会结构的思想流派。其不同之处在于所居处的社会阶级,儒家代表的是贵族精英阶层,墨家代表的是手工业者、小生产者等下层阶级。

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秦彦士教授说,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这三组关系上,儒墨侧重点各异,取舍不同。儒家注重的人际关系,对自然界关注不多,故发展出生活哲学。墨家所关注的是民生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发展出实践哲学。

如果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进路最终是“儒墨互补”而不是“儒道互补”,那么可能今天中华民族的整个面貌都会大不一样。

“隐身”于中国文艺复兴进程的墨学该登场了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从官方到民间都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潮。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一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儒家儒学作为国学主流,其相关的研究在议题深度、广度以及应用性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相较而言,在先秦时代曾经和儒家并称“世之显学”的墨家墨学,因其特殊的历史条件限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国文艺复兴的整体进程中,似有“隐身”的倾向。

为期两天的大会,有近百名来自国内外的墨学研究者围绕墨家政治哲学、墨子鲁班的工匠精神、墨学的现代性阐释、墨学原典义理考证等议题,从不同视线、不同角度对墨子文化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研讨,对博大精神的墨家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诸墨论道,犹如华山论剑,唇枪舌剑,惺惺相惜。海内外墨研学者在墨学研究道路上上下求索,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大会还隆重举行了中国墨子学会第二届评选表彰颁奖,授予谭家键等学者为突出贡献奖;授予姜宝昌《墨经训释》等部著作、李承律等《上博楚简<鬼神之明>鬼神论与墨家世界观研究》等论文为优秀成果奖;授予童恒萍等学者为中国墨子学会学术新人奖;授予《<墨子>伦理思想研究》等博士论文为中国墨子学会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奖。

本次研讨会首现诸多来自中外各国、两岸四地“80后”“90后”新生代墨学研究学人的身影,为已有20年历史的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前所未有的盛况。这些青年学者的论文题材和所关注的学术热点,亦突破了传统旧墨学“注训校勘”、新注新译、十论义理诠释的范畴,延伸至全球伦理宗教对话、墨家元素文化产品等全新领域,标志着墨学研究传承有人、相继不绝。本次研讨会后,还举办了“墨学研究青年联合会”暨“青年墨学论坛”筹备会,期待进一步完善墨学青年人才梯队建设,整合南北墨学力量,把墨学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带入民间社区进行深耕细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前辈墨研学人高度评价本次大会涌现的新生代墨研学人的学术成果,并寄语“墨学复兴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