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泽涛事件”提出的思考:什么样的举国体制才最有“价值”

杨旺
2016-07-19 09:57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编者按】

随着宁泽涛入选奥运参赛名单,纷纷扰扰的商业纠纷暂告段落。

不过这件引发舆论争议的事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视角——体育明星、管理机构乃至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体系应该如何处理类似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实现多赢而非多输的尴尬。

资深媒体人杨旺此前曾以个人视角和其观察,撰写了宁泽涛在漩涡中的变化,一度在网络上引发争论。

这一次,他再度撰文关注宁泽涛事件折射出的中国体育管理制度以及明星运动员在多方面存在的冲突,希望宁泽涛事件能够为中国体育发展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

宁泽涛能在里约夺金吗?

宁泽涛可能缺席里约奥运会的事件,以几方达成一致而告终:18日下午,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大名单公布,宁泽涛出现在了游泳队的征战名单中。

在现场,宁泽涛高调接受其他成员的合影要求,以此回击之前关于他的一些争议。

这是一种最中国式的解决方式。毕竟里约奥运会当前,通过沟通机制来消除彼此的壁垒,比单纯冲突导致的结果更好。

至此,宁泽涛个人拥有了在里约奥运会实现价值的机会,游泳中心增加了一个奖牌冲击点(在奥运会赛场,进入决赛名单从来都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综合实力重要指标),体育总局也避免了一次剑拨弩张的公关危机:

在里约奥运会前,将一个社交平台的宠儿从名单中剔除,无论有什么理由,都将遭致舆论的强烈反弹。

再追究所谓的广告合同已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次事件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公关应急机制和沟通机制的缺失,运动员自我约束和管理体制及条例的完善,它同样凸显了普世命题——在新的产业背景下,作为管理体制如何面对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的自我诉求。

受到疯狂追捧的他。

宁泽涛——面临状态与训练的矛盾

从去年游泳世界锦标赛的惊天一冠,到缺席训练,递交退役报告,再到如今最后一刻搭上里约奥运会的末班车,宁泽涛终于在最后一刻爆发了。

作为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选手,他在大赛前的调动能力从来不劳教练组担心。

接下来,他需要面对的是外籍教练体系中过于追求比赛能力的训练和自己偏弱的体质间的矛盾,是过分容易调动的状态和近一年训练根基薄弱的矛盾,也是整体训练感觉和自我期望值的矛盾。

奥运会的百米飞鱼大战,如同田径场的百米飞人大战,赛前训练、临场发挥、预赛和半决赛还有决赛三枪的体力分配和战术等都需全力以赴。

按照国际泳联的最新数据,男子100米自由泳选手水平非常接近,成绩在47秒5到47秒8之间的运动员有好几个。

在里约,世界锦标赛上以47秒84夺得100米自由泳金牌的宁泽涛,尽管缺少了巴西的小西埃洛和法国马纳多这样的超强对手,但目前世界排名前两位的澳大利亚人麦克沃伊(最好成绩47秒04)和美国人阿德里安(47秒72)的领先位置依旧难以撼动。

要强调的是,由于这两位高手一直处于比赛状态,最新的成绩比较有保障。而宁泽涛自从今年4月全国赛百米半决赛之后,就没有参加任何的比赛,目前的状态未知。

宁泽涛代表海军出战全国比赛。

制度——期待更弹性的利益分配制度

至少在制度层面,无论是体育总局还是国家游泳中心这次站在了有理的一方,毕竟商业合同的条款以及国家队的商业广告都有明确规定,且有了改进。

当然,游泳中心那份2011年下发的《国家游泳队在役运动员从事广告经营、社会活动的管理办法》也并非无可指摘,其中的条款如今看来同样也存在不合理性。

这样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在商业与体育日益结合的过程中无法匹配,也恰恰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所幸在最后出现冲突的时候,有关方面并没有祭出相关条款。

在2013年下半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2016年里约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组织管理办法》,其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自上一奥运周期起,凡因兴奋剂违规行为而受到六个月以上禁赛处罚的人员,均不得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

而宁此前因为兴奋剂检测结果呈阳性而被中国游泳协会禁赛一年。

但从田亮、王治郅到如今的宁泽涛,也给运动队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明星运动员的利益问题如何建立顺畅通达的沟通机制,明晰的商谈过程,更加弹性的人性化利益分配制度?

如何让队伍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既充分调动明星的积极性,又规范明星运动员的行为,防止运动员自我膨胀?

从目前情况来看,广告代言只是明星管理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更多的还应该是借此将管理体制与时俱进。比如将公共责任和社会公益、个体利益进行更好的协调。

运动员商业开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身边人——中外教协调训练计划

从宁泽涛事件还可以看出,用娱乐圈的打法来经营体育界,二者融合的案例并不多。

从当初的田亮到如今的宁泽涛,文体界在操作和推广理念,核心诉求,价值观的判断,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比如在此前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宁泽涛手持羊肉串的身影(对于体育人,尤其是有过一年禁赛经历的宁泽涛而言,这些烧烤类的东西简直就是隐形炸弹。当年北京奥运会前欧阳鲲鹏就是如此中招,祸从口出,运动员在外面吃饭是绝对禁止的。)

比如后期宁泽涛以各种名由请假,甚至不打招呼就缺席训练的次数增多,这都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好在宁泽涛在最后时刻紧急踩下了刹车,避免了彻底滑向娱乐圈,重新回到体育的叙事轨道。

说到身边人,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两名教练。在宁泽涛外籍教练被过度推崇渲染之后,人们发现本土教练叶瑾悄然退到幕后,低调地处理着各方冲突。

但当宁泽涛面临舆论的风暴的时候,这位老帅却又挺身而出,和宁泽涛共同担当风雨。

在总局的训练中,这对师徒交流细节,互相依附的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而外教布朗也在宁泽涛最近一次外训过程中发现,他经常在高强度运动量后出现呕吐等诸多问题,布朗随即反思自己的训练计划:为什么我在接手后宁的身体情况和训练能力会下降这么多?

他开始更多地和叶瑾商量宁泽涛的训练质量和强度,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这一结果导致,5月初到6月中这次外训,是宁泽涛最为合理最为系统的一次。

这是另外一种和解的方式,中国本土的训练体系和国外的训练理念的和解。

我们期待,这个由无数前人提出,在宁泽涛时期集中迸发的和解,能导致相关政策和体制层面的松动,也能给其他的明星运动员以相应的启示:

什么样的举国体制状态,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才是宁泽涛事件赋予我们的最大价值,这,也可能是比宁泽涛获取奖牌的价值和意义更大的。

(注:本文有删减,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立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